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策燕】梁上燕 > 第24章 策燕端午番外 庐州月(下)

第24章 策燕端午番外 庐州月(下)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闲窗下、敛云凝黛。明朝端午,待学纫兰为佩。寻一首好诗,要书裙带。

夏意盎然,蝉鸣声声。今日良辰,宜出游。

在公孙真与公孙夫人慈爱的目光下,飞燕再一次吃得小腹鼓鼓的。刚踏出府门,展昭就识趣的一溜烟直奔青天药庐。飞燕疑惑地撑着腰想追问他去哪,话还未出口展昭已跑得没影,只能干巴巴地举着手挥了挥。公孙策很是满意,故作沉吟道:“包拯他们今日有要事办,我带你逛逛庐州城吧。”

“什么要事?”今日的飞燕发出了与昨日的展昭相同的疑问。

很能忽悠的公孙公子继续脸不红心不跳地瞎编乱造,带着一脸莫名的飞燕朝主街走去。

庐州的集市并不如京城那般繁华,却也别有一番特色。端午将近,城里的摊贩早已换上了端午节节物。摊架子上,摆着各式香糖果儿,花花巧画扇,银样鼓儿,糯米白团子,咸香粽子。飞燕样样瞧着新鲜,不多时公孙策手上就提满了小物,没听到身后一群看热闹的小百姓议论纷纷。

“欸,那不是府尹公子嘛?他不是和青天药庐的黑小儿上京赶考了吗?”

“你们不知道,他俩状元没考上,倒是破了个大案子,据闻是办了个京里大官的女婿,可威风了!”

“那不是要成皇上跟前的大红人了!难怪今早我给府尹府送菜时,瞧着他们家喜气洋洋的。”

“等等,你们快看啊,府尹公子是和那美人走一块的吗?”

“这姑娘瞧着眼生,难不成是京里带回来的?。”

“这汴京的姑娘真是长得水灵啊,多好看,怪不得府尹公子笑得合不拢嘴。莫不是好事将近啦?”

“果真是大美人啊!我就没见过这么美的人儿!啊!那李秀才家的女儿怎么办,她吵着闹着非公孙策不嫁的。这下不就没戏啦?”

“肯定没戏了。我说这要是让胡驿丞的小妹知道,啧啧,她可是铁了心嫁入公孙府的,以她那暴脾气怕是要把家给拆了。”

“还有老黄家的二女儿,这可咋办啊!”

“诶哟,我说这就轮不到咱们咸吃萝卜淡操心了,等着讨杯府尹府的喜酒喝便是了!”

“对对对。”

随着公孙策与飞燕走远,凑堆唠嗑的人群非但没有散去,反而越聚越多,已经开始替公孙策操心到底要生几个孩子了。府尹公子好脾气地跟在摇着画扇得意洋洋的美人身后,不知道自己的婚姻已成了现下庐州百姓最关心的大事。府尹少夫人更是不知道她这集市一逛,就掐碎了公孙策的一树桃花。

一无所知的飞燕此刻正抱着个梅红匣子,认真嗅着。小匣子里面盛满紫苏,菖蒲和木瓜茸,与香药揉在一起,散发着淡淡的香气,沁人心扉。飞燕的体香与匣子里散发出的淡香融合在一起,随风飘来,公孙策有片刻沉醉。两人各自闻着心悦的幽香,欢欣不已。

庐州城虽不大,两人闲逛也耗了大半日,飞燕拖拖拉拉地跟着公孙策拐进了小巷里一家略显陈旧的面食铺子。刚入门,香味便扑鼻而来。

这是他一直想带她来尝尝的食铺。他自小便总爱缠着母亲带他来。这里的面饼酥脆,面汤鲜香,面条劲道,虽不及京城的八珍玉食,可这是他最爱吃的小铺。

昔日在鲤跃居,每每到了用膳的时候,总会有人替他们备好饭食。那时,他满脑子都是科考与破案,从未细想过是飞燕一直在默默照顾着他们。他总是不厌其烦和她斗嘴,无论她做了什么好事,都会被他用玩笑的口吻抹去功劳。直到在相国寺,他第一次发现这个看似刁蛮任性的大小姐,有颗如此细腻柔软的心。细细回想起过去那些与她相处的日子,原来自己忽略了那么多她的好。感情汹涌而至,心再也收不住了。可她总是包大哥前包大哥后,每次他都被气得不轻,却又要在人前端着,不敢流露出一丝心意。所有人都以为小仙女是他们之间的小秘密,其实,这只是他一个人的秘密。他一直知道飞燕就是他的小仙女,她身上的香味独一无二,他又怎会认不出来?

自那以后,便少了与她斗嘴的心,总是绕着圈子找她帮忙,借故陪在她身边,却又不敢让她知道自己的那点心思。初入爱河的少年,总是顾着面子,所有的关心与好意,都要拐上好几个弯去表达。那时的他还没发现,心仪的姑娘其实早已对他上心。他中毒,她比谁都着急。包拯卧床那么久,她却只去看望过几次。她嘴上念叨着包大哥,却是一直相伴他左右。他习以为常,还不懂这份陪伴,就是她最朦胧的爱意。初入爱河的少女,还不懂什么是喜欢,她感动于包拯与楚楚对她的好,弄混了爱情与友情。

当局者迷。在情爱面前,他们只是两个糊涂人。

他们糊涂地入了知返林,他糊涂地当了老色鬼,她糊涂地掉进了泥坑,两人糊涂地互换了衣服,糊涂地交换了小秘密,糊涂地相依相偎过了一晚。对彼此的心意,却依然糊涂不清。

所幸,来燕镇一行,让她看清了自己的内心。那把尖刀朝他飞来时,她大脑一片空白,只知道用自己的身体去挡。那一场意外,让他明白了她的情意。看着她血留一地时,他的深情再也藏不住。

将来呀,你必定被你倾心的人玩于鼓掌之下。

将来?现在已经是了。

心照不宣,水到渠成。

他顺着她的心意带她去了江南,又由着自己的心意带她回了庐州。他想带她看看自己成长的地方,他想让她见见自己的父母。看着眼前巧笑嫣然的少女,刚过弱冠之年的少年第一次动了娶妻的心思,他想名正言顺地照顾她。

一个满头银丝却精神奕奕的婆子端来了面食,一叠麻饼,一份烘糕,一盘寸金,一沓白切,一碗鱼桐皮面,再倒上两盏荔枝膏水。老人家慈祥笑笑,“小策,老蔡头刚来给我们报喜啦!这就是你那未过门的媳妇儿吧?好福气,好福气,老婆子我是真高兴!你们还想吃些什么,我都给你们端来。”

食铺的老夫妇自小看着公孙策长大,说话也如自家人一样亲热直白,霎时把飞燕羞得满脸潮红。公孙策惊得筷子都掉了,怎么自己才回来两日,就满庐州都知道他与飞燕的事了。也不知道该说是还是不是,只能尴尬挠挠头,讪讪一笑。

“得咧,老婆子知道你们小两口害羞,也不叨扰你们了,快趁热吃。”

老人家端着盘子回了小厨房,剩下两个红着脸的人各自垂眼,干坐半响。最后,还是先动心的人先开口打破沉默:“快尝尝这麻饼,这可是我们庐州一绝,绝对不输京城的炊饼。我们这儿的麻饼外皮松软,内陷是水果鲜花搅拌而成的,甜而不腻。这是烘糕。你别看这家铺子看似陈旧不起眼,他们做的烘糕可是出了名的口感酥脆,咸甜适中。猪油的咸香味和白糖味混合得恰到好处,每日都要卖空的。这像小笔杆一样的是寸金,这薄薄的乳白小片是白切,皆是甜而不腻,酥脆可口,你必定喜欢。还有这鱼桐皮面……”

听着他絮絮叨叨地给自己介绍庐州的面食,飞燕第一次发现原来公孙策的话可以这么多。捏起手指般大小的寸金,一口咬下去,里面竟像年轮一样,很是新奇。淡淡的桂花香漫上舌尖,清新香甜。

这里有她偏爱的甜食,有她喜欢的风景,也有她心悦的少年,飞燕天真地想着,庐州果然是个好地方。

直到月上梢头,她被那很能忽悠的人骗去对酌,稀里糊涂让他当了一回真老色鬼以后,飞燕愤愤地想着,庐州真真是个坏地方,酒坏,人也坏。

踏着庐州月影,飞燕被藏了些小心思的公孙策带去了府尹府的后门。出门时一脸莫名,归来时依旧一脸莫名,她实在不解为何好好的正门不走,偏要绕后门?

守在前厅的公孙真对着一桌子夜宵,悠悠叹了口气。唉,儿子大了,带着心仪的姑娘出门竟深夜不归。明日端午,可不能再让他拐跑自家儿媳妇了。

父子同心。

蹑手蹑脚如愿把人悄悄带回小院的公孙策,悠悠叹了口气,天时地利人和,不将自家媳妇儿拐回房间,岂不辜负娘亲一番心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