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安娜感觉自己面前正冉冉升起一颗商界的新星——她忽然意识到大部分人,包括她自己,都小看了这份杂志的意义。
夏洛特做得太全面了,不仅仅局限于这杂志本身,她在看到那些优惠券时其实已经知道,创始人已经和商家们展开了积极的合作,而且显然卓有成效。
但是戴安娜没想到这后面的操作,夏洛特签了合约,做了长久的规划,在最开始就已经塑造出了一个良好的合作环境,所以一切都是这么的水到渠成,商家和夏洛特就像是把自己的口袋拉开,然后金加隆就会自动地飞到里面去。
任何一个看到杂志的人都会被这些新鲜的促销手段所鼓动,夏洛特也没有绞尽脑汁地想要客人们把钱掏出来,她单纯地进行了推销,只是手段过于令人心动了,让人感觉看了之后不买点什么都像是亏了。她推销得太真诚了,就好像读者这辈子的确是就缺这么一个东西,而且价格实惠,好处坏处都摆在面前,读者只需要进行一个简单的选择,就可以从购买中得到满足。
储物柜上堆得满满当当,戴安娜抬头一看,上面写满了大多数巫师们耳熟能详的店名,不光是女性会感兴趣的美容店,还有成衣店,药剂材料,家用商品等等等。
守旧的巫师世界,不少生意都是家传,做宣传最时髦的方式就是放在报纸上,还有邮购目录里,家庭主妇们会挑选着购买需要的东西,大多数都是更喜欢熟悉的店,没有必要去尝试其他可能。
可能美国或者法国那边更乐于接受新鲜东西,也更热衷于麻瓜世界的时尚,听说《巫师风尚》的主编马克西姆女士就认识一些麻瓜的先锋设计师。
夏洛特有点厉害得吓人了。
戴安娜现在基本可以确定,她绝对会成为富豪。
而更让戴安娜觉得小心脏乱蹦的是,夏洛特把杂志的运营管理做得也很成熟,这里不是个正经报社,但每个创办者都各有所长,夏洛特把这些女孩儿放在合适的地方,整个女巫集会在她的意志下变成了一个运转自如的系统。
戴安娜不由得拿预言家日报和这里做了一番对比,尽管这里人员如此精简得过分,但大家都有条有理,分工清晰,甚至可以说比专业的报社比起来更加的具有效率和活力。
厉害之处就在于,女巫集会的未来注定是要随着成员不断毕业而进行人员变动的,然而夏洛特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大框架被设计得很完善,再参与进来的新人,完全可以顺着她这一套管理流程继续前行。也就是说,哪怕人员流动,只要可以,杂志可以一直办下去。
但也许不会有夏洛特管理时这么轻而易举——哦等等,她就算毕业了也不代表就要退出《霍格沃茨风尚》或者女巫集会。
戴安娜忽然意识到自己的误区,夏洛特只是现在是霍格沃茨的学生,她当然会毕业,但她的事业并不会就此停留在校内啊!
这份前景光明的事业会将任何一个人托举到非常高的位置上,戴安娜艰难地吞咽了一下,她已经不是学生了,工作好几年之后带来的眼界开拓让她更能清晰地意识到这一点,面前这个小姑娘有如此的前瞻力和魄力,并且还这么年轻,事业起步得这么早,等她毕业之后,等待她的未来绝对不会像是戴安娜和任何戴安娜认识的同学一样,从某个微不足道的小职位做起,年轻人的精力全浪费在赚钱养活自己身上。
说到如此了不起的大人物,戴安娜没有和任何一个名流富人有交往,她这小小的实习记者也只是在报社内远远见过顶头大boss,也就是日报的主编一眼而已,对于这种大人物而言,他来往的是英国魔法部的高官和富人显贵,他的影响力是整个英国巫师社会。
如果夏洛特没有半路突然想要去干点其他什么事儿,比如跑到埃及去养龙,或者罗马尼亚去抓吸血鬼之类的,那么戴安娜现在就敢做出预言来,她的未来成就绝对会很大,大到毕业之后被挂在霍格沃茨的墙上供人瞻仰,未来的学生们可能会在巧克力蛙卡片上看到她,夏洛特以后能把金加隆当土来洒。
因为这个念头,戴安娜忽然感觉这一天变得尤为不平凡。
“我的未来志愿?”
夏洛特和记者小姐走到中庭走廊,眺望着远处的黑湖,她把头发拢到耳后,做出一副沉思的表情来。
夏洛特感觉所谓的未来对她而言可以说是确定得乏味,救世主大战黑魔王,然后正义胜利了,就这么简单。
但是她会不会在途中流血受伤甚至死亡呢,这一点是无法确定的,危险对她而言也是肯定的,毕竟她是个麻种巫师。
夏洛特愣了一会儿,才意识到戴安娜问的其实是她的梦想之类的东西,她就耸了耸肩膀,情不自禁地笑了起来:“安全的毕业——如果有可能的话,越快活越舒坦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