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三国之女帝上位手册 > 第72章 风起云涌(二)

第72章 风起云涌(二)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这就是你们说的你们不好惹?”

大部落的首领指山下修路建城的山越人对前几天与他信誓旦旦发着誓说的人,咬牙切齿的问。

“你们的不好惹就是过去帮他们建城修路,路都快修到我山洞了!”

被指着骂的人有点尴尬,他们吞吞吐吐,他们非常机智,“那大哥何必住山洞,汉人真聪明,他们还会造房子。”

剩下的人疯狂点头。“对对对对,还给我送了一栋,就没住过那么好的地方,”

“我们干活他们给钱,可以买粮。”

“买盐!”

“买药!”

“我老娘眼看就要不行了,他们的药一煮喝下去,神了!”

那大首领气死了,“我看你们就是想当叛徒!下山当汉人!”

“大哥,你觉得我们下山可以当汉人吗?”

他们听了豁然开朗,如指路明灯,“是哦,万一他们还缺人呢?我们不就一直生存在汉地吗?”

“要不我们下山问问?”

“好好好,成为汉人工钱更高,听说那些汉人是我们的两倍呢。”

“汉人都不缺衣服和粮食。”

“是啊是啊,他们怎么那么富,我们还在山里吃虫子。”

那大首领气死了,“你们能不能有点骨气!”

空气沉默了很久,突然有一个人说,“其实我就是觉得汉人很有骨气。我成为汉人,我不就有骨气了吗?”

“有道理哦,可杂胡以前都争着给汉人当狗,现在也是,汉人他们都不理,会理我们吗?”

“他们在关外嘛,他们是外族,工地里工人头子,那邓范跟我说,我们世代生活在汉地。交州一直是汉土,我们就是自己人。”

他们也想打,毕竟自己当家做主,那不是更好吗?这主要是打不过呀。

而且他们招工,也招山里人,原先是一个小孩看他们大鱼大肉,过去乞讨,结果被分配了一点活计,做完之后就给了钱,买了很多粮食回去。

一下子就把山里人给轰动了,毕竟粮食在汉地多的吃不完,但山越人没有,他们还在蛮荒时代呢。

很多人下山找活干,皇后在交州建城建港口,还要往山里伐大木造大船,多的是用人的地方,谁来都可以,缺人呢。

天下熙熙,皆为利往,他们享受到汉人的好处,便越发眼热。

而两广之地对于宋恪来说,实在是资源充足的好地方,哪怕是种地,这里也能一年几熟,况且广州的港口,海运一开,这里就是世界中心。

宋恪欣然接受他们下山成为汉人,给他们办了户籍,给了随身符,也就是身份证,他感叹先兵后礼,果然比先礼后兵好用啊。

眼看快中秋了,他百忙之中给宫中写信回去,免得一不在身边,那人便开始望新人了。

别说,他觉得很有可能,毕竟她就是这样的渣。

晨雾尚未消散,大乔已带着御史台的文牍交付,去吴郡监察地方,顺便看看小乔,还有父亲国太与绍儿。青石板路上马蹄声碎,她望着两岸垂柳拂过乌篷船,恍惚间又见十五岁那年离乱逃亡,小妹握着她的衣袖哭得梨花带雨,江风把稚嫩的抽噎声吹散在渡口。

"阿姊!"

清泉般的声音刺破回忆,大乔猛地勒住缰绳。晨光里,昔日江畔浣纱的少女已是温柔似水,眉眼如画,藕荷色裙裾沾着晶莹的水珠——那眉眼分明是小乔,与三年前并无两样,发间簪着累丝金步摇。

大乔翻身下马时碰落了御史冠,青丝如瀑散在青色官服上。小乔走向她,与她相拥,腕间玉镯于阳光下更为碧翠精美。

“吴侯说阿姊留在洛阳给女帝当差,我原是不信的。”小乔仰起脸,指尖轻触大乔腰间金鱼袋,“直到上月商队带来《大明周报》,我看见阿姊写的《论江东漕运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