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长姐 > 第49章 为生计(上)

第49章 为生计(上)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宋老根去做工之后,春芽带着春苗在宋老四家住了大半个月这才带着春苗回家。秧苗长得快,野草稗子也多,小的时候拔了还好,等长大了和稻谷混在一起就麻烦了。那地里的野草一阵雨长一层,大半个月不在家,野草长得比庄稼还要好。

春芽早晚带着柱子在稻田里拔稗子在高粱地里锄草,遇上下雨,还赶在雨前给地里追肥。整日忙个不停,好在春芽如今是孝期,宋老根也不在家,平日里无甚交际。赵三石这个定了亲的女婿,上过几回门都被春芽赶了回去。

入了夏,春芽更忙了,今年没了桂枝,地里的草只能靠柱子和自己。春苗太小,下了地草没拔两棵,倒叫蚊子吸了不少血去。春芽心疼她,便不让她去,只能自己越发地辛苦忙碌。

宋老根自从认了秋月家门,什么都往秋月家搬,家里的酱油,春芽腌的盐菜酱瓜条都搬了去。春苗养的小鸡崽也给拿走了。今年春芽也懒得晒菜干了,和春苗挖了拉拉草什么的都送到二春家:“二嫂你没空挖菜,我给你挖,冬天给我点菜吃就好。”

往年入了夏,春芽家里的院子就没有停过。如今不论是菜干还酱瓜春芽都不做了,大有一股“我宁愿自己不吃也不给你做”的架势。春芽得空就在二春家帮着二春媳妇干活,酱瓜也替她泡了两缸。宋阿奶看了直叹气,对春芽说这不是过日子的方法。

没有了晒菜这一件大事,春芽闲暇时间多了不少,每天对着青麻竹竿想主意。靠山村一般都是沤麻,青麻扔水潭子里泡几个月拿出来洗干净就可以抽麻。这日春芽劈了竹青,放在一边晒,她拿起麻杆劈出青麻的皮,用刀刮了刮,看着丝丝麻线发呆。

春芽请宋四叔帮忙做了两个刮片,对面竖了两片木头立在井边,在辘轳上另系了一根细绳用来绑住青麻皮,辘轳拉着青麻穿过两道刮片,剩下的是一根根的麻丝,柱子看了说这个比沤麻快多了,很快就可以弄好一捆。春芽抽了两三捆麻丝,清洗了几遍拿给大伯娘,大伯娘今年为了给他们做了夏衣,夏布用了不少。

宋大伯娘今年多了个每日收拾菜蔬的事,家里事都依赖大春媳妇。春芽拿去的丝麻大伯娘看着挺好,拿了块纺锤捻麻线。靠山村夏天以麻衣为主,也不是纯麻粗麻。都是麻线和丝线夹杂着,差别就在于丝线多寡。青山县没有纺织业,也没有织机,布匹都是外地贩卖来的。村里人除了自己扯些麻线来用,多出来的麻丝布庄也收,只是量少,卖不上价。春芽拿了麻丝来,宋大伯娘也不嫌弃,麻线一样的用,无论事纳鞋底还是缝衣裳都用得上,货郎担着担子买的大多是丝线又贵又花俏,除了大姑娘小媳妇,不适合其他人用。

春芽衣裳多,大半是宋四婶做的,颜色花俏,款式新颖,如今都不能穿了。宋大伯娘给春芽赶了两件夏衣出来,又着手给春苗做衣裳。

“春芽啊,你这样也不是个办法,”宋大伯娘看着在眼前帮忙的春芽,一会功夫针线掉了几回,便让她在一边坐着看。

宋大伯娘飞快地穿针走线,她抬手揉了揉酸涩的脖子说道:“你娘针线也是我教的,她也没你这么会吃针呐。”

“妹妹做不来就别做了,拿来我给你做。”大春媳妇在一边说道:“娘,你看妹妹给我做了酱菜,又做了酸菜。我啊,别得替不得妹妹,针线还是能替妹妹做几针的。”

“哎,”宋大伯娘叹了一口气,将手里的衣服收了线,扯开来看了两眼说:“做好了,你进去换上我看看。”

春芽进去换衣服,宋大伯娘伸手点了大春媳妇脑袋一下说:“我知道你们姑嫂要好。可是春芽嫁人了还能来找你做针线不成。你啊,非但不能说给春芽做针线了,在外面还要替她描补些。”

“娘,我知道了。”大春媳妇悄悄吐了一口气,跟换了衣服出来的春芽使眼色,无声地告诉春芽:“你放心,我悄悄替你做,连娘也不告诉。”

宋大伯娘当没看到她们的眉眼官司,看着春芽曲线玲珑,不由得恼道:“我应该放多两寸的,这样子不好。”

“哪里不好,”大春媳妇连忙将春芽拉到自己身边,让春芽转着身子看了两圈才说道:“春芽这样穿着真好看。妹妹到底年轻,粗衣麻衫也好看,就像戏文里唱的,‘好一个女婵娟’。”

“你多大个人了,赶紧少说两句。”宋大伯娘连忙阻拦道:“老五不在家,春芽家里就几个孩子,你这话传出去,春芽还要名声不要。”宋大伯娘看着大春媳妇毫不在意的模样伸手拍打了她几下才道:“你也是快要娶媳妇的人,你家挑媳妇不挑名声好的?”

“娘,妹妹名声——”大春媳妇在宋大伯娘怒目注视下闭上了嘴巴。

宋大伯娘看了春芽春苗两姐妹,伸手将春芽头上的白花扶了扶正说:“衣裳脱下来,我给你再放两指宽出来。”

春芽换了旧衣出来,宋大伯娘看着春芽鲜嫩的面容老气横秋的穿着忍不住心酸:“这世道,对女人严苛,你们在家里说惯了到了外面不妨着顺嘴带了出来,别人就要说春芽家教不好。如今春芽没了娘,更是要谨慎才是,女人家名声最最紧要,你们都要记住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