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嘛呢?”丁堰被他们看得不自在,“师傅都在干活,你们几个年轻人大早上倒在这儿躲懒呢?”
“少训我,”黄陶才不怕他,“八卦你算什么躲懒。”
“八卦我什么了,说来听听。”丁堰去柜台旁边的冰箱取了瓶冰水,拧开喝了两口。
“这姑娘是哪儿冒出来的?跟你认识多久了?”黄陶兴致勃勃地点,“啊,他们还打赌你多久能追上人家姑娘。”
丁堰觑她一眼,“一朋友,认识二十多年了。干活吧,再偷懒扣工资啊。”众人就纷纷散了。
把水放在柜台上,他掏出手机给赵峥发了条消息过去。
丁堰:【照顾着点你们店新来的那个小姑娘。】
赵峥:【?啥意思】
丁堰没再回他。
他这两天跟邵辛阳一起把车队送来的两部车给交付了,车队很满意,两边协商了几天,签了一份长期合作的合同。有了这份订单,丁堰的心放下了大半。
签完合同出来,邵辛阳揽上丁堰的肩膀:“我就说能行吧,你看看你一天天担心的…”
丁堰哼了一声:“你当然不用担心了,你丢进去的是你的零花钱,我丢进去的是什么,那是我棺材本儿…”
邵辛阳笑得不行:“没事儿,丁叔说镇上的公墓很便宜,一两千就能挑个好位置了,买两个以上还能打折呢哈哈哈哈…”
何湫发的第一条宣传热度平平,但她并不着急,店铺形象的构建本来就不是一时半会儿的事。她仍然保持着三天一次的速度更新。除了照片、文字,她也剪了一些视频,有些是较为随性的分享,有时候是一些较为新颖的vlog。
七月初,何湫剪的一个“松果一日”vlog在网络上小火了一把。vlog里面,摄像机被戴在
松果的脖颈上,晃晃悠悠给予观众一个有趣又稀奇的视角:桌子下、柜子上,或者随着松果忽然飞腾到吧台上…这一个vlog就给“Black Tower”增加了好几百个的关注,并且随着播放量的增长,关注和分享都还在持续增加。
“邹琦说这几天的外卖订单都多了不少,”赵峥挺高兴,“你是大功臣啊,何湫。我需要给你涨工资吗?”
这大半个月,何湫早见识了这人温和皮相下随性的风格,撇了下嘴,耸耸肩:“很是用不着。如何变现才是真正的难题,赵老板,你有什么想法吗?”
赵峥心里头其实有些主意,但仍然坚持他的民主:“邹琦,你有想法吗?”
邹琦还在打外卖订单,嘴上配合他:“老板你说了算,我这儿打单子呢。”
“冯晖你呢?”
冯晖是赵峥花高价从另一家咖啡店挖来的咖啡师,跟赵峥差不多年纪,但比赵峥稳重得多,“我没意见,你们商量,你也别去烦小陈,今天有个大订单,一份咖啡配了六份甜点,她忙着呢。”
赵峥就和何湫商量起来,这一谈就是一个下午。
两个人在想法上很一致:就是要趁热打铁。一方面,各平台要尽快上线咖啡店的商品和周边。赵峥其实很有品牌意识,之前店里就有不少别致的周边设计,只要跟厂家协商好供货,跟快递公司谈定合作,随时就能上线。
除了周边产品,赵峥还打算在线上供应保质期较长的速溶咖啡和小饼干。这对冯晖和负责甜点的陈杉杉就是很大的考验了。配方怎么定,包装要什么样式…都让人头疼。
另一方面,线下也要跟进,毕竟咖啡店的销售额才是主体。何湫给了一些建议,让赵峥去和邹琦商量,看是否需要做一些活动以吸引顾客。更重要的是,两个人将新的一期读书会定在了两周之后。
新的账号是赵峥取的名字,命名为“諠湫”,取自《左传·昭公三年》:“初,景公欲更晏子之宅,曰:‘子之宅近市,湫隘嚣尘,不可以居,请更诸爽垲者。’” 意思是指低湿、狭小、喧闹、尘土飞扬的地方。
按赵峥的话来说,这名颇有些“斯是陋室”之意,何况“湫”一字也与何湫有缘。
何湫板着脸硬邦邦地解释:“我原来不叫这个,三岁之前我叫何知秋,后来村里头算命的说我命里缺水,才改成现在这个名儿的。”
邹琦很认真地问她:“所以为什么你名字里一定要有个‘秋’,你不是生在春天的吗?”
赵峥和冯晖在旁边吃吃地笑,何湫被他们一打岔,也就同意了这个名字。两个人陆陆续续登了一些自己以及之前读书会成员的作品,有一些阅读量,但不多。
何湫和赵峥商定了一下,先把读书会的时间、地点以及报名方式等基本信息发布出去预热,但对于读书会的主题内容她仍然毫无头绪。她问了一圈,赵峥、冯晖、邹琦,甚至连负责做卫生的林阿姨也没逃过,但也没得出什么结论。
想不出来,何湫就干脆不想了,掏出手机给丁堰发消息:【有空吗?请你吃饭。】
过了会儿,丁堰回她:【没吃饭?来我家吧,今儿中午店里头几个在我家聚餐。】
何湫觉得不合适:【那算了,你们店里头聚餐,我就不去凑热闹了。】
丁堰干脆一个电话给她打过来。
“喂?”
“我就不去了,多尴尬。”何湫还能听见丁堰那边有点喧闹的背景音。
丁堰在那头笑了声,“都是年轻人,怕什么?再说,今天肥皂在家,你不想见见她?”
何湫有点心痒,“那行吧,我差不多半个小时后到。”
“不急,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