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策燕】梁上燕 > 第70章 策燕番外 小雪(上)

第70章 策燕番外 小雪(上)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迎冬小雪至,应节晚虹藏。玉气徒成象,星精不散光。美人初比色,飞鸟罢呈祥。

风卷寒云,凉意料峭。平乐镇的人间烟火暖意丝毫未减,一年一度的宴射礼将至,射圃玉津园早已挂起了玉球彩旗。闲时,百姓们扶老携幼齐聚园内,三三两两簇拥观射,笑语喧阗。

金龙寺内却是阴霾密布,诡谲难测。案情疑点重重,线索如一张错综复杂的网,牵出更多隐秘的关系,如同一团浓雾,困住了众人的脚步。

梵音袅袅,香烟缭绕,庭院中枯枝映雪,清雅安然。包拯却是愁眉深锁,立于佛前连连叹息。楚楚已经回隐逸村一个多月了,至今音信渺然。案情更是如深潭一般,查探数番,却始终未能撩开真相一隅。几度奔波,还是原地踯躅,了无寸进。

近些日子,唯一的好消息便是公孙策的眼疾竟痊愈了。

可他复明后,却是打破了维持许久的虚假平静。每逢用膳时分,便是“腥风血雨”,包拯忧心不已,展昭则是一旁作壁上观,饶有兴致看热闹。

意外的是飞燕再未提及回京之事,反倒日日积极查案,只是总与公孙策暗中较劲,言语间颇多怄气之意。他言东,她偏要言西,凡事都与他唱反调。公孙策心中烦闷,却拿她毫无办法。每当他想要与她解释绝情信一事,飞燕就随意寻个借口避开,若即若离的态度令公孙策愈发焦躁,心绪如乱麻般无从理清。

展昭见状,倒是乐得其趣,时不时揶揄公孙策几句。观战之余还不忘添上一把火,似无意却又处处提及隐逸村的旧事,将飞燕与包拯共同探案的往事添油加醋,翻来覆去说了又说。公孙策总是表面上佯装不在意,极力掩饰,但眉眼间却不觉染上隐隐的不悦。有一次更是因为心绪不宁,连碗里的辣椒都未曾注意,直接一口吞下,辣得满脸通红,连咳了好几声,却只引得飞燕似笑非笑瞥了一眼。

更让他郁结的是,飞燕对展昭那些话从不反驳,甚至偶尔露出浅浅的笑意。

胸中的嫉妒之意愈演愈烈,公孙策彻夜辗转难眠。一边是心上人对自己视若无睹,那另一边是徒有虚名的未婚妻迟迟不肯离去。

百转千愁,左右为难。

陆湘湘以协助破案作借口,赖在金龙寺不肯离开。公孙策赶了几次未果,也不好太落姑娘家的面子,不得已让她留了下来。

自重见光明后,他终于不用苦于应付陆湘湘日日端来的苦药,却又平添了更多麻烦。她像换了个人似的,一改以往嚣张气势,变得温柔如水。对他关怀细致入微,不论是茶盏冷暖,抑或书案琐事都亲力亲为。每逢查案的时候,也总能适时出现在他身侧,温声细语,出谋划策。绿筠更是频频出言,有意无意地替自家小姐宣示地位,努力营造出俩人早已约定终生的假象。

公孙策几番追着飞燕解释,却只换来她淡漠一笑,一副全然不把他放在心上的样子。

无计可施,只能一忍再忍。

三人乱局未解,寇随之竟又到访金龙寺,还带来了一封庞统给飞燕的家书。晚膳之际,更是旁若无人般与飞燕聊起儿时的趣事,逗得她乐不可支,连眼角都漫上笑意。

好久。

好久没有见过她这般明媚的笑容了。

公孙策心中酸涩,握着筷子的手顿在空中。他已经记不清,飞燕上一次笑得如此灿烂是什么时候了。从前他自恃与飞燕心意相通,在寇随之面前是半分不曾退让。如今,他与飞燕成了陌路人,想插话都没有合适的理由,只能眼睁睁看着他们谈笑风生。

包拯慢悠悠地倒了盏清茶,颇有些看热闹的意思瞅了公孙策一眼,又朝展昭打了个眼色。

“包大哥,今年的宴射礼要在小雪那日举行。这些日子咱们都在费神费力想案子,难得有机会放松心情,不如去凑凑热闹?”展昭心领神会,拉过飞燕的手来回摇晃:“我听说了,头奖可是雪灯,可好看了。嘿嘿,飞燕姐姐,你从前不是说查案没有头绪就要出去散散心,还拉着我们划船比赛来着,我们一起参赛吧!”

划船……飞燕的思绪霎时回到千鲤湖落水那日。

她不慎落水,他给自己吹气却又拉包拯来打掩护,害她搞错了一吻之盟的对象。

甜蜜竟成了苦涩。

越想越气,公孙策总是躲避,总是掩饰,总是推开自己。从前是不敢承认自己是那个给她吹气的人,如今是为了眼疾不敢面对她的感情,他好像总有理由从这段感情里退场,留她一个人糊糊涂涂搞不清状况。

他总是占上风的那个……凭什么?

之前是顾念着他失明,任公孙策再冷漠她都舍不得弃他不顾。哪怕陆湘湘和绿筠给她使绊子,再难堪,都是自己咽下委屈与失落。如今他恢复如常,那还不得将这些日子受的苦连本带利讨回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