“我在想,杀人未必需要自己亲自动手。韩信是想杀死王昭君的,为此他还找了两个同盟,一个是鲁班一个是妲己,而这两个盟友又不知道彼此的存在,所以韩信才能利用他们来完成借刀杀人。”
“他和妲己的计划我们已经知道了,我估计他对鲁班说的也是大同小异,只不过是顺序变了,先动手伤人的变成了他而补刀的则成了鲁班。”
“所以在韩信真正的计划里是让妲己先把妲己打成重伤然后再由鲁班补刀吗?”
狄仁杰自信地点点头,说:“应该差不了。”
狄仁杰带着兰陵王给的时间线再次出现在了韩信面前,而韩信却是一点也不想见到这位快要把他逼疯的侦探大人了。
“韩信,你还不说你那天离开兰陵王之后干了什么吗?”狄仁杰厉声问。
“行行行,我说,我说还不行吗?要是我再不说的话恐怕真要被你们当成凶手给抓起来了。”韩信摆出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事实上我真没去峡谷,更没杀死王昭君,我只不过是想去找扁鹊拿了点药,这有错吗?有错吗?”
韩信整张脸上都写满了委屈二字这让李元芳很是过意不去,如果韩信真的不是凶手那自己一直把他当凶手看很对不起他啊。
其实韩信不说出他去找扁鹊要药的事狄仁杰也知道他是有不在场证明的。从案发地到庆典所在地最快来回也要二十分钟,很明显韩信不可能亲手犯下这起案子。
只是不可能亲手犯下而已。他可以有鲁班和妲己两个帮凶也可以有第三甚至第四个帮凶。
“之前你为什么不说?”
“我以为兰陵王就能证明我的清白了。”韩信耸耸肩,“况且拿cy这件事我怕你会告诉李白。”
狄仁杰汗颜。“我对你们夫妻之间的床弟之事没有丝毫兴趣。”
“可是我总觉得侦探大人似乎很喜欢八卦别人的隐私呢。”
韩信颇具暗示性的语气让狄仁杰浑身起鸡皮疙瘩,他可不记得自己怎么爱八卦了,难道是因为他曾经送喝醉的李白回过家所以就被韩信惦记了?
“韩信,我说你一个大男人能不能总爱吃醋,不仅女人的醋你要吃男人的醋你也要吃,你活着不累吗?”
“我说了什么?”韩信两手一摊,“你未免联想的太多了吧!职业病?”
“你自己心里清楚。”狄仁杰不客气地说:“还有,别扯开话题。现在鲁班和妲己都指认是你指示的他们,你有什么要辩解的吗?”
“一个是经常被我挑的射手,一个是和我喜欢同一个人男人的情敌,你觉得他们两个人对我的指认有多少可信度?”
韩信冷静的反应也在狄仁杰预料之内,单单靠两个人的口供的确无法说明韩信是真凶,更何况这两个人还和韩信有仇。
“狄大人...”李元芳有些为难地看向狄仁杰,话倒了嘴边却又不知道该不该开口。
“说吧。”看着李元芳欲言又止地表情,狄仁杰点头失意他说出自己的想法。
“也许韩信真的不是真凶呢?他是有杀王昭君的动机没错,但是现在除了鲁班和妲己二人的说辞没有任何有利的证据指向韩信,狄大人不是一向说只有证据才是最可靠的吗?”
狄仁杰低头,沉思不语。他在想他是否要换个新思路去寻找线索了,如果继续在韩信这条线上查下去那么最后很可能会误入歧途。
更何况,如果鲁班和妲己说的话是真的,那就更能证明杀害王昭君的不是韩信。因为最后补刀的那个人并不是韩信。
韩信并没有时间去补刀,而且他是一个自负的人,应该没有想到自己的计划会出岔子,鲁班的火箭筒并没有射中王昭君。
狄仁杰找到了刘备,将手中的子弹递给了他。“这枚子弹你认识吗?”他想,如果自己认不出来这子弹是谁的,那么其他射手是不是能够认出来呢?
刘备接过子弹查看一番后说:“是我的子弹,不过那把手枪一个星期之前被我弄丢了,你是从哪里找到的?”
狄仁杰没想到第一下就找对了人,之前他没有找其他射手辨认是因为他害怕真正的凶手就隐藏在射手中,而他让他们辨认则很有可能会碰到说谎的真凶,不过现在看来他的运气并没有那么糟糕。“手枪我还没有找到,不过子弹是在王昭君的体内发现的。”
“王,”在听到王昭君三个字后刘备有些惊讶,“怎么会这样?”
“你好好想一下你的手枪到底是在哪里弄丢的。”
“哪里...”刘备陷入了回忆中,“那把手枪我之前用着不顺手所以没用过几次就被我放在了柜子里。一个星期前我准备去峡谷打野时就顺便带了那把手枪想试试它还灵活不,然后就发现它不知道跑哪去了。”
现在两把□□主人都能确定了,一把是鲁班的,一把是刘备的。不过也只是能确定它们的主人而已,那个朝王昭君心脏处开了最后一枪的人狄仁杰的心里仍是一团迷雾。
原先按照狄仁杰的推测,开枪的应该有两个人,第一个开枪的人非射手,第二个开枪的人是射手。前者已经确定是妲己而后者狄仁杰却画不出一个具体的范围。如果王昭君是被野怪打死的,那射入心脏的那一枪就是在王昭君死后才开的,也因此那个人实际上并不需要好如射手的枪技。
狄仁杰趴在桌子上感觉自己快要成了一个废人。这个案子跟他以往真破的案子不同,这个案子里的嫌疑人大多是他熟悉的人。虽然他极力使自己保持一个公正严明的态度但他仍怀疑自己有没有受到私人感情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