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襄思索一二:“诸位的意思是,赵国不需要出兵蜀地了?”
李平连忙说:“只是不是时候。”
贾仪更直接:“要。”
贾仪和李平进行今天的第三波眼神交锋,最终贾仪占了上风。
他抢在李平之前开口:“刘氏和羊、杨两姓正斗的如火如荼,我们没必要横插一手,反而要紧盯燕国不要破坏平衡。”
他顿了顿,松了松领口:“若是刘氏幸存,则顺势出兵,蜀地可平;若是两姓灭刘,他们自己也成不了势,只能在燕赵两国中择一而从。那是我们稍加利诱,蜀地可定。”
李平怨恨地看了贾仪一眼,好话都被他说了,他只能拣些边边角角的补充。
他不甘示弱地拱手:“陛下,百年前,蜀与赵乃一国,至于分崩离析,开国武皇帝整肃江山,刘氏不从,方至两分。”
百年之前蜀国和赵国本就是一国,奈何划土裂疆,开国皇帝赵晨虽然尽力修补,但刘氏自立山头,才致如此。现在我们攻打蜀国,是顺天而行,是道义如此。
贾仪怎么会让李平抢了风头:“九州从来向一统,岂容伪朝至两分。”
李平不甘示弱:“天下思定已久,陛下当成四海之愿。”
“刘氏暴乱,天下定当奉节讨之!”
“募州郡义士,讨祸国逆贼!”
……
眼看着两人要吵起来,赵襄连忙打圆场:“好了好了,大家都是一条心,不必为此相争。诸位的建议我已经明白,请回吧。”
出宫的道路是,李平还是和贾仪眼神滋滋冒火,毛忠明在一旁看得不亦乐乎,心里催促着“吵起来!吵起来!”
“你已是司隶校尉,再下来是要篡位不成?”李平眼中说不出的轻蔑。
贾仪朝着路边拱手:“辅国臣之本分,何敢图于禄勋?”
“因权专利,久必生变,早晚这个武昌城容不下你。”
“此身可为浮江苇草,亦可为燎原之萑。”贾仪心平气和,“无家可归的日子我体会过,想必宰相大人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吧。”
“哼!”
话已至此,再没什么好辩论的了。
大道朝天,大家各走一边。李平回宰相府,毛忠明回他的小宅子,贾仪回大将军府,和他的大将军一起。
“他就是气不过。”陆机走在贾仪身旁,替他理散乱的鬓角,“之前立储的时候被你摆了一道,这口气他咽不下。”
“除了你,我们从未结党,朝堂上还是他一个人说了算,他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贾仪也不高兴,甩着手,将衣摆甩得四下翻飞。
“他不是蠢人,总会明白的。”陆机像孩子的妈妈,轻声细语地哄着:“不生气啦,回去我奖励你啊?”
“什么奖……”贾仪疑惑,刚想问出口,看见陆机不怀好意的嘴角,心里大喊一声不好。
“能不要吗,陆哥哥~”
“这可不行。”
离大将军府已经很近了,陆机一把抱起贾仪,在他鼻尖亲了一口,惹出一声闷哼。
“哥哥叫的那么欢,可不能赖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