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兰绡的案子在邵峋的大力推动下很快就水落石出了。
她洗脱了嫌疑,而朱团却以妨碍公众安全罪被通缉。
叶兰绡得知这个消息后,感觉全身都松泛了,对一个不太期待“正义”的人,她曾经以为她会背负犯罪分子的身份一辈子。
她已经很久没这么高兴过了。她平时很少吃晚饭,但这日晚餐时她吃了三大碗饭。
她平生第一次觉得夕园也是可爱的,不是只有日复一日的苦役。
但无数人还是日复一日地被恐惧和幻觉侵扰,每日半夜三更时全城的哭喊声让人听了遍体生寒。
叶兰绡问钟皓光,“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钟皓光回答说:“有人正在释放他的恐惧、愤怒和诅咒。”
叶兰绡不明所以。
钟皓光提示到:“你没发现大家产生幻觉的场景都是战争来临时的场景吗?”
叶兰绡想了想说:“是的。难道这次的病毒是战争创伤吗?”
钟皓光点头。
“那应该怎么办呢?会有特效药吗?”叶兰绡说。
钟皓光回答:“不会有特效药,只会有安慰剂。如果真有特效药的话,那时间将是唯一可能的特效药。”
==
叶兰绡正要进行第三场唤醒仪式。
她这次要模拟的是一个人的“启蒙”。
叶兰绡穿着轻薄的春衫在梦中醒来。
她变成了扎着辫子的小女孩,在春天的河边和年龄相仿的伙伴们一起沐浴,那时候的天空是那样明媚,每一棵绿草都柔软,每一阵微风都骀荡,每一声笑容都纯挚。
一切都有如新生。
他们一边沐浴,一边吟咏:
“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带领他们诵读的是叶兰绡的老师,也是叶兰绡最敬仰的人,他是那样高大伟岸,知识渊博,叶兰绡每时每刻都关注着他,只要他简单地夸奖她一下,她能高兴最少三天。
叶兰绡的学业是由他启蒙的,叶兰绡的喜怒也是。他是叶兰绡生命最底层的信仰。
她看见十几岁的她拿着《论语》去问他:“书上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为何是‘为政以德’,而不是‘为政以道’呢?”
他饶有兴味地和她一起探究,还在课堂上跟同学讲:“叶兰绡同学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精神值得大家学习。”
他回答她说:“为政以德和为政以道并不冲突,‘德’和‘道’不是对立的,也不是反义词,与‘德’有微妙对立关系的一般是‘刑’和‘法’等,而‘道’和‘德’并行不悖,只是这里更侧重于‘德’,便将‘道’给省略了。”
叶兰绡钦佩地连连点头:“老师,您说得对。”
老师又接着对全班同学说:“我们读书呢,既要看到写作者能写出来的那一部分,更要看到写作者没有写出来的那一部分,比如我们大家只看到了孔子的‘为政以德’,但叶兰绡同学看到的是孔子没有写出来的‘为政以道’,我们大家要向她多多学习!”
全班同学热烈鼓掌。
叶兰绡挺直了胸膛,觉得这是她生命中最值得纪念的一天。
叶兰绡好梦正酣,她走近了一些,想看清他的脸,他却倒退了几步,陷入一片迷雾中。
叶兰绡小跑着跟上去,终于追上了他,她抬头,看见他的脸像那座时常朝她砸来的人偶的脸,也像杀死她父母的刽子手的脸。
叶兰绡呆愣当场。
她脑海中突然出现一些杂音,她听见一个人撕心裂肺地说:“我之前居然试图在男人那里寻找爱和真理,我真是太不了解这个世界的规则了!”
“醒醒,醒醒……”叶兰绡被钟皓光唤醒。
叶兰绡此时还有点懵:“为何我的启蒙者会是我仇人?”
钟皓光说:“少有恩义能白头,何况有些事情从根子上就是错的。”
==
为了应对“幻阴”病毒,各地都组织了起来,到处都张贴着标语:“不让任何一个人落单”,“人多幻阴少”,“手拉手,心连心,今天你守护我,明天我守护你”……
有些村子干脆开了大通铺,整个村子的人都围在晒谷场上睡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