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得瘦了这么多?"皇后心疼的摸了摸易月柔的脸。
"母后,别担心我无事。"易月柔道。
"月柔,你是不是......"刚想说说些什么,想到这殿中还有外人存在,便住口不讲了。
见母后脸色不渝,易月柔连忙转移话题道:"母后,这个是父皇最近爱看的书。"说罢,讲手中的书递了过去。
"《警世明言》?"皇后接过书,看到封面上的名字,默念出声。
看完前面的一部分后,皇后忍不住抬头向坐在身旁的易月柔道:"这写的可真好,尤其是其中的那些人物的例子,刻画的跟真的似的,好像作者见过一样。"
接着皇后又道:"这作者易白玉,何许人也?"
"母后,这人还是我等皇室子弟呢。是安平侯家的。"易月柔回道。
闻言,皇后忍不住笑道:"合该好好奖赏一番。"
又向座下诸位夫人道;"此为安平侯世子易白玉所著,可观之。"
"秋香,去给诸位夫人送过去。"皇后将手中的书递给身旁的丫鬟。
"是,皇后娘娘。"
不像皇后久居深宫,事务繁忙,在宫外京城的诸位夫人,或多或少对易白玉也有所耳闻,即便有真的不知晓的,也很快就被其他人'科普'。
接过这书的众人,忍不住内心头脑风暴,想着等会该如何不留痕迹的夸赞,还要不落俗套。
无他,实在是因为他们不信这本书能多好看,对于皇后的夸赞,她们认为,这只是碍于情面罢了。
"皇后娘娘,此书妙趣横生又及具哲理,难得的好书啊。"坐在前面第一位的夫人大致读过后,当即站起,向皇后施礼道。
后面的夫人不甘示弱,也随机站起道:"此书实乃人生必读之术啊。".
......
......
坐在最后一个的是工部尚书家的夫人,比在坐的要小上许多。
见前面各位姐姐们的表演,让她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看呆了!
她与夫君前些日子刚成婚,今早来的时候,夫君特地嘱托她,记得多学多看。
现在看来,夫君说的真对,我还不够火候啊。
不料思考的太过专注了,连身边之人将书放到她面前都没反应过来。
当她回过神来想要翻书阅读时为时已晚,此刻全场的目光都聚焦过来,她只得硬着头皮站起来。
怎么办怎么办······心里万分焦急。
忽的,她有了想法,开口道:“今有世子横空出世,实乃我易朝之福啊!”
临行前夫君说的话,实在想不出什么,就夸夸我朝吧,这个不会有什么错的。
她说完后,其他夫人也齐声应和着。
闻言,皇后自是十分欢心,她开口对身后的秋香道:“让王公公去宫外买一批,一会而送给各位夫人。”
“谢过皇后娘娘!”众人弯腰道谢。
皇宫里的事向来是百姓们最好奇,也是最爱听到的,谁还没有个八卦之心呢!
何况这次宫中也并未保密,于是,很快京城大街小巷都传起了这么一本书,被宫中的贵人们所看重。
一时之间,城中各个书肆都发生着这样的对话:
“小二,给俺来本贵人们都看的书。”
“《警世明言》吗?”
“不知道,周围人都买了,俺也买来看看。”
这是普通人们。
“小二,在下买本书,《警世明言》。”
“公子,您的书。”
于是,借过书,嘟囔着:“我倒要看看这书有何奇特之处。”
这是文人子弟们。
还有些朝中大臣们,得知消息后,拿不准宫中的态度,也纷纷买来几本书观摩。
就这样,在无意中,易白玉写的书在他所不知道的时候,举朝闻名了。
而易白玉仍在状况之外,此时的他在学舍中睡的正香呢!
对于早上放榜一事,他是知情的。
但在白玉看来,自己摸鱼的试卷,板上钉钉的倒数第一,没有去看的必要,便一直在舍中睡觉了,等下午上课再起床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