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巡说:“没事。大少爷练一天练烦了抱怨两句,和声曲谱练起来确实心累。”
他从手机里找出一个文件:“给你看看俊文去年参加说唱比赛的视频,他唱rap的时候能一口气唱好几段,咬字清晰,节奏流畅,从不喷麦,舞台表现很绝。”
方隐年凑过去看了一眼,谭俊文在舞台上蹦蹦跳跳唱rap的样子特别帅,但他的声乐基础也确实有点差。
如果每个人都很强,很全面,组团就能快速成型。
但他们不是那样的团。
如莫巡所说,他们各有长处短板,大家组在一起努力练习,并肩成长也很好。
现在经历的困难,以后会变成他们最珍贵的回忆。
莫巡作为队长还是很有大局观的。
方隐年笑着说:“慢慢来吧,我相信俊文能克服。这首歌的和音,我们一定能练好。”
***
第二天,谭俊文果然乖乖去上课了,继续接受乔老师的鞭策。
乔老师重新调整了课程安排。每天上午4个小时专门教育谭俊文,下午其他人每人一小时单独教学,乔老师会纠正他们的发声方式,协助他们练习唱歌时的换气技巧、音准控制。
晚上的时候五人一起练习和音。
从早8点练到晚10点,一整天唱下来,每个人都很辛苦。
别说谭俊文快唱吐了,连续几天之后,大家看见曲谱都有些想吐。
同样的谱子一遍一遍重复唱,没点耐心可坚持不下来。
这几天大家甚至做梦都在练和声。
但乔老师的严格要求也有好处——他们进步飞快。
因为乔老师一个音、一个音掰开揉碎给他们教,确保每一段都不会出错,长时间练下来,都快形成生理性记忆了。
一周之后,大家把自己的谱子唱得滚瓜烂熟,可以脱离曲谱直接和声。
现场和声能听见队友的声音进而调整自己的节奏,五人的和音也渐渐找到了一些默契。
第三周的时候,终于加入了钢琴伴奏。
刚开始听说方隐年现场钢琴弹唱,除了莫巡,其他三人都很担心,怕方隐年会出问题——不管节奏弹错还是唱一半忘词,都会导致演出事故,一心二用的风险实在太大了。
直到大家现场听方隐年一边坐着弹钢琴,一边跟着伴奏飙了一段高音。
他的表情很自然,一点都没有唱高音的痛苦狰狞。唱出来的音也很饱满,没有劈叉没有嘶哑,好像轻轻松松就唱上去了。
四人:“……”
谭俊文一脸震惊:“这怎么唱上去的?”
唐彻神色复杂地道:“这段我真声硬唱也能上去,但坐着唱就太可怕了。”
方隐年说:“其实这首歌的key在我的舒适区,我还能唱更高。”
四人:“…………”
方隐年稳定的高音给了大家信心。
主唱都能弹着钢琴飙高音,他们怎么好意思拖后腿?
接下来的练习,大家的态度更加认真,和声也越来越接近完美。
8月8日,他们和练了整整三周,距离演唱会还剩最后的10天。
乔安华听完他们的和音后,终于微笑着说:“很好,可以进录音室了!”
五人开开心心的来到录音室,花费一天时间,正式录歌。
录音师挑了最完美的一版放给他们听,这个录音室版本,将来也会上传到各大音乐平台让网友们审判。
大家戴上耳机,仔细听完五人和声版的《不会忘记》。
听完后,他们彼此对视了一眼,眼底同时升起惊喜——超好听!
他们的和声很有特色。五个人的音色辨识度相当高,当五种声音和在一起,就像是由不同颜色绘制而成的最绚丽的图画。
他们翻唱的歌曲跟谢诗琪的原唱相比,风格不同,但也毫不逊色。改编后的和声副歌、变调副歌,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层层递进的效果,情绪的表达更加丰富饱满。
谭俊文刚开始确实练得非常烦躁,可是,当他听过完整录制的和声曲之后,他才意识到……这样的和音有多么难得。
他一个人,永远无法唱出如此音色丰富的歌曲。
这是团队才会拥有的力量。
***
当天下午,徐百川过来听完录音室最终版,彻底放下心来。
他难得笑容满面:“唱得不错,继续保持,演唱会现场也唱成这个水平就完美了。你们感谢一下乔老师,她这段时间都没怎么休息。”
五人集体鞠躬:“谢谢乔老师。”
乔安华微笑着说:“不用客气。带你们这个团,我也很有成就感。”
徐百川道:“明天先不练歌,我们定妆做造型,后天的飞机一起飞亚安。”他看向五人说:“体育场的舞台已经在准备搭建,万事俱备。大家打起精神,明天起,正式进入出道倒计时!”
五人听到这里,心里同时升起一丝紧迫感。
距离演唱会只剩10天。
做造型、定妆、现场彩排、正式演出……
时间过得太快了,他们即将面临最关键的一次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