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书肆是谢书安与山匪联络的地点,那日谢书安看到信鸽腿上的信,暴露了不少地方,就有这里。
跟着颜婷和谢均的人一直在外面等着,直到他们出来,才又悄悄跟上去。
这些人跟了谢均的马车整整一日,回去后和谢老爷子汇报:“谢均今日去了书肆、城西街角的馄饨摊、琳琅阁……在里边待的时间都不短。”
谢老爷子觉得这几个地方熟悉,想了片刻,说:“这不是谢书安之前与山匪联络的地点吗?”
那人低头回答:“正是。”
谢老爷子捻着胡子,面色透出一股轻蔑,“上位对谢均那般忧虑,我还当谢均有什么手段,原来一开始就查错了方向。谢均在上京那样风光,只怕也只是借着谢家荫蔽和从龙之功罢了。”若说能力,自然也是有的,一般人可不能从谢书安手里查出这些东西来,可也仅限于此了。
对谢均,谢老爷子心底里原本就很不喜,当了丞相不仅没有提拔同宗,反而以权压人,不敬长辈。现在得到谢均查错了方向,谢老爷子更觉得谢家德不配位,不想再往谢均身上花费时间。
谢老爷子吩咐:“把人手撤回来一半,不用盯那么紧了。”等谢均反应过来,所有的证据都已经销毁了。
那人还有些迟疑,“可是上位说过,谢均此人不可小觑。”
谢老爷子不以为意,“那是在上京,有陛下护着。在河西郡,我说了算,你以为一个谢均能翻出什么浪来?”
之后的两日,谢老爷子得知谢均依旧抓着谢书安这条线索不放,越来越放松,大不了,他就把谢书安推出去顶罪,这是他原本就想好的。……”
谢老爷子让人汇报谢书安这些日子在做什么,究竟是做了什么才能让谢均这样抓着不放?
下人回来一字一句说道:“大爷这些日子都没出门,日日借酒浇愁。”
不对!谢书安没出门的话谢均不可能这样盯着他不放,谢老爷子眼神有些慌乱,他说:“快派人跟上谢均的马车,看看帷帽下边的究竟是谁!”
他反应过来了,如果每日去调查线索的不是谢均,那他就完了。
那谢均呢?谢均在哪里?不是说谢均宠妻如命片刻也不愿意分开吗?
颜婷这时刚上马车,她压低声音同身旁男子说话:“谢家已经有发觉了,为防节外生枝,我们先回去。”
每日跟在她身后盯着的人就那么些,今日却突然增多了,不过到这时,就算他们发现谢均不再也不要紧了。
马车刚要动起来,就有蒙面人挡路。颜婷出行带的护卫不少,但仍处于下风。
身边的人就要下去,颜婷摇头,对车夫吩咐:“去谢府。”马车往谢府行去,那些蒙面人跟到一半都迟疑了。若他们继续纠缠,到时闹出来,有身契为证,河西谢氏跑不脱。
蒙面人中为首的一个低骂了一声:“撤!”
这时颜婷才对身边人吩咐:“把帷帽取了,下去吧。”这人出来时穿的就是黑衣,汇入侍卫中也并不起眼。
颜婷进到谢府,眼睛红红的,“有人要害我,雇了好多人来杀我。”
谢老爷子揉了揉眉心,只觉得心烦,因着一层不知多远的亲戚关系,颜婷来了,他还得护佑。
谢老爷子问:“言止呢?他怎么没有陪你一起?”他已经派人去打听谢均的下落了,还没有收到回信。
颜婷抽泣着,完完全全是一副受了惊的妇人做派,“我也不知道,他说有要紧事要回京……”提到“回京”两个字,颜婷感觉捂住了嘴,像是说漏嘴一样赶紧看周围有没有人注意到了,接着转移话题,“怎么不见谢城,他身体还不好吗?”
谢老爷子眉端稍舒,原来是回上京了,没有他想的那么严重。他还以为谢均去了镇北营……还好,虚惊一场。
他眉目和善了些,“谢城这小子从被救回来身体就不大好,现在还卧床养着呢。不过有他母亲照顾他,也不用担心。”
那日谢老爷子叫谢城和范氏去用膳,谢城和谢老爷子大吵大闹,最后不欢而散,脸上盯着巴掌印拽着范氏离开了。谢老爷子对谢城的忤逆很生气,所以让人把谢城与范氏一同看管起来,每日只供一餐,等着他们低头。
颜婷听出谢老爷子不愿意自己去探望谢城的意思,她也就顺着话说:“谢城年轻,自然好得快,叔祖不必过于忧心。”
她想知道谢城的近况,让自己的人去探查就好,何必惹谢老爷子怀疑。
谢老爷子却只当眼前的年轻女子天真好骗,都不用他费心遮掩就瞒了过去。
两人对视一眼,颜婷微笑行礼,退了出去。她来见谢城祖父这一面,只是为了过个明路,让人都知道她现在在河西谢氏。谢城祖父做事的时候,总会顾虑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