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暗夜黑沉,这夜还要熬上几个小时。
辛语爬起来去洗脸,虽然是深夜但是耳聪目明头脑清楚得可怕,枯坐着总想做些有意义的事情。
仰望过别人的高山,直视自己所处的低谷,辛语心有所动,下载了好几个自学编程软件,把垫柜子的专业书翻出来,埋头苦读几个小时,津津有味的同时又感到充实感。
这种打鸡血的日子,辛语坚持了几天。
有个瞬间,她突然问自己:她这么努力,图什么?
成功和认可?这两样辛语都不需要,她和程杭一早就不一样了,没必要效仿他,看破红尘般的幡然醒悟。
提着的一口气泄了,辛语又蜷缩着回舒适区里:一份轻松拿捏的工作,还算满意的薪酬,简单的生活,很枯燥,但是很安逸。
“有个程序员天花板级别的老同学,而且这人和辛语关系挺好。”
这个谣言在某天公司下午茶时,从彭云景口中无意地泄露出去,周显听了果然上当,他脸上闪烁着精明算计的光芒,“什么时候把你这同学请来,为公司网站好好切脉问诊一下。”
辛语笑着打哈哈,“周总,我正在为网站输血呢。”
虽然炫耀人脉对职场是大有益处,可辛语实话实说,“其实我们很多年没见,关系一般。”
周显语重心长地劝说,“你要向这位同学好好学习。”
辛语对目前工作氛围很满意、薪资在可接受范围内,暂时没有换工作的打算,所以她信口胡诌,“没问题,我会和他经常联系的。”
辛语没有上进心,但有领地意识,她可以辞职但不能被人顶替,而程杭一成了她无形的筹码。
-
那天见面后,辛语真的找过程杭一帮忙。
一次是网站需要插入一段剪辑视频,她将JS代码中的数据反复调试,仍旧对呈现效果不满意,所以发消息给程杭一:在吗?帮个忙。
这次轮到程杭一发来简单的符号:?
辛语拍视频录了电脑桌面的试运行效果,又截图JS代码部分发到聊天框,“我想要实现的效果是可拖拽、可移动、可放大、可缩小、可下载,请你帮我检查一下问题出在哪里。”
程杭一速度极快找到问题症结,将修改过的代码发过来,他问,“你自己写的?”
辛语实话实说,“网上扒下来的,JS代码我不擅长。”
程杭一又问,“你在这家公司做程序员?”
从他嘴里说出程序员三个字,辛语觉得是调侃和揶揄,一个连JS代码都不算熟练的人,怎么能被称为程序员呢。
她回复:网页设计和Web网站前端二合一,捎带美工岗位。
程杭一不再回复。
第二次找程杭一帮忙,是拼某夕助力,辛语给最近联系过的人群发消息,一部分朋友发“好的”然后助力并截图,一部分朋友沉默地忽视。
但是程杭一却回复:什么意思?
“……”
解释起来太麻烦。
程杭一不食人间烟火得没有组织亲和力,辛语没回复他。
这件事情倒是给程杭一造成小小的困扰,他看着自己石沉大海的那条消息,逐字揣摩没看出问题在哪里,可怎么就惹得辛语不高兴了。
他把手机递给隔着宽大桌面的焦航,“这是什么?”
“嚯!”焦航夸张地发出声音,“这是该网站的特色,眼看差一刀,其实相差九十九刀,复制点开后像中病毒一样。我见过提现四十和一百的,更多的就没见过。”
程杭一觉得自己认知层面断层,“这款网购软件,运营模式我们开专题分析过,助力提现是第一次遇到。”
“你这朋友,不珍惜你。”焦航阴阳怪气地调侃,他又说,“你是新用户,助力会提升提现速度。”
下载某软件、帮忙助力,程杭一截图发给辛语,问她,“提现成功了吗?”
辛语回复:四十元已到账。
程杭一将聊天记录向上翻,再次打开前几天辛语发来的录屏小视频。
第一遍看视频内容、第二遍重点看电脑桌面、第三遍看镜头扫过的办公桌面、第四遍细节看桌面上绿色的瓶子。
裹着白糖的实心薄荷糖,外形简单,看起来不太卫生。
上学时辛语便喜欢吃这个,上课时,她会突然低头,将握在手心的薄荷糖偷偷摸摸地塞进嘴巴里,再次扬起头假装一直在认真听课,可她会瑟缩着肩膀、压低脑袋,小幅度地抖动。
这波震动会带动程杭一的课桌晃动,鱼儿吐泡泡一样,很轻微,可程杭一能感觉到,所以每次传来这细小的波纹,程杭一便知道,辛语又在课上偷吃糖了。
后来辛语买过裹着白糖的橘子味果糖,但她最喜欢的还是薄荷味。
“对了,钱要回来了吗?一直忘记问你。”焦航耳朵里频繁听到某公司的宣传语,他好奇地问,“你在看什么?看这么多遍。”
程杭一把手机屏幕关掉,倒扣着放在桌面,他将手臂向前伸,让焦航看到手腕上的手表,“已经花掉。”
“你这女同学有点厉害。”
焦航把手表从程杭一手腕上撸下来,戴在自己手腕上,“你有收集手表的癖好?同款手表你买三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