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若放过了姚嫔与陆妃,或许便不会有今日危机,只可惜回不去了,皇后殿下。”玄萧话外有话。
周皇后杀这两位怀着皇嗣的妃嫔时,并未与玄萧商量,而被她派去动手之人不知怎的泄了密,叫宣帝听到了风声,为了找出凶手,将后宫“犁”了一遍。
玄萧为救周皇后,封了十二个宫女太监的口,只要周皇后咬死不知,那妃嫔之死就是死无对证,本以为事情就这么平息,可宣帝当面质问周氏时,她却没有按照商量好的来做,却是将玄萧一把推出。
玄萧帮周皇后封口时,进过几次宫,很快便被宣帝查到,他便顺理成章地认定了一切。
“孟肃……当年是本宫心急了,本宫向你道歉。”
玄萧轻笑道:“皇后殿下,八年过去,臣本不该旧事重提,臣无不敬之意,只是想知道,当年拿到寒水之毒的人究竟是谁。”
直到前些日子,玄萧才从孤月口中得知,当年山千仞给自己下毒,并不知那是寒水毒。
寒水毒是逆行云所制,据玄萧对逆行云的了解,他是不可能将他连解药都没有的毒给外人的。正是这一点,让敏锐的玄萧发觉了不对劲,这中间少了很关键的环节。
“臣一直以为陛下当年是在臣回程途中,给臣下得五石散,之后在南樊才中得寒水毒,可不久前臣才知,山千仞下过的只是迷药,所以当年陛下派人下的,才是真正的寒水毒,下毒之人,也不是逆行云。”
既然他中寒水毒不是意外,也不是山千仞有意为之,那便说明这局布得远早于他和巫铭的天门山战前。
听了这话,周皇后一怔:“你别再问了……皇嗣本宫可以想法子送出宫给你,其他的,本宫不能说。”
“臣明白了……”周皇后这番话后,玄萧心寒不已,能让皇后忌惮至此,天底下除了皇帝,还能会是谁?
玄萧本抱着一丝侥幸,想着玄铮身为北玄子民之君父,就算恨自己权大,也不该在两国谈判的关键之时让自己走火入魔提前离岐,然后授意鸿胪寺签下割让边州七城,关闭对西互市的条约,可当他得到周皇后的这个回答,他还是难以自已地感到失望。
想二十年前,玄朝未立,先帝玄泱带三万兵在长雪满天的帘江山鏖战一个冬季才平下边州,收复边州七城,牺牲军士,不知几何。他玄萧作为军师,也是同所有人一道挺过来的,颍都供不上钱粮,饿时就拿白雪拌着草根充饥……
他玄萧此生就算殉国,也是绝不可能让鸿胪寺送出半寸国土的……却不曾想,玄铮为了抹黑他在北玄百姓心中的形象,竟然选择卖国!
宣帝八年,是玄萧的在北玄百姓心中发烂发臭的开始,在那之前,世家门阀虽对玄萧多有贬低,但事不关百姓,无人在意,可当鸿胪寺与岐签定让城协定后,他玄萧的名声便一落千丈。
玄萧混沌记得,自己藏入去往云州的商队,又被囚禁南樊三年,被囚三年生不如死,被扔上禅宗直到宣帝十二年才侥幸脱身。
重塑筋脉后他回过东都,可五年光景,物是人非,问个路人都说是玄萧卖国求荣,换了一车黄金,远渡南樊隐姓埋名了。
若当时玄萧中毒死了便好,宣帝也不必再杀他第二次,世人都当他玄萧逃亡在外遍寻不得,却不想在宣帝十二年他又回去了,所以说,宣帝再次策划了泉山清谈,利用巫铭,杀了他。
自始至终,宣帝都干干净净。
翰林院由皇帝一手调命,而国子监的官员大多由翰林院出,国子监的学生只消被稍加引导,便能一笔号令天下文人。
万事俱备,只欠最后泉山清谈会的东风,但宣帝知道玄萧武功高强,因此他不再单纯的只靠口诛笔伐,而是精心选择了巫铭这样一个与玄萧有生死之仇的习武高手。
如此一来,一切就说得通了。
临走前,玄萧对周皇后道:“皇后殿下,太子殿下回来了,他还活着。”
这话说完,玄萧也不再看她的反应,径直出宫。
玄萧出宫后,在东门瞧见一辆马车,马车前头的人喊住了他。
宴徽从马车上下来,车中孩童掀起帘子一角,是皇后如约将人送出宫。
宴徽本来还想和玄萧说些什么,可他看玄萧一副失魂落魄的模样,终究还是没有选择打扰,目送玄萧摇摇晃晃消失在人来人往的大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