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月委屈的撅起了嘴巴,她还不是为了夫人好!
董玉婷思索起春月的话来,既然决定帮原主照顾好她的三个孩子,就不得不考虑以后的问题。
照老太太宠溺李博睿的样子看,以后他不知道长成什么样子。
现在年龄小,还能说是坐不住,要是长大还这样,就变成一事无成了。
要不趁李博睿还小,把他的性子给掰回来?
秋荷给她添了茶,在一旁道:“要不然让夏晴打听打听,四公子究竟是想做什么?奴婢觉得,四公子这样做,是柳姨娘吩咐的。”
屋里四个丫鬟,秋荷和冬枝沉稳,夏晴和春月活泼,不过夏晴又比春月多了分圆滑。
春月听到柳姨娘这个名字,接话道:“一定是她吩咐的,柳姨娘心思可多了。四公子这么小,怎么会想在路上等老爷,五公子还只知道吃喝呢。”
要不是知晓她忠心耿耿,就要以为她在讽刺李博睿呢。
不过换个角度来看,在下人心里,都知道五公子就只知吃喝,这可不是个好事。
“春月,胡说什么呢?”秋荷摆出大丫鬟的姿态,在春月胳膊上拧了一把。
这一下秋荷用了十足的力气,疼的春月眼角飙泪,低下头不敢再说话。
秋荷带着春月去找夏晴。
一来到外面,秋荷的面色就阴沉下去,低声呵斥道:“谁教的你敢编排主子了?”
就算是姨娘,在府里也是半个主子,都不是春月一个小丫鬟能够编排的。
春月打进了吟风院就被秋荷管着,早就产生了心理阴影,见她脸色这样可怕,怯怯的不敢说话。
“我,我不敢了......”春月讨好一笑。
秋荷叹了口气:“等我走了之后,你学学冬枝,少说话,多做事!”
“姐姐要走?去哪里!”春月冷不丁的听到这句话,慌忙问道。
秋荷笑着道:“家里为我说了亲事,我打算等烧尾宴过了之后,就给夫人提一下。”
春月脸上染上薄红,“嫁了人就不能留下了吗?”
“夫人身边先前的丫鬟嫁了人就被指去了别处,我也不知道能不能留下。”秋荷看了眼院中盛开的海棠花,眼里满是留恋。
晚上,李凌川照旧和董玉婷一起用了晚饭。
她晚上吃的少,李凌川吃的多,她吃的慢,李凌川吃的快。
用完了饭,李凌川拿了本书要去西梢间看,夏晴进来通报:“老爷夫人,公子来了。”
“快让他进来。”董玉婷笑道。
李凌川停下脚步,转身又坐了下来。
“见过父亲,母亲。”李博翰规矩的行了一礼。
“用了饭没有。”董玉婷问道。
“用过了。”
董玉婷把他拉到身边,关心起他的身体,问他最近有没有劳累,可别再病倒了,要按时吃饭,不要一直待在房中......
李凌川在一旁听着,眉间的阴影越发深邃,他拳头放到嘴边,咳嗽了两声,引得母子俩回头看他。
“父亲生病了吗?”李博翰扬起小脸,眼中充满了担心。
“没有。”李凌川面不改色,“过来,我问你几个问题。”
李博翰乖乖的走过去,跟着李凌川去了西梢间。
董玉婷没跟过去,心里算着时间,过了一会儿,让秋荷泡了壶茶,她亲自端去了西梢间。
“《论语》有云,‘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若孩儿......”李博翰回答着李凌川的问题。
董玉婷轻手轻脚的把茶放下,看着像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父子俩,大的脸上写满威严,小的虽然紧绷着脸,但年龄摆在那儿,还是显得稚气可爱。
董玉婷稍稍停留,就退了出去,等李博翰走的时候,她起身送他出去。
“回去休息吧,不要再看书了,伤眼睛。”
李博翰点着头,“知道了母亲。”
董玉婷放心不下:“常丰,你打着灯,走在翰哥儿前面,别让他摔着了。”
常丰在门外大声的说:“好。”
看着那光点逐渐远去,董玉婷这才回了屋中。
李凌川欲言又止,几次都张口了,又什么也没说。
“你想说什么?”董玉婷问。
李凌川义正言辞道:“翰哥儿不小了,你应该多关心他的学业才是。”
“不是有你关心吗?”董玉婷笑着说,“孔子教学还有因材施教一说呢,教育孩子难道就没有吗?翰哥儿自主能力强,好学,却常常因为读书而忘记吃饭,累坏了身体,我自然关心他这一方面。瑶姐儿就更不用说了,这几天忙着烧尾宴的事儿,我让她在一旁看着,将来管家少出些差错。倒是睿哥儿,确实该关心一下他的学业,他好玩儿呢,上个月让我给他找了个武师傅,学了没几天,就不愿意学了,还是我说让他坚持下去,才耐着性子每天再学半个时辰。”
李凌川听得皱起了眉,起身欲往外走。
“睿哥儿在母亲那儿呢,明天再去找他吧。”
李凌川止住了脚步,眉头皱的更深。
见目的达到,董玉婷借喝茶掩住脸上的笑意。
让她给溺爱孙子的老太太说,不是给自己找麻烦吗?
又不是她一个人的孩子,让李凌川去给老太太要孩子才是明智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