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穿越八零之招惹了一头狼 > 第64章 小姨家

第64章 小姨家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小姨家在深山。

拖拉机满载乘客驶离小镇,开过郊区,开过重满各种作物的平原,开过灰瓦泥墙的矮房子,驶入大山。

许英坐在垫着塑料袋的车兜中,随着坑坑洼洼的泥土路和七拐八弯的地形,有节奏地往前倾倒或向后漂移。

斜对面,还要遭受她大姨——徐燕她妈不时瞟过来的白眼。

许英:“......”

艹!

她这辈子都不想坐拖拉机了。

她本以为是骑自行车来小姨家,临出门准备去推车的时候,许母惊讶:“你推车干嘛?”

许英也楞了:“不是去小姨家喝喜酒吗?”

许母:“......我们坐拖拉机去的。”

经过许母说明,许英才知道,因为小姨家离镇上远,一路坡路又多,众亲戚商议后决定由一个表叔开拖拉机载着前去,方便又省力。

一群人约好在集市附近一棵高大榕树下碰头。许英和许母早早出发来到榕树下,等了许久,亲戚们陆续来齐。

然后司机表叔又开车去接稍远些的亲戚,以及小舅一家。

这是赵军事件后,双方首次碰面,彼此多少有些尴尬。

许英冲他们点了点头当作打招呼,他们亦微笑点头回复。

众人往里面挪了挪,挤出两个位置让他们坐下。

磨磨蹭蹭,过去两个小时左右,终于出发。

一路上,许英不免被亲戚们各种关心。

“这是小英吧。”

“哎呀,都多久没见了,小英这孩子都这么大了!”

“嫁人没有啊?”

“哦,有对象啊,对象是哪里人啊?”

“准备什么时候结婚啊?”

“女人还是早点结婚好,早点生小孩,年轻身体恢复才快。”

“听说小英现在在摆摊卖衣服,赚了不少钱吧。”

......

别问!

问就是后悔。

她为什么要想不开跟着来参加这场婚礼?!

最怕亲戚突然间的关心!

许英微笑点头敷衍回复,心里一万遍后悔。

吗呀!

脸都笑僵了,第一次觉得时间这么难熬!

拐过一座又一座山,绕过一个又一个弯,在屁股不知道第几次从身下垫着的塑料袋弹起的时候,她们终于依稀看到了村庄的影子。

村子在群山环绕的一座小山谷内,一眼望去,山上密密麻麻种满了松树,柏树,和叫不出名字的苗木。

许英心里怀疑,山上可能有狼,老虎之类的猛兽存在。

实在是太山,太偏僻了,不懂他们的老祖宗怎么会选择在这里定居?躲避战乱?

嗯,有可能。

又绕了个弯,村子尽在眼底,不大,约莫有百来户人家。

那么大个家伙(拖拉机),一进村,就吸引了众人的目光。

他们的车一到,就有人迎了上来,并高声提醒:“是外家(小姨的娘家,称呼外家)来人了。”

随即欢迎客人的鞭炮便响了起来。

几个男人过来发烟糖饼等,许英跟在众人身后意思意思抓了一块饼。许母和其他人上前在方桌上随礼“给红包”,随后跟着接待人的指引来到张桌子旁坐下休息。

他们来的算晚了,毕竟接人花去不少时间。旁边桌上已坐了不少人,大家似乎都认识,不时有人起身打招呼寒暄几句。

许英坐在一旁,显得有些无聊。

“你们来了。”小姨听说他们来了,赶过来。

许英看了她一眼,小儿子结婚,她很是开心,眼角的皱纹随着眯起的眼睛往上翘,穿了身崭新的衣服,往日弯曲的脊背似乎都挺直了些。

小姨话还是不多,在众人一片“恭喜”“你真有福啊,几个小孩都嫁人结婚啦!”“又添了个儿媳妇啊!”的客气中,仅是笑呵呵回了几句“同喜,同喜”。

“新娘哪里人啊?”有人好奇询问。

小姨笑道:“××村的。”看众人不解,她又指向左手边远处的山。“新娘是那边村子的,从这里过去,翻两座山就到了。”

众人顺着她手的朝向看了一眼,只看到一座满是绿树的高山,顿时就没了兴趣。

又聊了几句新娘的样貌,嫁妆等,小姨就被人喊走了,说是哪里的礼数不通,需要她过去帮忙。

“那我先过去了,你们等下就可以吃饭了,吃好喝好啊。”小姨回头笑道。

“去吧,去吧。”众人体谅道。

又坐了会儿,妇女们好奇心起来,说要去看看新娘长啥样,许英可不想一个人傻呆呆坐着,也赶紧跟上。

至于男人们,聊得嗨呢,女人们都走了,他们头也不抬一下。

走过几座泥土房,来到一座青砖大瓦房前。通过门口的红色贴纸和房间内拥挤的人群,可以判断这间应是婚房。

人太多,挤不进去。许英在门口垫着脚尖看了看,新娘子穿了身红色嫁衣,坐在床上,她似乎有些害羞,微垂着头浅笑。

很瘦,但看模样挺周正。

新郎则站在旁边不远处,身边围了许多兄弟,一群人有说有笑,还不时跟伴娘笑闹。

甚是热闹!

许英觉得新郎跟小姨长得不像,许是随了小姨夫。

原许英是见过这位新郎表弟的,不过那都是小时候的事了。从前过年过节时,双方长辈会带着小辈回娘家,原许英跟小姨家的孩子打过照面,小时候也曾玩在一起。

只后来,随着年岁渐长,原许英和对方似乎都不爱去小舅家了。慢慢的,本就脆弱的亲戚关系,变成擦肩而过也不认识彼此的陌生人。

哎!这就是成长吧。

惆怅间,许英的视线又看向了一旁,一群小朋友正满脸新奇地围观新郎新娘,以及伴郎伴娘。他们正是调皮的时候,看到大人们做什么,也会在后面跟学,把大人们逗得哈哈大笑。

她不免多看了两眼,不知道这里面哪个是小姨的孙子孙女?

不过,一群小孩长得大差不差,实在看不出来。

许英在门口站了会儿,刚才顽强挤进去看新娘子的妇女们总算钻出来了。

又等了会儿,许母也出来了。

母女俩挽着手,原路返回。

许英疑惑:“老妈,不是说小姨家条件不好吗?他们家都盖上青砖大瓦房了呢。”

要知道她们自己家都还是泥土房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