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图书馆就在杨帆所住的这个区,公交车可以直达,一下车,没有想象中的热浪袭来,道路两旁都是高大的树木,和校门口一样,都是梧桐。
中午正是休息的时候,图书馆门口的台阶上趴着一只黑色的小狗,杨帆走近了它都没有醒,脖颈上有一个项圈,是有主人的。
门口的工作人员也在打盹,“扫码登记一下就行”,向杨帆指了指旁边的立牌,看杨帆背着书包,怕她没有手机,又补一句,“直接在这上面登记也行。”
“我扫码吧,谢谢”,杨帆拿出手机注册登录,下次来也方便。
“今天三楼人多,你可以去四楼。”
“好,谢谢”,杨帆已经注册预约好,把手机递过去。
图书馆是有直梯的,杨帆第一次来,决定从楼梯走上去。从外面看图书馆旧旧的,里面管理得还不错,干净整洁。
每个楼梯的转角处都设置了书架,一二楼之间是童话故事之类的儿童文学,二三楼之间是一些菜谱和生活小常识。
每一层都有,倒像是在寻宝。快走到四楼,杨帆在心里猜测书籍的主题,会不会是艺术类的,绘画……雕塑。
走进一看,书脊上的名字五花八门,名字还写得老大,《成功的秘诀》《失败,是因为你没有这样做》……
算了,学习吧。
今天周六,小学生也不少,刚刚在楼下能听到小孩说话的声音,还听到以为母亲呵斥孩子小声点。
四楼果然安静些,座位还剩得多,窗边都还有好多空位。杨帆一路走过去,大家学的是什么都能知道个大概,《行政能力测验500题》《考研英语》……
杨帆放下书包,去开水间接了杯温开水,埋头就开始学习。
还是一样的,先做数学。宋平教学很认真,每一次考试,他都要把全班的卷子翻一遍,自己做一个数据分析,问题到底出在哪儿。甚至每一次大家提交的作业,他都要总结大家的易错点,然后抽时间进行辅导和讲解。
宋平总能精准找到大家存在的问题,然后一一解决。柳园原很适应这种方式,最新一次的测验考到105分,高兴得很,拿着卷子看了一遍又一遍,最后大手一挥,“杨帆,走我请你吃冰淇淋。”
杨帆觉得自己很幸运,她的数学能如此稳定,跟遇到的老师有很大关系。宋平上完课会留一道比较难的题目,杨帆在这方面的征服欲很强,总是要想方设法解出来。
初中的数学老师则是专门给杨帆开小灶,那个小老太太在县城教了一辈子的数学,经验比较丰富。
可能是很少遇到这样好学的学生,再加上杨帆家庭的原因,从不参加课外辅导,程英让她有时间就去办公室做题,而且总是一针见血指出杨帆的问题,引导杨帆思考更简单的解题方法。
杨帆埋头写完宋平留下的思考题,喝水的时候手机屏幕亮了。
柳园原:这道题我的思路对吗,后面计算没算完,你先帮我看看思路对不对。
杨帆点开图片,柳园原圆润的字体扑面而来,见字如面,像是那张可爱的圆脸浮现在屏幕上。
杨帆:思路没问题。第一小问系数算错啦,后面可能会跟着错。
柳园原回了一个OK的表情。
杨帆把数学相关的资料收好,摆在桌子右上角,准备看会儿课外书,才发现身旁不知何时多了个人。
她偏头观察,好像还认识。
“好巧,杨同学。”
杨帆有点愣,梁奕舟唇边带笑,一边整理桌上的书籍,他电子手表显示现在是15:17。
他们不太熟,杨帆自认为,就是那次跑步有过交集。
“同学,你叫什么名字?”
“杨帆。”
还是那天晚上的廖廖两句。
“好巧”,杨帆把扣上的笔盖又打开,盯着面前的作文题目,准备拟提纲。
余薇布置作业比较随意,有时候是让做几道诗词赏析,有时候是做几篇阅读,碰到好的作文题目就直接布置下去,也不要求大家必须写完,毕竟那么多科目。
“没时间写完的话,拟提纲就行,主要想训练大家找论点和论据的能力”,余薇的原话。
这时候杨帆是最放松的,她只需要将思绪放逐,然后等待灵感到来。
窗外是一个人工湖,水草很是茂盛,垂柳的倒影都被隐没在那一片墨绿色中,反倒是成了蓝天白云最好的背景板。
杨帆看来看去,视线落在梁奕舟的作业本上。他写字有种刻意的端正,好几处的笔画都快要飞起来了,被他压制下去,看起来很整齐。
杨帆的字很随意,他们都说和她本人一点都不像,像是随时随地要起飞。考试的时候告诫自己要好好写字,越到后面越是放飞自我,作文的开头和结尾像两个人写的。
她自己倒是觉得挺像。
可能是被看得不自在,梁奕舟把作业本推到一边,拿出一张纸,不知道在写什么。
「余老师留的作文?」
梁奕舟把那张纸递了过来,最原始的沟通方式。
「嗯」杨帆飞快写下一个字,占的位置都够梁奕舟写两三个字了。
又觉得太冷漠,加上一句「这个题目你们写过了?」
「写过了」
「老师在我们班念过你的作文」
杨帆不知道怎么回,只回以微笑。
梁奕舟的表显示16:50的时候,杨帆合上书页,刚刚随手在书架上拿的,国外不知名作家写的爱情小说,桥段老套,但翻译蛮有意思的,杨帆还真看进去了。
「你要回家了?」
梁奕舟接着之前的对话写,递过来。可能是写得快的缘故,几个字很肆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