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病弱王爷他又高又壮 > 第25章 第 25 章

第25章 第 25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由于晋王加入“战局”,朝堂上主张不予彻查的声音甚嚣尘上。

原本嘴上吃亏的扈王见到形势朝他逆转后立刻露出得意的笑容。

而晋王则不动声色地退回到行列中,谦卑地低垂着头仿若什么事都没有发生。

纪兰舟用笏板挡着脸,余光打量晋王和扈王二人。

看起来纪兰轩和纪兰辙平素并无往来,此前几次相见也并未发现两个人有什么交流,何时沆瀣一气同声同气了?

再说晋王是继皇后的儿子,如今太子势微各方虎视眈眈正是暗地争储的时候,他怎么可能和庄贵妃的儿子和平相处?

这位晋王殿下难得说一次话居然是在这种情形,不得不让纪兰舟多想。

莫非翠梅身亡一事与晋王殿下有关?

这时,太常寺卿沈尚居然站了出来。

沈尚大步走到大殿上,拱手说道:“陛下,庆元节将至本该举国欢庆何必为了一介罪民劳师动众扰了兴致。只不过宫宴前夕发生凶案属实不吉,京城守卫有不查之失。以老臣之见,应当将当夜值守的卫兵革职查办。”

没想到沈尚这个不显山不露水的小老头居然如此冷血,这件事和太常寺有何关系非要跳出来发话。

纪兰舟冷眼瞥过去,猜测沈尚究竟是在为扈王说话还是在为晋王站台。

但无论沈尚站在哪一方都无疑代表朝堂上八成以上官员的意思。

只见不少官员频频点头表示赞同,还有人当场附议。

文德殿上的老皇帝哼了一声,摆手说:“嗯,就按沈卿说的办吧。”

“陛下圣明。”

沈尚说完正准备退回到位置上,却被老皇帝叫住。

“朕方才听沈卿提及宫宴,恰好想起雍王也在太常寺,”老皇帝看向躲在太子身后的纪兰舟,“雍王近来可有长进?”

“雍王殿下通晓乐理才识过人,与王大人为共商宫宴一事夙兴夜寐,老臣从旁协助也算不负陛下重托。”沈尚三两句话直接将功劳揽在自己身上,丝毫看不出平日里在太常寺对王钟欣和纪兰舟甩脸子的模样。

纪兰舟没有揭穿沈大人,而是恭顺地低下头装作虚心接受。

老皇帝满意地点点头,说道:“如此说来今年国宴很是有看头了?”

“是……”

“回陛下,幸得沈大人力排众议一力支持,臣与王大人方能在太常寺内推行新曲。”

不等沈尚开口说完纪兰舟上前一步打断道。

沈尚目瞪口呆望着纪兰舟:“这……”

纪兰舟表面装得诚恳真挚,朗声道:“沈大人为了宫宴心力交瘁,臣委实不敢居功。”

说着,纪兰舟朝沈尚深鞠一躬。

宫宴尚且未落沈尚便急着将他和王钟欣革新舞曲的事情告知老皇帝八成等着要看他们的笑话,纪兰舟偏不遂他心愿直接拉沈尚下水。

届时宫宴真出岔子谁都别想跑。

沈尚既然又想领功又不想担责那就不要怪纪兰舟多个心眼。

老皇帝并未听出纪兰舟和沈尚之间的火药味,满意地又点了点头。

纪兰舟顶着沈尚的瞪视退回队列中,恰巧对上王钟欣向他投来钦佩赞许的目光。

-

临近庆元节,无论是老皇帝或是大臣都不愿在年关多费心思自寻晦气。

在工部尚书提议可围绕河边奇石修建庙宇后老皇帝便下令散朝,比上一次提前近半个时辰。

庆元节前后都不用再上朝,算是给满朝文武放了一个大长假。

纪兰舟刚一走出文德殿,便看到朝堂上建议老皇帝彻查女子遇害的言官正和太子殿下在宫殿一角低语。

他无意参与,便绕开两人沿着小路便廊下走去。

看来朝中还是有人和太子殿下一样敢于正义直言的,只可惜势单力薄并无话语权。

言官皆属谏院,作为朝中独一无二的舆论机关尚且疲软形同虚设,可见老皇帝多么厌恶有人评论他的得失。

纪兰舟边想边走脚步飞快,不一会儿就走到廊下。

屋内已经聚集不少大臣正在用餐,纪兰舟拿了一块糕饼和一壶茶坐到王钟欣旁边。

雍王和王钟欣走得近在朝中已经不是秘密,其余大臣对两人避之不及纷纷散开。

王钟欣啃着果子,说道:“方才多亏王爷机敏没让沈尚那个老家伙占到便宜,否则到时宫宴只有他一人在陛下面前露脸。”

纪兰舟不予置否,端起茶碗喝了一口心里仍旧在想翠梅的事。

他对素未谋面的翠梅很是在意,总觉得这件事并不简单。

不知怎的纪兰舟总觉得如果翠梅遇害只是小火星,终有一天会燎原,而那这场火最终极有可能会烧向他。

他将另一只茶碗推向王钟欣,问道:“纪李兄常年混迹教坊,可与那里的女子相熟?”

王钟欣接过茶水,害羞着说:“王爷说笑啦,哪有常年混迹,只不过是一些露水情缘。”

“那可知翠梅姑娘平日与何人来往密切?”

“这……微臣不知,”王钟欣摇了摇头,“教坊女子甚多,往来其中的达官贵胄约摸占京城半数。”

纪兰舟听后遗憾地低下头。

王钟欣“京城百达通”都不清楚翠梅的社交圈那纪兰舟实在不知该去问谁才好。

“王爷莫非对京郊的事……”王钟欣欲言又止。

纪兰舟抿了口茶说:“只是好奇罢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