芷兰呜咽着说不成句子,只是断断续续地说:“别撇下我,千万别撇下我。”
林凤君看着她仓惶的样子,将父亲拉到一边角落,轻声问:“爹,你真没有这个意思?”
林东华跺脚道:“这是什么浑话。”
凤君伸手去给他整理打湿的鬓角,苦笑道:“爹,没想到你年近四十,还有这样动人的风采。是我小瞧你了。”
林东华无可奈何,低着头道:“也许是这些日子她只见到一个好人。”他眼睛望向虚空,像在回忆些什么,“富贵人家骤然落魄,世人纷纷露出了真面目,对一个小姑娘来说实在可怕。她现如今神志有些失常,不能以常理推断。”
“那你对她……没有动心?”
“自始至终,我心里只有你娘一个人。”
“爹,娘都去世七年了。”林凤君鼻子一酸,眼泪险些流出来,她吸了吸鼻子强行忍住,“她临走的时候在你手心里写字,要你好好的。”
“我一直很好。”林东华挺直了腰,“先想想眼前的事吧。用棺材运人是再不能够了,芷兰需要一个藏身的地方,最好学点安身立命的本事,有口饭吃。不然放她出去,的确也是死路一条。”
他闷着头想了想,“救人救到底,送佛送到西。为今之计,你送她去江州找你师叔。”
“爹,那你呢?”
“这里离客栈不远,我来得及回去,清早起身,带着陈大人继续往济州走。”
林凤君一下子着了急,她将包袱抖开:“爹,值钱的细软我都带在身上了。客栈里剩的无非就是些衣服,还有鸟儿。大不了咱不要了,就是鹦鹉有点可惜。”
林东华沉下脸:“凤君,难道你打算不回去了?”
“为了打听那蟊贼的事,我跟姓陈的吵了一架,他骂我贩私盐不择手段。我说老百姓就喜欢私盐。”她小心观察父亲的表情,“后来我脑子一热,说让他……自己另外找人送回济州。”
她越说声音越小,到最后细若蚊鸣。林东华脸色黑得锅底一般:“这真是混账话,陈大人行动坐卧都不能自理,你叫他怎么找人。咱们是镖户,道义立身,把人撇在半路上算什么。”
父亲很少对她疾言厉色,她心里害怕,“姓陈的……陈大人好歹是当官的,他有的是办法。万一他记着咱们得罪过他,有心报复……”
“那更应该回去。凤君,走镖讲究一头一尾,做人也要有始有终,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你自己想一想,咱们送人出城,也借了他的光,是咱们欠了他一个大人情。更别说你跟郑大人签过契约,应承过要送人回家,决不能半途而废。镖师行走江湖,八个大字是什么?”
“受人钱财,忠人之事。”
“你记住就好。许下的承诺要作数,一口唾沫一颗钉。”父亲冷冰冰抛下一句话:“我这就回客栈值夜。天亮之前赶到,两个车夫还没醒,我只说你有事,揭过不提。”
林凤君呆呆地站在原地,忽然扯住他的袖子:“爹,不劳你费心,我回去客栈便是。”
“什么?”
“江州比济州远,你路比我熟悉,带着芷兰抄小路,脚程又快。我回客栈带着陈大人一起走,不过四五日路程,又是官道,出不了什么岔子。”
“你……”林东华瞧瞧远处垂头丧气的芷兰,深感窘迫,“我带着她不方便。”
“爹,她只信你一个,你说什么,她会听的。”凤君促狭地笑,“我可没有这么大本事。爹,你……要是真想续弦,我不反对。”
“你娘亲天下第一好。”
“我排第二。”林凤君点头,“剩下的加一块都比不上我。交给我就是。”
林东华很犹豫,“不要吹牛,你从来没有自己走过镖,功夫不到家,历练也不够,只怕……”
“就当这是我第一次走镖吧,总要有个开头。”凤君伸手把被雨淋湿的头发使劲往上卷,挽成一个高高的发髻,戴上斗笠。“爹,你只管放心。”
她将包袱里的钱袋拆开:“这里有十多两银子你带着,路上要用。这钗子……是陈大人的,我不能动。”
林东华将那一小堆散碎银子和铜钱拨成两堆,“盘缠咱俩一人一半。”
她收好东西,走出去两步,林东华叫道:“凤君。”
她心中不舍,转头凄然望着父亲。他点了点头,才道:“有什么事拿不准,赶快放镖鸽。”
“好。”
“要是遇到什么山贼,别着急动手。钱财身外物,要什么只管给。”
“嗯,我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