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哪里来的孤儿。”
“秦国的靠买或者捡,其余六国的纯买。”
赵高:……
等赵高核查过一遍孤儿来源后,又刚好赶上了,扶苏那边查到秦国阵亡士卒子女被迫害掳走。
赵高扔下名单,悬着的心是终于死了。
那么时间回到现在,满朝文武皆鹌鹑。
很好笑的比喻,赵高认为他又掌握了一门语言艺术,也再次见证了雷霆之怒。
因为他正顶着后背冷汗,看文武大臣们跪着迎接大秦所有黎民百姓的怒火。
秦国最近新出了一道风景。
这风景叫“泥腿子审官”。
“大秦以法立国,犯了错会受到惩罚。而今,寡人与寡人的臣子都犯了错,却没有一条律法规定应该如何惩戒。”
赵高站在秦王下首,垂头站着时,他魂游天外似的想:得了吧,从古至今哪有那种律法嘛?我通篇默写秦律的时候愣是一条也没见。
“但是律法,本也是人制定的规则。”
赵高心里点头,点完发觉秦王这个发言走向不太对。
“商君献才与先祖秦孝公制定秦律,本就是为强秦,给诸君一条只要付出,便可得到回报的道路。可是在寡人的治下,却有人利用漏洞和缝隙,试图毁了这条路。”
听着秦王威严之声,赵高愈发不安,一颗心咚咚跳。
“御下不严,此乃寡人之过也。”
轰——
台上台下,一片哗然。
还是那座高台,还是那座高楼。
胡亥扒着栏杆,小脸气鼓鼓的:“他们真坏!居然逼着父王认错!”
胡亥头顶落下一只手,扶苏在他身边安抚:“父王不止是在认错,也是在逼着所有大臣认错。身为国君,若他带头遮掩过错,那臣子的也会有样学样。而那犯过的错,非但不会改,还会变本加厉。”
胡亥不服,一张包子脸鼓了又皱,道:“那也是臣子犯错,父王身为国君,如何就会错?”
“亥儿啊”,扶苏语气无奈,半跪下来将幼弟拥入怀中。他说:“父王认错,其根本与所谓对错无关,他只是在履行他作为国君的职责,履行他以身作则的责任。”
即使身体回到过去,扶苏也得承认,嬴政实在是很有魄力的人。
胡亥听不清父王那边又有何动静了,只是后来他长大,想起今天,仍觉兄长之言振聋发聩。
“国君之责任,首要便是他的子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