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元宁失望地耷拉下脑袋。
王文茵掩嘴笑道:“不过我还想再投资创建一个专门种植制作熟药(中成药)和医疗用品的药社,不知赵四郎可有兴趣?”
赵元宁眼睛顿时亮了,忙不迭点头,“有兴趣!小娘子可是已经有好想法了?”
王文茵唔了一声道:“先前我同你说过种棉花的目的一则是棉花可用来制作蓬松柔软的棉衣御冬,二则是我想用棉花做医用的口罩,预防疾病传染,你还记得吗?”
“记得,记得。”赵元宁点头道:“口罩这事我同家兄也提起过,他很支持。”
苏轼一听棉花感觉十分耳熟,便问:“你们说的棉花同我家乡产的‘吉贝’可是同一种植物?”
“正是呢。”王文茵道:“我曾在书上看到过,大人的家乡西南蜀地有土人种植古亚洲棉,亦名天竺棉,一般为一年生,在亚热带能经冬不死,成长为多年生的灌木或小树,有的生长可达20年。”【注2】
苏轼恍然拍额,“原来如此!我曾在土人的寨子里见过此物,听闻可用来纺纱织布,土人将其称为‘吉贝’或‘花布、斑布、黎单’等。想不到竟是宝物,可惜家乡已无亲人,否则便该托人带些来京才好。”【注2】
“大人有心了。”王文茵谢道:“只是西南蜀国的棉花未必能在北地存活,反而是西域的棉花更易种植。是以我便托赵四郎找人打听,如今既然已经有了着落,来年开春便可试种,若是试种成功,再推广种植,便可解百姓冬季御寒的燃眉之急。”
苏轼不无赞赏地颔首,“阿茵打算投资药社也是为了广大黎民百姓吧。”
王文茵并不想给自己立一个拯救苍生的人设,本质上她就是一个务实的人,她会在做一件事之前先考虑清楚这么做有没有价值,能不能盈利,以及在此基础上让更多的人受惠获利。
“大人高看我了,我投资药社的首要原因还是考虑到自身。”王文茵坦率道:“先前我因感染时疫被姑母家的仆役隔离在后院不闻不问,在鬼门关走了一遭,差点没能挺过来。其实时疫并不可怕,只是传染性极强,历朝历代都有因疫病没得到有效控制导致整座城沦陷成为死城的案例。”
“是以,我在想若是百姓家中日常可以储备一些治疗感冒发烧、小病小痛的熟药(中成药)冲剂,再备一些口罩隔绝病菌,每日用肥皂勤洗手,那么疫病便能得到有效的预防控制,不至于最后大面积扩散导致整座城灭亡。”
赵元宁恍然大悟,惭愧道:“难怪小娘子说要将肥皂等清洁用品推广普及给所有人,原来想得这般远,是我太市侩了,只想着要赚更多的银子。”
“想赚更多的银子并不是什么可耻的事,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金钱本身并无罪恶,罪恶的是人的贪欲。”王文茵抿嘴道:“有了足够的资金才能研发出更多的熟药,不是吗?”
赵元宁笑嘻嘻拍马屁:“小娘子说什么都对!不知小娘子对药社可有规划方案?”
“我心里大概是有些不成熟的想法,创建药社需要的不仅仅是银子,更需要技术支持。若是我没猜错的话通常像你们赵家这么大的药铺必然是有自己专属的药田?”
“你没猜错。”说起正事赵元宁便敛起了嬉皮笑脸,郑重道:“虽然我家药铺每年会从药农手中采购大量的药材,但一些常用的药材还是会自己种植,从祖父那一辈起我家就囤积了不少田地专门用于培植药材。”
王文茵心里便有了数,“所以我们新创建的药社便不能种植跟你家药田相同的草药,否则就没有意义,我们要做的是一些治疗感冒发烧之类常见病的冲剂。”
“适才听你提到冲剂的时候我便想问,这冲剂到底是何物?”赵元宁很好奇。
王文茵本来想说冲剂就是后世最常见的感冒灵颗粒之类的熟药,但考虑到苏轼还在,不便将自己穿越的事挑明,婉转道:“通常人若是感冒发烧是不是需要从药铺买药回家煎煮后方能服用?”
赵元宁点头。
“而冲剂就是将中药熬制成浓缩颗粒或粉末状,按定量存储,感冒发烧的时候拿出来用热水一冲便可化作一碗中药直接服用,方便快捷,可谓是居家旅行、行军打仗必备之良药。”
赵元宁惊喜万分,“若真能将常备药物制成冲剂,那岂不要卖爆!小娘子可知这冲剂该如何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