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船只靠了岸,乔锦晗和张临、张拘来到岸边。岸边不是叫卖声,就是在忙碌着搬运货物的人,很是热闹。
“张大哥,谢谢你。日后要是有什么需要帮忙的,你可以到琉璃岛万珍阁找我。”乔锦晗说。
张临一听是万珍阁,原来乔姑娘就是万珍阁的掌事的。
“万珍阁,我虽然常在海上行走,可也知道岛上的万珍阁,很多人说那铺子里的东西新颖别致,原来姑娘就是那铺子的东家。”张临说。
“张大哥,你过誉了。”乔锦晗说,说完,她又对着张拘,笑着说:“拘儿,你是一个男子汉,以后一定要保护船上的人。”
张拘认真地点点头,手里还拿着那把乔锦晗交给他的弓弩,那弓弩乔锦晗已经送给他了,也好让他用来防身。
“放心吧,姐姐。我一定做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张拘大声地说。
乔锦晗和他们道别后,找到了一个雇马车的地方,雇了一辆马车,直奔琉璃岛。
月亮高悬在夜空中,乔九安端着药放在了床头的桌子上,坐到床上,扶起姜三娘靠坐在床头。
姜三娘看着端到自己面前的药,她端起来一口气喝完,喝完后,问道:“不知道锦晗在京城怎么样?”
乔九安把碗放到桌子上,又扶着姜三娘躺下。
“不用担心,锦晗在京城不会有什么事的,况且知昱那孩子已经入朝为官,会护住锦晗的。”乔九安安慰道。
突然,他们听到有敲门的声音,还有人喊话的声音。
“有人敲门,你快去开,我听着像是锦晗的声音。”姜三娘催促道,“你快去开门。”
乔九安来到门前,打开门,看到乔锦晗背着包袱就站在门外,他又惊又喜。
“我娘没事吧?”乔锦晗边走边问道。
乔九安说:“你娘喝完药不久,刚刚还念叨你呢,没想到你就回来了。”
乔锦晗连包袱都没放,就来到了姜三娘的床前,“娘,你现在感觉怎么样?”
姜三娘憔悴的脸上露出了笑容,有气无力地说:“看到你,娘就好多了。今天又看过郎中了,你放心吧,没有什么事,再吃几副药就好了。”
接着,她又问,“你什么时候回来的?”
乔锦晗帮姜三娘掖好被子,说道:“我收到阿莹信的第二天就往回赶,坐船来的,三天就到了。”
姜三娘看着风尘仆仆的女儿,伸手摸摸她的脸,“这三天你肯定受苦了。”
乔锦晗握住姜三娘的手,笑着说:“没有。”
乔锦晗自然不会把海上遇见海贼的事说出来,她现在已经平安站再爹娘的面前,如果说这件事,反而会让他们担心。
姜三娘说:“你肯定没有休息好,你赶紧去休息。”
乔九安也催着让乔锦晗去休息。
乔锦晗本想着要再陪姜三娘一会儿,奈何天太晚了,父母爱女心切,一直催促着她赶快去休息,乔锦晗只好听话。
这一晚,乔锦晗睡得格外的舒心,一早便起来忙活,蹲在火炉前守着为姜三娘煎的药,等到药煎好了,又给她送去。
又过了几天,又请来郎中瞧一瞧,郎中把完脉,对他们说:“夫人的病已经大好,只是这几日不宜太过操劳。”
姜三娘见女儿一直守在家里,便让她去街上的铺子看一看,尽管有王贵在铺子里守着,但是她作为东家不能做甩手掌柜的。何况王贵应该也想知道唐知昱的近况。
乔锦晗听了姜三娘的话,觉得自己考虑的确实有些欠妥。
王贵正在柜前记账,见乔锦晗来了,高兴地喊道:“乔姑娘,你回来了。”
“是呀,想着现在是中午了,还给你带来了一些饭菜。”乔锦晗的手里提着食盒放到了桌子上。
她接着问道:“这段时间的生意怎么样了?”她转头看向柜台,又绕着柜台走了一圈。
王贵说:“一切都好,货物送来的挺及时的,没有断过货,有些顾客经常回来问你,问有没有新款的装饰品。”
乔锦晗说:“确实应该上新产品了。”
王贵拿着账本来到乔锦晗的面前,“这是这段时间的账,你看一看。”
“好。”乔锦晗接过账本没有急着看,反而对他说,“知昱在京城一切都好,现在已经在工部做一名官员,他暂时住在京郊外的一处院落。”
“那就好。”王贵听到唐知昱很好的消息,心里放松许多,至少知道少爷现在是安全的。
只是不知道为唐家翻案的事进展到哪一步了,希望他能平安顺利地翻案。
“王忆的学业怎么样?夫子怎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