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属于他对杨玉娘的记忆,像是已经尘封在心底数十年,终于有一天得见天日了。
那是一种熟悉又陌生的感觉,仿佛梦里见过,却怎么想都记不起来。
就在李瑛暗自怀疑的时候,他听见上首位处传来酒盏落地的声音,还有武惠妃一声“三郎”。
是李隆基。
是他的父皇撒了酒盏。
是他父皇这么多年来难得的当众失态。
李瑛心中震惊,连玉环跳的这种百年难得一见的舞蹈都顾不上看了,可又不能太过明目张胆,只能稍稍侧过脸,用余光瞥他的父皇。
李隆基的手死死攥着案角,手背上青筋毕露,那双危险如鹰隼的眼睛死死盯着玉环的背影。在他脚边是碎裂的玉盏,泼洒的葡萄酒弄脏了他的衣襟和袖口,可就是包括武惠妃和高力士在内的所有人都无暇顾及了。
因为李隆基几乎是下意识地喊出了一个陌生的名字。
或许对于太子李瑛,惠妃武仙真,甚至陈舟来说都是无比陌生的,可对高力士而言不一样。
高力士是整个大唐最了解李隆基的人,也是李隆基最信赖的,最不能割舍的人。
李隆基能失去所有,权力、地位、女人、金钱……可他无法容忍自己身边没有高力士的存在。因为不管是权势还是女人,失去了依旧能重新夺回来,甚至换上更多更好的,可高力士就这么一个,谁也无法替代。
所以在场所有人,甚至纵观李隆基几十载生命中,高力士绝对是最特殊,知道他最多秘密的人。
而李隆基无意识间脱口而出的那个名字,就像一道咒语,打开了高力士藏于内心深处的回忆。
高力士年少时曾经在武则天身边做事,后来辗转出入于武三思的宅邸,又再度被武皇召入宫中做事,算是见识过当时最风光最有权势的人群。
那是一个传奇人物汇聚的年代,他们中随便谁的故事都足以流传千年,放在哪朝哪代都会引得无数人神往。
包括当年年纪尚小的高力士也一样。
而李隆基说的那个名字的主人,在他年少那最神往和好奇的时候,因为种种阴差阳错,每一次都恰好错过了。
至少当高力士在武则天身边的时候,那位娘子已经离开了洛阳,而据他所知那位重新回来时,已经过了整整七年,而后很快就迎来了神龙政变。
宫内宫外局势大变,政权更替,没有一刻安生日子。随着李显再度登基为帝,他也随李隆基前往藩国,从此以后备受信赖,也很少再听到长安与洛阳那边的人和事。
时光荏苒,其实很多人在他心中都逐渐褪色,一开始也包括那位未曾谋面的娘子。
也是机缘巧合,他在一次去先帝潜邸办事的路上远远见到了她。
即使当时的她已经年逾四旬,可保养得宜,看起来顶多也就三十岁,甚至因为比少女更多了属于成熟女性的风韵,加上曾让武皇数次夸奖的冠绝两京的才智手段,在他看来是那样神圣不可攀,可望而不可即。
而只需要那一面,高力士就完全可以确认所有关于她的流言蜚语都不可信,是那些不如她又无法得到的她的可憎之人在造谣生事。
日光之下无新事,男人对于比自己强大的女人时会如何,他已经见了太多次。
他曾听时任相王的先帝同李三郎提过她,也曾亲眼看到先帝对着她的画像发呆,更不可为人知的,是他曾见到李三郎在先帝离开后进入书房翻找那幅画像。
那次,也是他陪着李隆基一起去的,更让他真正意义上完全成为李隆基的心腹重臣。
不过当时的李隆基只是出于好奇,对一个拥有传奇色彩的娘子的好奇。
这点不难理解,毕竟京城中每一位皇子和公主都算是听着她的故事长大,听着他们的耶娘和祖母对那位的赞赏或痛斥。哪怕政见不一,甚至身为政敌,说故事的人也很难彻底否认并夺走她的光环。
高力士没想到,过了这么多年,他还能从李三郎脸上看到这样失魂的神情,听到那一声如叹如诉的“九娘”。
“九娘……是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