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梨花墨染 > 第31章 第 31 章

第31章 第 31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好啦,我们拿进去吧。”林书怡对竹苓说道

“嗯。”

她们把食材准备好后,立在小小的厨房里,等着苏曼寒开口要帮忙。

不过苏曼寒一转身要去拿东西,便是两堵人墙。她实在是忍无可忍,委婉地说:“这里我一个人就行,你们先去休息。好了我喊你们。”

她俩面面相觑,讪讪道:“行。”

林书怡退出小小厨房,让竹苓去休息后,自己回到屋中。

她找来纸笔,可却迟迟下不去第一笔。虽然竹苓的到来让她有缘由写信去问秦瑞,可她实在不想开头便问外人。她有万千情绪想体面地写出来。

想的越多越难动笔。

直到墨汁滴在信纸上,才发现不知不觉中已出神太久,手无意识地顿了下去。

她索性顺着这笔墨接着往下写。

思考了一番后,反而只剩下只言片语。因为她知道无论是多么热切直白的字眼,都比不上一个拥抱,当面能感知的情感。

她装好信封,把它压在书桌上,明日再去驿站寄。

打开门朝膳堂走去,远远地看见苏曼寒忙碌的身影。她快步上前,却见饭桌上满满当当,菜香四溢。

林书怡发出一声喟叹:“没想到你的手在做菜方面也如此出色!”

瞧了瞧桌上还缺少碗筷,正想过去拿时,玉瑶和竹苓两人前后脚拿着碗筷进来。

想来也是听见她说的话,竹苓凑近观察后称赞道:“每一样都瞧着色香味俱全。”

“快坐下。”苏曼寒笑笑便招呼大家坐下。

林书怡看着竹苓还站在自己身旁,劝说她道:“只有我们四人,就随意点。”伸手把她从身后拉向右边的位置坐下。

竹苓也不在扭捏,大方坐下。只不过她习惯照顾别人,但好在她的右边是玉瑶,她不需要去猜测她的想法,只需简单帮她夹筷子离她较远的菜,而其他两位也不会多说她不懂规矩。

她其实很久没有和别人一起在同一张桌上吃饭,而不用把好吃的菜留给教导她的姑姑。可以随意夹自己爱吃的菜,饭桌上可以大声谈论,可以吃相难看,吃完后收拾这活不再是自己一个人的事。她幼时入宫前在家的最后一顿可以放肆,前后多年都一直不能随心。

而今天在平常的任务中,她体会到了。

她本只是三皇子从二皇子府里调出来的一个不知名宫女,让她出来照顾人,也没有任何要求,只是服侍饮食起居。她原以为林书怡会是难伺候的大家闺秀,却没想到她事事亲为,对待下人如亲人朋友。

所有人都没在意她的思绪漫天飞舞,她表面上看平静,专注于眼前的美食。实则把自己从小在家和进宫后的生活都对比了一遍。

如果可以她愿意一辈子做这份任务。

用完餐后,大家一起收拾,连玉瑶都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而回房后林书怡只是要她帮忙送些热水。她一人提过去太慢,因为她的房间最远,怕水在途中冷却。她是这样解释的。而提过去水后便是让她自己去休息。

她简单洗漱完,躺在床上久久不能入睡,望着窗外洒进来的月光发呆。

她还从未这么早就能休息,身体并不习惯。

相反,倒是林书怡,洗漱完躺床上倒头就睡。

并且一夜无梦。

许是月光在外唱着摇篮曲,且为无眠之人照亮她的心事,助她理清思绪。

第二日。

林书怡睡眼惺忪时听见敲门声,好几遍后才彻底清醒。

她起身踏着鞋道:“谁呀?”

“林小姐,我给您送热水啦。”

听到声音后就猜想出外人是谁,下一秒打开门眼睛证实她的猜测。

林书怡看她一大早活力十足问道:“谢谢,这么早便醒啦?”却在她越过自己时瞧见乌青的眼圈。心想,可能是刚来第一天,睡不习惯。

竹苓笑笑回答:“多年养成的习惯。”

林书怡点点头,不再多问。竹苓站一旁安静等候她的差遣。

林书怡显然亲力亲为也养成习惯,从头到尾没有使唤竹苓,仿佛她成了空气。而她确实也忘记竹苓还在身旁,她回过身去梳妆桌前,才发现竹苓还一直立在原地。

林书怡却心怀歉意,忘记让她离开,但又想到自己好像也没下指令让她等着,可能这也是她的习惯吧。

而另一旁竹苓心想,会不会是自己心思不够玲珑,没有主动上前伺候她。她犹犹豫豫中,在林书怡坐在梳妆桌前,立马上前拿起木梳,替她挽发。

林书怡盯着镜子里的自己,左右欣赏,由衷对身后的竹苓道谢:“谢谢,我很久没有挽过这么漂亮的发髻了。”

竹苓也高兴回道:“你喜欢,我每天都可以挽,我还会很多样式。”

“不用那么麻烦。”一想到挽这个发髻,她坐了许久,立刻拒绝。

竹苓神色瞬间落寞,转眼又恢复如初,让人瞧不出端倪。

她把木梳放回原位说:“我去把水倒了,林小姐等会直接去膳堂用早膳。”

“好。”林书怡笑着回应。

林书怡用完早膳后,趁着大伙儿收拾饭桌时,她一人单独出门。

一路专门寻着小道。好在儿时冬日起不来,上学堂每每快迟到了,爹爹就背着半睡半醒的她抄小道去,而她也次次都能恰好赶上,免于被罚站。

不过后来她长大些,爹爹不再送她去学堂,第一个冬日她便迟到了。后来她就自己琢磨附近的小道,直至找出最近的一条。

如今她也能自如地穿梭在小巷中,找到李安乐的店铺。

林书怡一进门就往二楼里屋的小雅间走,这是平日里李安乐休息处。上回来,她便领着她进来过。如今她也是轻车熟路,不顾外屋招揽顾客的李安乐。如此也就没有瞧见她暗自使眼色给林书怡。

她正出神地盯着桌面上何玉送来的请帖,全然没有在意外界的声音。

直到一声响亮的的清咳,她才回过神。兴致冲冲地扬起手中大红请帖说:“何玉怎么把给我的东西寄你这来啦?我就知道……”

在见到李安乐身旁的男人,惊艳地噤了声。

她还从未见过如此貌美的男人,一头白金色长发,帽兜遮住他大半张脸,只剩下高挺的鼻梁和深邃的眼睛。瞳孔隐隐泛着绿色,闪烁地神秘的光芒。

李安乐看她盯着别人失仪,立刻出声给她们互相介绍说:“这就是那位船长,公孙先生。”

转头对公孙先生道:“这是我朋友林书怡。”

“你好。”公孙先生主动伸手道。

林书怡反应过来,伸出手回握道:“你好。抱歉,你的眼睛很美,像绿宝石。”

“谢谢。听说你想找我谈合作?”一口流利的官话,林书怡不禁怀疑他到底是不是京城人。见林书怡疑惑地神色,他自顾自解释道,“我爹是京城人,我娘是西域人,我从小跟我娘生活。”

林书怡豁然开朗的神情逗笑了对方,气氛瞬间融洽和谐。

“我有一个院子,地方宽敞,里头还有一个我爹从前存放货物的仓库。位置优越,离码头不远,且道路畅通马车可通行。”林书怡介绍完自己谈判的优势,观察对面的态度。

公孙先生示意她继续,林书怡便从对方角度考虑道:“你们在码头卸货要考虑天气,并且要等那些店家来码头接货,并且有一些货物是暂时找不到买家的。我都可以帮忙解决。”

公孙先生挑眉好奇道:“怎么解决?”

林书怡大言不惭地说:“放我家院子啊。”她深知做生意就要夸大其词,即使并不相符也无大事,只要能解决后续麻烦便可以了。

许是认为她的张扬而不知天高地厚的样子可爱极了,恍惚中像极了他要找的人,公孙舟半眯着眼细细打量她。

像是想起有趣的事,他语调轻快道:“方便去你府里吗?”

“当然。现在?”林书怡答应的痛快,却不曾料到他如此雷厉风行。

他眼波含笑,不可置否地看着林书怡。

林书怡并不胆怯,直视他审讯般的目光道:“请随我来。”

李安乐给她们安排了马车。

确实如林书怡所说,同样她府中的道路,马车行驶平缓,畅通无阻,可容两辆马车同时通行。公孙舟望着窗外沉默,林书怡当他在考量地理,便没有出声打扰。

直到马车停下,他变脸似的换上一副平易近人的模样。他先行一步,手伸直让林书怡搀扶。

林书怡刚掀开帘子,还未来得及搭上手便见竹苓快步冲上前,顶替公孙舟的位置,扶她下来。

竹苓问道:“小姐您去哪儿了?苏小姐找您。”

“她有说找我什么事吗?”林书怡疑惑反问。

竹苓摇摇头,表示自己并不知具体事情。

“你跟她说我等会去找她。”看竹苓的样子想来也不是着急的事,林书怡决定先放一放,她先解决眼前更为重要的事。

林书怡抬手道:“公孙先生,里面请。”

公孙舟也不知为何就想告知自己的名字,“公孙舟。”不过他在她身后小声回应了一句,也不知她是否听见。

公孙舟抬脚跟在她身后。

整个庭院座落有致,如她所说确实宽敞,但院落并不算大。左侧庭院走到底,便是那存放货物的仓库。走过来这一条道路倒为宽阔平坦,想来也是方便卸货。

从右侧门墙出来,视野更为开阔,一大片空地,周围四处都砌上高墙。想来就是单独出来为卸货准备,另一侧有道小门,打开出去,是府宅的侧门,道路仅够一辆马车通行,却也足够。

当真是有储放货物的好地方,难怪她从踏上通往仓库的路上,嘴角止不住上扬。

林书怡问道:“如何?”

公孙舟答道:“如你所说。”

林书怡抬手示意,“请到正堂详谈。”

公孙舟握拳呈抱歉状:“今日还有要事,改日可否方便?”

林书怡欣然同意:“当然,你先忙。”她将人送出府外,目送他上了马车。

回到家中却不见苏曼寒的身影,唤来竹苓一问,她也不知。

也罢,趁这会儿闲来无事,林书怡决意把落灰已久的库房打扫干净。

一些她爹之前留下用不上的,占位的物件都抬出去丢了,接下来就洒水清扫灰尘。整体并不脏乱,只不过存放已久积了灰,清扫倒也简单,不过人少,打扫起来费了些时间。

彻底整顿完,远处天边染上橘黄色霞光。

正巧赶上晚膳时,玉瑶也散学归来,做完功课,帮着做一些简单的小事。

天光黯淡,渐渐失色。家家户户亮起暖暖的烛光,苏曼寒就是这样褪下幽蓝的外衣,披上温暖的烛光。

“快过来吃饭。”

苏曼寒抬头一看,三个人围坐在一起,笑意盈盈地招呼自己过去。小桌上摆放着简简单单的四菜一汤,一旁烛影晃动,仿佛在炫耀自己是多么美味。

苏曼寒小步过去,对着竹苓夸道:“这样丰盛的菜肴。”

“开饭啦~”随着玉瑶一句话,大家不约而同都笑了。

寻常家常菜最是暖胃。

趁着玉瑶主动与竹苓去收拾时,林书怡悄悄凑近苏曼寒小声道:“有需要帮忙的一定要跟我说。”

苏曼寒小声回应:“嗯!”

听到回应后,林书怡放心离开。接下来就是等她自己开口。

片刻,林书怡正拆解完复杂的发髻,门外传来敲门声。

“请进。”她手上不停,苏曼寒进来后,问道:“是不是有什么困难之处?”

苏曼寒支支吾吾半天,才说完一句话:“其实,就玉瑶的学费…”

林书怡直白问道:“差多少?”

苏曼寒伸出两根手指比划,不好意思开口。

林书怡从钱袋子里拿出二十两银子交给她,并郑重道:“以后有什么事第一时间来找我,不论大小。”

苏曼寒小心翼翼收起来,并激动地想要跪下,但想到她肯定不喜欢这样的做派,生生克制住。欣喜地说:“多谢。”

“等会回去好好休息,你的手是用来弹琴的,不是给别人干粗活的。”林书怡给她双手擦上润手霜,好好劝慰道。

苏曼寒问:“你如何知道?”

林书怡并不答话,只认真仔细给她双手擦上润手霜。见她细心地呵护自己的手,苏曼寒一瞬眼眶湿热,鼻头发酸。临走前,林书怡把那霜送给她,并叮嘱她每日都要坚持用。

苏曼寒拿着那瓶润手霜,怀里揣着二十两银子,如获至宝。

外面廊道上不需烛火也能看清,月光为她照明。她的影子越拉越长,一个转弯,人影消失。新一轮晨光初现,又长又淡的影子回归人的脚下,隐匿在屋檐下。

林书怡早起简单用了点早膳,便去车行雇了一辆马。

昨晚她便粗略计划好今日行程。太早,京城中大多店铺还未开业,正好先去较远些的城门周遭逛逛。城门很早便打开了,有许多郊外的人挑着担子进城,或是就摆放在出城道路两侧。这儿的人大多穿着布衣,少有人讲究料子的舒适,一般是方便干活,不易刮烂。

林书怡走过几家开着门的店铺,大同小异。没什么新鲜的,而她对做粗布衣裳并不在行,她踏进店里,掌柜上下扫视她一遍,瞧着与周围格格不入,也不主动招呼她。

人来人往的街上,所有人都是低着头匆匆朝前走去,鲜少有人停下来寒暄一番。

回到城中也还算早,各家铺子逐一开门迎客。

林书怡闲逛时留意到街上女子的穿着,样式应不是最时兴,花纹与用料却有些讲究。锦缎贵重,用它所制成的成衣上也会用上珍稀的金丝线,工艺精湛细腻。寻常人穿的绸缎也分好差,从光泽柔和度可看出,如若可触摸,便更能分辨。不过京城中的店铺,往往看人下菜。

林书怡所处位置,两家铺子形成鲜明对比。一家宾客络绎不绝,生意兴隆之象。另一家与旁对比,稍显冷清。

林书怡先是踏进较为冷清的铺子—锦绣堂。

一进门便迎来几道打量探究的目光,林书怡皱眉不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