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不做公主做皇帝 > 第16章 科举落定

第16章 科举落定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至于是谁给了他儿子假试题,他一想便知。那人定是与他平日走得亲近,且能接触考题,才让他儿子如此信任。他自会要他好看。现在,他只有先让曾媓出了这口气才能保全自身。

随后,曾媓痛心疾首地对百官说道:“是朕之过,有察人不明之时,众卿应当及时劝诫才是。”

“陛下圣明,乃百姓之福、社稷之福。”众大臣皆拜服。

曾媓论功行赏,赐安阳公主赵月华、宰相尹知山、六品考功员外郎明谦通三人玉如意各一炳。

在赵月华的请求下,曾媓为她新增四位助手监察考官,是曾媓一年前提拔到吏部、兵部的人。

赵月华清楚他们比她更懂科举流程,索性放权,给足了他们四人礼遇,她只管要必须到场时去坐镇,收取结果后,呈给曾媓过目便是。

两月后,春闱结束,文举、武举分别录用五十人。等半月后,由曾媓亲自主持殿试,考察这一百人后,再定考生名次。先帝在时,有过殿试,但都是委派宰相主管,且并非年年都有殿试。

曾媓登基后,早已下令,要求年年贡举必经殿试后,且由她亲自主持,选出天子门生。

曾媓看完文举的录用名单及其试卷后,甚为困恼,感叹:“吏部选人多不实,终究困于举子名气。”

文无第一,考官自然容易受考生名气影响。这次因事先整治了杜昌铭,杀鸡儆猴,吏部选人比之前应当更慎重,却还是掺杂水分,可见之前的科举人选有更多的都是名不副实之辈。

曾媓陷入沉思,在旁侍候的蔓儿献上一妙计:“陛下,蔓儿觉得,若想不困于举子名气,不妨糊住试卷上的举子姓名、籍贯,考官打分时,便难以从试卷上辨别是谁作答。”

赵月华听后,似茅塞顿开,接着蔓儿的话头说:“阿娘,蔓儿所言极是,不过儿认为糊名后,考官仍可以从字迹上辨别一二。不如再命一批人按统一字体誊写举子试卷,为防止随意篡改或增减,另指派一批人将誊写的卷子与原卷校对无误后,送考官评定分数。”

蔓儿管理的修文馆已有一批文人,正好可以做事。

“这些个点子都不错!”曾媓心情豁然开朗,抚掌大笑。

赵月华细细想来,又补充:“阿娘,这些个点子或许仍有疏漏之处,可能实施后才能得知,届时我等再时刻注意,一一弥补。经此一役,儿深感科第之重,草泽望之起家,簪缨望之继世,的确应当慎之又慎。”

“月娘洞若观火,有拨烦之才,早该如此,阿娘便多了份安心,”曾媓先称赞赵月华,后慈爱地看着她与蔓儿二人,“我有月娘,蔓儿,如获至宝。”

赵月华、蔓儿相视一笑,莫逆于心。

又过半月,吏部考功员外郎明谦通唱第公布举子名次,几家欢喜几家忧。

赵月华对结果并不意外。定夺名次时,曾媓当着赵月华的面点出几个名字,其中就有赵月华熟悉的人。

她收留的万秉之,随她进宫揭穿泄题一事的安信,武举的崔鸣玉,及几位她向曾媓献过诗文的人。

她收留万秉之后,便要来他的诗词,觉得不错,便同其他人的献诗,一起呈给曾媓。她在曾媓面前没有对这些人有多的赞扬,他们的诗词便是最好的答案。

她知晓,这些诗词献给曾媓,她也不与考官有私下接触,不会影响他们是否通过春闱,便不会在曾媓处留下结党的嫌疑。春闱之后,这些人中有被录用的,便可在殿试前,于曾媓心里多留了份好印象,这印象便可使他们更进一步。

早在春闱前,她便邀约她欣赏的举子入公主府过暖冬会。

在这些举子眼里,赵月华是第一个欣赏他们的人,此后种种,他们得以入选,得以有个好名次,或多或少都认定是赵月华的提携,视其为伯乐。

春闱后,万秉之登门答谢赵月华的恩情。赵月华待出身寒门或世家的举子一视同仁,从不端架子。只是接见万秉之这类家境窘迫的举子时,都多赐些金银财宝,言语中满是怜惜举子生活不易。

京师不比外州。她爱听和音谈民间习俗,更听她抱怨过京师物价贵,平民百姓花几十年都难以在城中买一间房。举子即使拮据,有家里帮衬,或许比平民百姓好些,但应当也不自在,索性给他们多些实在的赏赐。

来日就算做官有了官邸,手上多些钱财,总归轻松些。

举子大多身有傲骨,但听赵月华句句肺腑之言,全然为他们着想,念及自身处境,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也不再推辞,郑重向赵月华行礼道谢。

至于安信,当赵月华把泄题一事的结果告知他时,他捧着黄金,手忍不住颤抖,他紧绷着的一根线放下,双眼泛红,流下欢喜的泪水:“安信本是抱着必死的决心,未料真能拨乱反正。公主大恩大德,安信没齿难忘。”

赵月华宽慰他,只让他安心科考,莫白白辜负寒窗苦读的光阴。赵月华看过他的诗文,才学的确不够出众,可同他交流下来,他的策问一项该是不错的。

她希望安信能得偿所愿。

他或许不懂,他无意中做了曾媓试探她的棋子,但不懂也是种幸运。经此一役,曾媓才真信她不会囿于柳仲暄的死,曾媓信了她的诚意。

当赵月华听到安信的名字在录用名单上,她心安不少。

至于武举的崔鸣玉,她能知道这个名字,是曾媓提过多次。此届武举中有几个素质尚可的,不过崔鸣玉的武艺显然是高出其他人一大截。

能得曾媓注意,赵月华自然记在心里。崔鸣玉会得曾媓重用,这些可塑之才都是来日值得拉拢的人。

曾媓征询赵月华的意见后,便定了文、武状元。文状元是万秉之,武状元是崔鸣玉。安信的名次是中等,倒也很符合。

有几位是尹相向曾媓提过的举子,赵月华当时也在场,看过他们的诗,文采不错。

曾媓知晓尹相对他们的赏识,却将他们排在末等。曾媓明白赵月华心存疑虑,并未多说,只道:“他们眼光不好,选错了老师。”

赵月华心中有数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