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我在梁祝故事里当女帝 > 第3章 月下结拜

第3章 月下结拜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是女子天生不如男子仁义吗?是女子太过自私,不重视朋友吗?还是女子软弱,注定不能托付大事?

都不是,只是女子被男子夺去了应有的权利,进而失去权力,终其一生走不出父权、夫权的牢笼,一个无法自主的人又如何能分享另一人的命运?

作为朋友,她要让若兰知道,哪怕她不再是上虞谢家的女儿,但刘郁离依旧是谢若兰坚强的后盾,是可以托付终身的知己。

见谢若兰迟迟不答,刘郁离心中忐忑,她们只是志趣相投,谢若兰是不是不想与她义结金兰?

毕竟在士族眼里,庶族天生低人一等,而她又是个丫鬟,放现代,大约是一头猪想上桌和主人一起吃饭,多么荒唐可笑啊?

尽管刘郁离从不认为自己是一头猪,但谢若兰却是封建制度下的女子。

法国哲学家艾尔维修有句名言:“人是环境的产物”。在这种环境下,谁能轻易挣脱社会赋予的思想钢印?

刘郁离自认不能,那些根植于现代教育的思想,让她无法融入这个时代,若是强行为之,恐怕最后只剩一摊会活动的血肉。

此时,刘郁离竟不敢再看谢若兰的表情,微微侧头,故作轻松道:“我随便说说的,你.......”不必当真,四个字还含在嘴里。

她就被一个柔软、馨香的怀抱,紧紧拥住,“我愿意。”

谢若兰温热的泪打湿刘郁离的脖颈,她没想到在被父母放弃后,还能有幸得到一位姐妹。这是上天对她的垂怜吗?

这桩婚事,从头到尾在意过她个人意愿的,只有郁离和英台。

父亲为了攀附王家,舍弃了她的终身幸福,谢家的女儿在那一刻便已死了。

如今不过是一副皮囊,哪怕王家是坟墓,她也会毫不犹豫地跳下去,用最后的血肉,还了这一世的父母恩情。

谢若兰心中所想,刘郁离并不清楚。她怀抱美人,指着头顶的圆月,说道:“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就让这天上的明月替我们做见证吧。”

谢若兰松开手,取出手帕擦去眼泪,与刘郁离并肩看向天上月,问道:“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好美的诗,郁离,这是你写的吗?”

“我倒想是我写得,可惜老天吝啬,少给了我惊世才华。”刘郁离促狭道。

“结拜这样的事又怎么少得了英台?”祝英台有些不满,她们两个情真意切,完全将她抛之脑后,实在可恶。

刘郁离本想说什么,但转念一想,忧虑尽消,笑着说道:“古有刘关张桃园三结义,今有谢刘祝月下结金兰。”

祝英台:“说得好!男子能做的,女子一样能做。”

谢若兰:“落地为姐妹,何必骨肉亲。”

皎皎明月下,朗朗清风中。

三位衣着装扮各异的女子一同跪在地上,指天盟誓,“皇天在上,明月为证,我谢若兰、刘郁离、祝英台三人义结金兰,今后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三拜过后,谢若兰伸手扶起两人,眼含热泪,“二妹、三妹。”

“二位姐姐放心,英台一定会去看你们的。”祝英台一手拉住谢若兰,一手拉住刘郁离,说道:“我都想好了,先去杭州看望兰姐姐,我们再一同去京口看郁离……不对,英台应该叫郁离二姐。”

祝英台巧笑倩兮,为自己一下子多了两位姐姐,欣喜不已。

看着祝英台天真无邪的笑脸,刘郁离与谢若兰相视一眼,什么都没说。

夜深人静时,刘郁离躺在床上辗转反侧,没过一会儿,银心走下床,燃起蜡烛。

刘郁离见银心把自己刚装好的包袱重新打开,一件一件查看,问道:“不是已经收拾好了吗?”

“你和小姐,哪里收拾过包袱,万一漏了什么,怎么办?”银心的声音带着重重的鼻音,“祝家不好吗?你为什么要离开?”

刘郁离趴在床畔看着银心像小媳妇一样忙忙碌碌,“银心,以后少个人抢你被子,指挥你干活,你该开心啊!”

她与银心同住一室,朝夕相处,一直以来是银心照顾她良多。如今要走了,恨不得将银心揣包袱里一起带走,只可惜银心认准了祝英台,她竟痴心错付了。

“你要是不走,我把被子全给你,干再多的活也愿意。”银心眼泪啪嗒啪嗒落下,絮絮叨叨,“等你到了京口,别忘记寄信回来。要是他们对你不好,你就回祝家来。你不愿求夫人,我替你求。”

大不了她在夫人面前跪上三天三夜。

说话间,银心又打开自己的柜子,摸出一个沉甸甸的荷包,做贼一样悄悄塞进包袱,做完这些事,她偷偷看了一眼郁离,见她侧卧在床上,背对着自己,松了一口气。幸亏没看见,要不然郁离又该捞出来了。

这人看着聪明却没一点成算,不知道穷家富路吗?她在祝家有吃有住,哪里用得着钱。

收拾好包袱,一转头银心瞥见桌上的小水车,才止住的眼泪又下来了。这个小水车,郁离总共做了三个,小姐一个、谢小姐一个,还有一个送给她了。

她是什么人,怎么能跟小姐一个待遇?虽然很开心,但过后她私下劝郁离,这次就算了,以后可不能这样办了,叫夫人知道了不好。

这么聪明的人总办糊涂事,做丫鬟她得多提点郁离一些。转而,银心又想到郁离以后不用再做丫鬟了,伸手笑着抹去脸上的泪痕。

与此同时,床上一直背对着的银心的郁离,手背一横,擦去即将溢出的眼泪,不想越擦越多。

银心是封建制度驯化出来的忠仆,她的世界始终围绕着祝英台。同为丫鬟,银心虽看不惯郁离的逾越,但她认可郁离的好。

两人一起生活多年,尽管郁离能力更强,但一直是银心在包容郁离未被磨平的棱角。

郁离尝试过让银心独立却被银心一句,“银心是银心,郁离是郁离。”点醒,让她意识到自己的傲慢,开始懂得身为朋友可以劝诫,却不能将自己的思想强加于人。

三个月后,清凉书院山门前。

看到书院牌匾下站着的人,祝英台不可思议地揉了揉眼睛,“你……”

“在下广陵刘郁离。”那位年轻公子,一身白衣,说话时手中折扇应声而开,长身玉立,举止风流,戏谑道:“英台贤弟,好久不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