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合野要是没登上王位呢?亦或者,名声而已,合野根本就不在乎被天下人骂背信弃义呢?陛下的付出便都打了水漂。
谢均斟酌用语:“陛下,臣以为计划中有尚需完善的地方。”
陛下对谢均的看法很重视,问:“哪里?”
谢均现在看出来了,陛下大约是太想成为青史留名的明君,创立旁人难以企及的功业,才会被合野骗到。
他又不能直说,让陛下生气他又没有好处。
“合野不一定会完全按照和您的约定进行,我们需要人捏着他的命脉。”谢均故意说了陛下也在担心的一点。
陛下问道:“言止可有办法解决?”
谢均:“臣愿送合野王子归国,请您赐予臣便宜行事之权。”
陛下没有答应谢均,再次问:“你打算怎么做?”
不等谢均回答,陛下就说:“其实你觉得朕在冒险是吧?”说这话的时候姜怀瑾脸上还挂着笑,但谢均知道,陛下这是不赞同他的意见。
谢均起身,躬身道:“臣不敢。”
姜怀瑾说:“你先起来,言止,你得和我说实话。”他换了自称,想从谢均这里听到真心话。
姜怀瑾和谢均的情谊是从小到大的,他就算生气谢均不信他,满朝文武中他最信得过的依旧是谢均。
谢均看出来陛下是想听真心话,可陛下是想要这个功绩的,他难道能劝陛下别打宁晋的主意?
自古以来哪个雄才伟略的君主不想开疆扩土?陛下只是有些操之过急了。
谢均询问:“合野身边,最多能带多少人马?”
陛下对谢均没有再隐瞒,说:“现在安排是五百之数,再多,进入宁晋境内就有些麻烦了。”
谢均说:“陛下,我们可以考验一下合野的诚意。”
是合野有求于大齐,齐国向合野提出些要求并不过分。该怎么去做,是合野该考虑的事情。
姜怀瑾想明白了,他笑着说:“这件事交给你去办。”
谢均躬身道:“臣遵旨。”
姜怀瑾说:“有我们的人在合野身边挟制,他反悔的可能性就小多了。”
谢均却觉得这样远远不够,纠结一瞬,他还是直说了,“陛下,臣以为合野根本就不会履行承诺。既然我们已经兵入宁晋内部,何不里应外合攻打宁晋?”
谢均说完了,陛下久久没有回应,谢均屈膝跪下,再次道:“请陛下三思!”
陛下说:“想要里应外合,总得出师有名,我们已经和宁晋签了盟约。”他不愿天下人说他暴虐好战,兵不血刃能拓宽疆域是最好的。
谢均说:“宁晋人在北边不时骚扰我大齐子民,他们没有把盟约放在心上。如今我大齐强盛,宁晋势微,宁晋人才会用盟约挡在前面。若宁晋缓过来,必然会不留余地对大齐开展进攻。”
这些都是事实,姜怀瑾心里很清楚。
可是开战就会有输赢,他不愿承担输的风险。
陛下看着谢均:“宁晋人骁勇善战,和他们开战,还是不妥,朕得为百姓考虑。”
如果能把大齐兵马派到宁晋内部,里应外合之下开战是最好的时机,谢均不喜欢等着别人兑现承诺,只要打服了宁晋,不仅能拓宽疆域,更保证边境长久的安宁。
但是陛下不愿意的话,谢均不会再劝,陛下做的这些就算不成功也不会危及大齐。
谢均不再说别的,叩首:“陛下仁爱百姓,是微臣狭隘。”
从御书房出来,谢均把那些未发生的担心全抛开,去找合野谈判。
合野靠在美人怀里,半躺着,美人剥开葡萄喂到合野口中,合野笑着咽下,他看见不请自来的客人,踹了一脚给他捏腿的美人,“去招待谢大人。”
美人走到谢均身边,却不敢往谢均身上靠,软语道:“奴家为大人倒酒。”
谢均说:“出去。”
合野提高声音:“本王子寻欢,谢大人也要管?”
谢均说:“只怕事后得劳烦合野王子灭口。”
美人们被吓到,脸色都变得惨白,要是听了不该听的,安能有命在啊?
合野挥手,让美人都出去,“谢大人怜香惜玉,前些天为个妓女主持公道大义灭亲,今天又来怜惜这些贱奴的性命,果然是心怀天下。”
谢均好像没听到合野的嘲讽,看到屋内不该存在的人都离开,才说明来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