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
小皇帝再也不能按捺住心头的不安,拍桌而起。
“什么叫朝会取消了!”
黄门从官语调深沉:“今日大雨,太史令刚刚传来消息,朝会改期。”
小皇帝要把龙椅的扶手捏烂,自言自语道:
“秘密能守住一晚,至少手底下人还算干净。”
但天不遂人愿,大雨倾盆,计划搁浅,下一次再有机会行事,不知道得等到猴年马月了。
他看向台阶下的两位从官,他们都是他的亲信,眼神和他一样,带着杀气。
若事成,所有人都有扶立之功;可计划一旦推迟,崔子季势大,他们也可能为了从龙之功,叛而归降。
不能等了。
身体里有东西在激荡,血脉在蠢蠢欲动。
他站起又坐下,双拳紧握又松开,最终还是站定了。
“朕安可坐受废辱,今日当与卿自出讨之。”
俗话说,宁与高贵乡公同日死,不与常道乡公同日生。即便不能成功,那也是杀身成仁。
“陛下亲讨乱贼,臣等安不随护!”
黄门从官的声音坚毅,抱拳的手也显得孔武有力。
小皇帝没再犹豫,披甲提剑,带着埋伏的刀斧手,一路出宫,朝崔氏府邸冲杀而去。
尚书王经走在雨里。
最近朝堂的气氛很怪,在两边的咄咄逼人里,他是最没资格站队的那一个。
太原王氏的家主不是他,王灿投靠了崔氏;而他,作为燕王年少时的讲师,在他及冠后,依旧保持了不错的私交。
他知道小皇帝和崔子季都想弄死对方,不死不休,但他没想到这一天来的这么快。
马蹄踏过他身边的水坑,纷飞的泥水不免溅到了素白的衣袍上。
他的学生提剑在手,鼓噪而出,大声怒喝:
“朕宁拼一死,逆贼安敢一战!”
他还知道,小皇帝如此大张旗鼓的原因。
这是一场以死明志的政治行为艺术。
要么成就诛逆壮举,要么铸就弑君铁证。
而崔子季还没做好准备。
王经叹了一口气,看着士兵簇拥着他们的燕王,在朱红的院墙中,越走越远。
燕王在践行着自己的路,而他也有他的路要走。
他转身向后宫走去。
雨越发大了。
——
王经还记得小皇帝刚刚继位的时候。
“多么漂亮的小孩子。”
这是王经见到小皇帝的第一反应。
小皇帝当然不是绣花枕头,他在即位第二天,就邀请了众多大臣清谈。
王经、钟苑、潘秀、崔子季……都是可以在燕国开宗立派的文臣。
清谈的话题也很有趣——
——少康和高祖皇帝。
夏已衰败,姒相被杀害,少康聚集遗老遗少,有光复大禹的功绩。
刘邦起于微末之间,消灭秦、项,包举宇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