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风雪夜归人 > 第31章 欲扬先抑

第31章 欲扬先抑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管家磕磕绊绊地解释:“家主您莫生气,提督说,如果您不见他的话,桓家就真的没了。是真的吗,家主?”

管家不知道桓冲今天去就是与贾仪陆机相会,但一听到桓家要没,就被吓了个半死。

桓冲被激的火起:“让他们进来,我倒要看看,他能怎么救我桓家。”

贾仪和陆机晃晃悠悠地从外面踱进来,贾仪的手上还拿着一个汤婆子,与呼吸急促的桓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贾仪懒洋洋地对桓冲拱手:“家主莫要忧心,在下既然承了您的情,自然是要帮您分忧的。”

这个时候桓冲大概已经能猜到贾仪留了后手,所以面上的表情舒展了些许,但仍旧声音低沉地开口:“你最好是。”

贾仪也不理睬桓冲故意装出来的声势,将手中的汤婆子随意地往陆机怀里一搁,然后站直了身体,气质瞬间变得严肃起来,他看着桓冲的眼睛认真地说道:“战败之事,桓玄确实难辞其咎,可是如果将全部责任全部推在他身上,未免有些不仁不义。况且,桓大将军是为了燕国而不幸牺牲的,他应该是民族的英雄而不是千古的罪人!”

一番话讲的桓冲心里湿湿的,他像把这句话说出来好久了。可是,无论是离江湖过远的庙堂,还是容不下一点私情的官场,桓玄对于他们,都好像只不过是一个追名逐利的工具罢了。桓家世世代代,则在一条通往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的路上,不求回报地付出了自己的一切。

桓冲的眼眶有一点湿润,他不想让客人看到自己如今狼狈的样子,可是转念一想,桓家现在有多窘迫,对面的二位是最清楚的,自己所谓的的遮遮掩掩,完全没有存在的必要。

想开了,桓冲也就不强撑着,他用衣角没什么风度地拭了拭眼角,露出通红的眼眶:“我该怎么办?”

桓玄接受的速度太快了一点,贾仪都晃了一下神,才答道:“过两天战败的消息会由皇帝昭告全国,你需要在群情激愤的时候去皇宫请罪,每天都去,但不要申辩。这个事情不是为了堵住皇上或者世家大臣们的悠悠之口,是做给燕国的千千万万个百姓看的。这样,桓玄才能名正言顺地成为烈士。”

桓冲眉头紧锁:“仅凭这些,好像不能让天下人满意吧?”

贾仪颔首:“不错,这些只能在前期做一些舆论的导向。等言论发展的如火如荼的时候,我们再给它加上一点切实的证据,你想想,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桓冲摒住了呼吸,良久,向贾仪和陆机拱手:“感谢两位大恩大德,桓某没齿难忘。若事情结束桓家得以存续,两位如有所求,万死不辞。”

贾仪侧身,不接这一礼,回礼道:“一言既出,没有毁诺的道理。况且,我们也确实有事需要家主帮忙。”

桓冲已经放松不少了,听闻忙问:“何事?但说无妨。”

贾仪摆摆手,他现在不想过早暴露他们的目的,但也应当提前说一声。互道了安,贾仪和陆机的身形也重新没进了黑暗中,没有留下一点他们来过的痕迹。

接下来几天的朝会就显得阴影重重了。王、钟、崔、袁联合几大世家,明里暗里开始给桓家下绊子,尽管小皇帝不发一言,好像完全放权给了世家,但这份压力也让桓冲每天都头疼不已。要不是贾仪的话给了自己一点信心,桓冲感觉自己可能就在自家的某根房梁上寻了短见。

好在时间过得很快,朝中的风向也开始一边倒,最后的决定好像就要产生。桓冲按捺着快要跳出来的心脏,听着高台上那天子的发言。

“朕德不类,不能上全三光之明,下遂群生之和。”开口刚说第一句,群臣肃静。

小皇帝用肃穆的声音继续读道:“战火频仍,咎证彰灼,夙夜祗惧,不遑宁康。乃正月辛未,败于武昌,灾孰大焉。”这是在陈述如今情况,桓冲听着,身体保持着跪着的姿势,手在袖袍里紧紧攥着。

“天道不远,谴告匪虚,万姓有过,在予一人。今朕痛自刻责,岂声利未远而谗谀乘间欤?举措未公而贤否杂进欤?赏罚失当而真伪无别欤?抑牧守非良而狱犴多兴欤?封人弛备而暴客肆志欤?道殣相望而流离无归欤?”连用六个问句,像是警钟在心头连敲六声,即是在私下默默排练过许多遍的小皇帝,声音都忍不住颤抖。

“四方多警而朕不悟,郡黎有苦而朕不知,谪见上帝,象甚著明。爰避正殿,减常膳,以示侧身修行之意。”诏书读完了,最后的余音还在殿内久久不散,群臣仍旧跪着,大殿上一片安静。

桓冲膝行上前,用所有人都能听得见的音量,一字一句地说:“桓家当代家主,桓冲,代前家主桓玄、代桓家向皇上请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