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都记起来了,那屋外的女尸,就是我……”
那夜,她重伤倒在石碑下,带着绝望与悲愤孤独离世。那未了的心愿化作一缕执念,肉身已死,魂魄却依旧留在了这里,不得安息。她固执地以为自己还活着,等着她所爱的人来寻她。
化作生魂的楚楚,无法离开这片开满彼岸花的土地,而子虚村,便是由无数个像楚楚一样带着怨念与不甘而去的冤魂集聚的虚无之地。村中阴雾弥漫,成了阴阳交界的迷障鬼蜮。凡是误入此地的生人,都会被缠绕其间的冤魂所控。魂灵怨念极重,时刻寻找新的生气来填补自己永无止境的空虚与痛苦。一旦生人进入子虚村,心神便会被无形的力量攫住,心底最恐惧之事翻涌而出,最终迷失自我,永远困在这不归之地。
多年前,金龙寺的高僧普慈大师带着几名弟子,路过荒山时误入这个阴气萦绕的村子。普慈听到那无数未曾安息的哀鸣,心知此地亡魂无数,心怀慈悲决定超度他们,想引渡这被遗忘的冤魂离苦得解。可未曾料到经文念完,浑身的佛光竟被强大的怨气侵没,他的弟子们也渐渐被怨念吞噬。
子时临近,万千鬼影齐声哀号,冤魂在黑雾中现身,普慈将手中佛珠抛出,试图以微弱的佛光为弟子们驱散黑暗。
“快走!切莫回头!”怨气缠绕,普慈永远留在了此处。几位小僧接着那缕微弱的佛光照路,才得以逃离回金龙寺。
自普慈大师以命超度这片绝地后,子虚村便多了一丝微光,每一座破旧的小屋都成了生人最后的希望。尽管这里仍是阴气深重,怨念不散,但误入的生人若能守住本心,不被恐惧侵袭,不去轻易打开陈旧的门,躲在屋内熬到天明,便能离开此处。子虚村每一道门后都藏着生人难以抵挡的幻象——亲人的呼唤、逝去的爱人、残存的执念,未了的心愿……每当子时来临,幽幽的青光便从门缝里溢出,无数冤魂在门后低声召唤,试图将活人也拖入他们的悲恸与绝望中。
“子时已到,生人回避。” 普慈残魂不散,夜夜低语警示。直至东方破晓,第一缕晨光洒在废墟之上,子虚村的阴霾便会散去。守住本心的生人,才能开门离去,不再被这永不休止的地狱之境束缚。
于是,误入村子的人便有了两个截然不同的命运。一者是失魂陷落,永无归途,另一者是清晨破晓,重见天日。只是这一夜,能否守住本心,不被那哀怨与绝望所吞噬,却是生人自己唯一的救赎之路。
然而,也是有自愿进入这可怖之地的人。民间相传,凡心中带有未尽之情、难舍之爱的人,若是入了子虚村,便有机会见到早已逝去的亲人或爱人。传言说,踏过那片血红的曼珠沙华,在子时打开那扇紧闭的古旧木门,便可以通向幽冥彼岸。
门后是已故之人的身影,声音温柔而熟悉。
可一旦打开那彼岸之门,便是坠落阎罗,永远被囚禁在这片红血红的曼珠沙华中。
子虚村成了无数痴情人的梦魇与归宿。金龙寺的僧人总是警示百姓莫要以执念为引,妄入子虚村。可人间自是有情痴,总有人带着执念,徘徊在彼岸花海中,盼着与故人再见一面,哪怕是虚妄。
金龙寺的僧人早已知晓包拯将要面对的是什么,但不点破。子虚村无生人,却有信件送到金龙寺,村里定是有一个死前仍牵挂着他的孤魂在苦苦等待。若是能助那已去之人了却心愿,也是一种超度的方式。僧人不语,只送上一串佛珠,助他们平安归来。
如同一场永不醒来的噩梦,困在这里的楚楚想不起自己为何来到此处,不知道自己该去何方,她也记不得自己早已离世,日日待在这个小屋里执着地等待着,却不知道自己等的是何人。直到包拯一行人的到来,才在那佛光一现的瞬间唤醒了记忆。
身子已然虚弱到逐渐透明,楚楚知道自己已经没有多少时间了。微微一笑,眼底却是浓得化不开的悲哀。
“能在离去前再见你们一面,我已知足了。”声音如同风中摇曳的花瓣,微弱而哀伤。
楚楚拉过包拯的手,悄无声息地在他手心写下一个字:“包大哥,我搭上了一命却还是无力替四叔他们报仇。他们无辜枉死,我求你……替我完成未了之事。”
“楚楚,你放心。我定会查明隐逸村被屠的真相,让凶手偿命以告慰亡灵。”包拯双目通红,泪水早已模糊视线。
“不要伤了……”楚楚点点头,已经虚弱到话也说得断断续续的,“伤了无辜的人。”
包拯沉默地点点头,既然楚楚到最后也不愿在飞燕面前说出庞太师的名字,那他此刻便替她守住秘密吧。日后的风风雨雨,他一人面对即可。
楚楚静静地看着包拯,将所有的感激与遗憾都凝聚在这一眼中,始终没有道出心底的情意。一生太过漫长,既然自己要离去了,那便让爱他的人接替自己,相伴包拯余生吧。楚楚强压下心底的不舍,缓缓转向飞燕和展昭。
“你们莫要……难过。人终有一死,你们都在……我很开心……”声音已经低到微不可闻,楚楚仍有道不完的话:“展昭,替我……替我照顾好……包大哥。飞燕……你这傻丫头……以后没有我照看你,多听公孙策的话……不要胡闹。公孙策,飞燕我就交给你了……若你敢欺负她……”
“你放心,我公孙策非飞燕不娶,此生定护她周全。”他对凶手早有猜测,无论日后纷纷扰扰,他都会守在飞燕身边,护她一世安康。公孙策搂紧怀里早已泣不成声的飞燕,许下承诺。
陆湘湘身形一晃,颤抖着唇无声落泪。
看着楚楚的身影逐渐消散,包拯彻底失去了往日的坚毅与冷静,声音哽咽成了破碎的请求:“楚楚,不要!不要走。我不该让你一个人回隐逸村……都怪我,都怪我!”
自责,无力,绝望,痛苦彻底将包拯淹没。
“楚楚,我还要带你回庐州,等来年春三月,我们便成亲……”
“再见了……包拯……包大哥……”带着无尽的眷恋,楚楚最后一次唤了心爱之人的名字。
微弱烛光熄灭,等小蜻蜓红着眼再次掌灯时,楚楚已彻底消失在黑暗中。
包拯仍保持拥抱的姿势跪在原地,低声呢喃着楚楚的名字,仿佛她还在一般。飞燕呆呆地望着空无一物的地面,失了魂一般靠在公孙策怀里。展昭跪在包拯身旁泪流满面,低声诵经超度楚楚的亡魂。小蜻蜓与陆湘湘各自无言,沉默地靠在一起。有些上山前的执念,竟在这笼罩在无尽执念之中的子虚村放下了。
鲤跃居外,繁华如许,指尖轻触,爱若无声。隐逸村内,花落荼蘼,执手相握,如影随形。
子时已到,神灵安寝,亡魂嗤笑,曼珠沙华徐徐绽放,欲界众生,如扑火之萤。彼有死境,魂之归路。每个人都有无法放弃的执念,背弃光明,坠入阴暗的深渊,化作孤魂野鬼,一去不返。终有一天回过头,只见红尘万丈,来路无踪。那黑暗中一闪而逝的微光,曾是永不复返的归途。
翌年,包拯殒于太师之令,魂归黄泉。于幽冥与楚楚重逢,魂魄相依,共度来生之约。今世仇恨未解,终究不为人所知。
飞燕舍弃庞姓,以绝亲缘。公孙策眼疾得愈,重见清明。二人避世山林,隐迹不出,清风明月,素衣淡食度余生。然心中哀痛未消,常忆旧事如昨。对坐窗前,犹思昔日故友,惟故人已成黄土一抔,空留悲愁萦怀,不尽长夜。
展昭则归相国寺,青灯古佛,朝暮诵经,形影相吊度此残生。每当拂晓钟声响起,心中惆怅愈浓,故友散去,此生再无归处。
小蜻蜓踪影杳然,消失于江湖之中,再无音讯。陆湘湘归乡隐居,终生未嫁,独守空庭,时常凭栏遥望,似在追忆往昔之人。
山河依旧,人事已非。世间往事,空余叹息。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