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时,程杭一打来电话,他说,“我妈说外公前几天摔伤住院,国庆节我要回A市一趟,不能回C市。”
“好的。”辛语简短地应下,上了年龄的人最怕摔伤,她关心老人,“你外公还好吗?”
“现在在家静养,身边需要人陪伴。”程杭一似乎在犹豫如何开口说,他想询问辛语是否愿意陪他去往A市,可他知道答案是什么,所以没有说出口,“我尽量早点回来。”
“好的。”
这是谈恋爱后的第一个长假期,辛语听多了同事的出游计划,心跟着躁动不安,跃跃欲试地做了一份假期安排,把和程杭一的七天时间安排得满当当,只等着到放假时间和程杭一回来。
可计划赶不上变化,程杭一另有安排,辛语不想一个人出去玩,就继续打算躺平,在家里窝上七天。
还好黄丽发来信息,“你国庆放假几天?我去找你玩吧。”
“好啊。”
程杭一二十九号晚上赶回A市,去往医院,惹得父母吃惊,“你怎么提前回来了?”
“回来看看外公。”程杭一被推搡着向前,坐在外公的床边,陪着老人说话。
外公是晚上起床,找拖鞋时不留神磕着了,按老人的话说,没磕着,只是没站稳身子趔趄了一下歪在地上了。
“还好你外公脑袋清晰,知道给我打电话,否则在地上躺一晚上,没有病也要生病了。”杭素瑾后怕不已,虽然已经把老人接到身边定居,可她仍旧担心照顾不够。
“没大碍就好,以后晚上房间留盏夜灯吧。”听到外公受伤的消息后,担忧和着急是真的,可真的到了跟前,程杭一却说不出来太多煽情的话。
还好,家里人没人介意这点。
老人连连叹气,“一大家子都赶过来,给你们添麻烦了。”
程实秋站在一旁笑着说,“您可要照顾好自己的身体,有疼痛什么一定要说出来,千万别自己忍耐。您是高级教师,以后程杭一和彤彤他们这小一辈的孩子,还要靠你把控学习。”
把老人哄得心情大好,午饭嚷嚷着饭菜少,并且开口点菜。
杭素瑾是事业型女强人,工作忙,在程杭一的成长过程中,她很少扮演慈母温情的角色,大多时候是冷硬教训的口吻,“程杭一,你不要给我惹麻烦”,那时程杭一会反思,“我没有惹过太大的麻烦吧”,母子两个一度到了针尖对麦芒,无法正常沟通的地步。
关系最差是程杭一坚持复读,可又因为程杭一去融安复读,距离又让他们母子可以坐下来心平气和地聊天。现在大概是到了退休年龄,时间多了、心态平和了,杭素瑾这些年脾气变软不少,会刻意经营亲子关系。
此时杭素瑾在厨房洗手做饭,程杭一和父亲程实秋坐在客厅等饭吃。
程实秋不停感叹,“沾了你的光,平时我是没有这样的待遇。”
程实秋和杭素瑾是自由恋爱,据程实秋说他对杭素瑾一见钟情,两个人曾经因为异地关系矛盾频发,导致短暂分手,和好后关系一直融洽。虽然杭素瑾脾气坏、容易情绪上头、工作又忙,可程实秋总会对程杭一说,“我们要体谅你妈妈,女人在职场搞事业远比我们男人要难,单单是性别歧视已经足够她们举步维艰。更何况,你妈妈为了嫁给我,早早地离开家……”
“……”
程杭一小小年龄时,便被道德绑架,他大概从小便情感淡薄,并没有像别的小孩子那样贪恋母爱,只是偶尔会涌出些希冀,但情绪短暂很快过去,他习惯冷漠,习惯一个人,习惯冷眼看着别人。
保持着距离的亲近感,程杭一已经适应。对于现在杭素瑾的格外热情,他反而会表现出来不适感,每次见面,杭素瑾固定会聊到的话题,催促程杭一回A市工作、询问感情问题、健康问题……
“外公说一大家子赶回来,除了我,还有谁?”程杭一回想起外公的话。
程实秋解释,“你舅舅、舅妈和彤彤,彤彤今年高三,学业挺重,想要趁着国庆放假过来看看爷爷。他们三十号下班后开车过来,到A市大概要后半夜。”
两家关系不错,但是隔着距离,顶多过年时候团聚一下,这次舅舅一家过来,一定会多住几天。程杭一已经预感到,他的工作和感情问题,会再一次成为焦点话题。
可是往年,他的确单身,面对询问会理直气壮,可现在,他有女朋友,只是这女朋友不稳定,他有些担心自己会说漏嘴。
“我明天返程。”程杭一说。
“不在家过节?你这个时候返程,路上一定会堵车。”程实秋关心地问,“工作这么忙?”
“嗯。”程杭一模糊地应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