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凉的触感,在冬天的夜晚,握在手里有很强的存在感,杨帆掂了掂,比一般的笔要重。
杨帆拧开笔盖,突然就想试试,随手在抽屉里拿了一个笔记本,新的。
正好,可以在扉页上写字,杨帆思考片刻,不知写什么好。
恰逢窗外冷风起,细雪纷纷扬扬飘下,倒是让人心安,杨帆终于落笔。
「新年快乐」犹豫片刻,又加上几个字,“许岚清”。
这一声轻轻的呢喃消融在窸窸窣窣的雪声之中。
期末考前的最后一堂语文课,轮到杨帆演讲。很久以前她就在思考要讲什么主题,直到前一晚都还没有完全定稿。
她是最后一个演讲的,拟了许多主题,最终只想利用这个机会好好道别。
领早读,发试卷,写值日,这一学期站上讲台无数次,杨帆觉得只有这一次和开学自我介绍那一次最能拨动她的心弦。
“大家好,我是杨帆”,同样的自我介绍,依然是不同的心境,开学的时候是紧张,期待,面对同学们好奇的眼神。
如今只觉得大家分外亲切,不舍分别。
“能在这里跟大家成为朋友,是我无数次努力积攒而来的幸运”,杨帆还是第一次这样自夸,但同学们丝毫没有嘲笑,都露出会心的微笑。
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
“其实我今天没有一个明确的主题,或者说主题就是‘告别’,希望老师不要介意”,杨帆朝旁边的余薇表示歉意,余薇只是笑着,做出手势让她继续。
“很小的时候,告别只是一句‘我要回家吃饭了’,很平常,很普通,我知道我们还会再见面。”
“再后来告别慢慢有了形状,或许是一条泥泞的小路,领居家的姐姐长大了,终于走过去,她擦擦鞋上的污垢,说她在对面等我,那边有更美好的未来,而我目前,暂时还没见到她。”
“或许告别又是一场凛冽风雪过后的平静,约定好来年春天再见,不过可能又踏入了不同的花园。”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或许这是事实,其实也只是一个安慰,告诉我们不要害怕,不要焦虑,分别只是一个很平常的事情。”
……
“我肯定还有机会和有些同学继续同班,不过再也不是高一(3)班了。”
“或许我们会在校园的某一处角落遇见,我们会记得彼此的名字。”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杨帆鞠躬,然后莞尔一笑,“现在,请大家翻开语文书的第八页。”
余薇站在一旁,似乎是在很认真地听翻书的声音,书本已经旧了,和刚开学那种高昂的沙沙声不一样,更沉稳。
教室又很快静了下来,杨帆缓缓开口,“《再别康桥》徐志摩,预备起……”
第一句总是读不齐的,“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杨帆跟着大家一起读,一旁的余薇也加入进来。
杨帆到不觉得飞鸟会配合他们营造气氛,不过今天确实要飞得更慢一些,更高更远一些。
脑海里想的是水底的藻荇,眼中是那群不知疲倦的飞鸟。
诗毕。
“那么”,教室里十分安静,杨帆的声音足以传到每个角落。
“同行至此,我们,更高处见”,说完,她深鞠一躬,回到座位。
期末结束前,柳园原直接提交了分科意向表,文科。
“开学时我说我想去京市,是真的,那里应该会很繁华”,柳园原手里拿着信封,开学时余薇让填的那个。
“不过我更喜欢的是它离这里很远,或许我还会去到更远的地方。”
杨帆手里拿着粉红色的信封,紫色小马贴纸已经翘边了。上去领信封的时候余薇已经恭喜过她,实现了自己的小愿望。
「希望能上光荣榜(前三)」
第一次月考,杨帆就已经实现了愿望,括号里面是她对自己的要求,这一次期末考,她也实现了,刚好第三。
“恭喜你,园原”,杨帆由衷替她高兴,终于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
“谢谢”,柳园原眼神清澈,包含着无限的笃定。
“老廖可以嘛,年级45名,就这么轻飘飘进重点班了?”
要是往常,廖云骏肯定会和张远星来上两句,再趁机高调一下,今天确实很安静。
“他怎么了?” 柳园原一头雾水。
“不知道,可能是觉得考差了?” 杨帆摇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