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猎户家的白兔夫郎 > 第32章 第三十二章

第32章 第三十二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雨哥儿闻言,更开心了,将只咬了一点皮的白软包子递到小爹面前,“小爹,你先吃,还热着呢。”他满眼希翼,想把最好的给自己最亲的人。

“雨哥儿自己吃,小爹不吃。”

雨哥儿手也不收回去,非等着自家小爹先吃,雨哥儿小爹无奈,只能咬了一口,包子入口柔软,里面的肉馅鲜美,是他这辈子都没吃过的味道,这若是拿出去卖,肯定能卖的很好,就是不知道要多少钱,若是不贵,倒是可以常买一个给雨哥儿吃。

别家也是这种情况,就连最小的竹哥儿,也把剩下的一小半给了自己小爹,尝过味的没说不好的,手里有几个铜板的也想打听一下价钱,好买来给自家孩子解馋,也算无意做了一波宣传。

而大壮他们几个更不得了,都是家里最疼的孩子,一回来就吵嚷着要吃包子,大壮父亲直接就去镇上给买了,可买的包子一点都不软,虽然也是肉馅的,但闻着也没沈阿奶家里的香。

“不是这个,这个太硬了。”大壮气鼓鼓道,手里的东西也没舍得给旁人。

“包子不都是一样,他家的难道还有镇上的好。”大壮父亲虽然宠爱孩子,不过这会儿也被闹烦了。

“就是不一样,一点都不好吃,要吃沈阿奶家的,你去给我买。”

“买什么买,人又不是卖包子的,不吃拉倒。”大壮父亲反手朝着大壮屁股就是一巴掌。

挨了打,又没吃到东西,大壮一屁股坐到地上,张嘴嚎哭起来。

大壮阿娘见不得孩子哭,劝道:“要不我过去问问,一个包子而已,总不会不给,咱孩子什么没吃过,可能也就看别人吃得香才念着。”

沈长笙刚吃过饭,家里就来了几个人,还是平时不怎么接触的,他让小菟先回房里,就询问这些人何意?

沈阿奶也有些不明所以,不过都是一个村里的,还是客气的搬来凳子请几人坐下。大家不算熟悉,有几个之前还说过人坏话,如今坐在一起显得有点尴尬。

大壮阿娘念着孩子,先表明来意,“我们是来问问你家里的包子卖不卖,家里孩子看见了,回来就吵着要吃,我们也没法子。”来之前她本想要一个回来,没想到路上遇到其他孩子的家长,几个孩子经常一起玩,也算相熟,相互一问就知道怎么回事,大家目的一样,以至于她也不好意思说自己是来要东西的。

沈阿奶拎起龇牙乱叫的小黄,轻拍了一下头,让其去一边玩,也明白了几人来意,心思转了转,他们本就打算做村里人生意,如今村民过来,倒是可以借此说一下。

众人以为说话会是沈阿奶,没想到沈长笙先言道:“我们家是有做生意的打算,包子是晌午刚蒸出来的,几位若是不嫌弃,可以先尝尝。”

几人闻言都顿了下,没想到沈长笙会这么说,想到以前自己在背后议论对方,都有些不好意思。

其中一个年纪稍大,应该是哪个孩子阿奶的道:“这不好吧,我们这么多人,该多少就多少吧,我们都是带了铜板来的。”

此话一出,其他有意想占便宜的此时也不好说什么,只能跟着点头,“是啊,白面也不便宜,镇上一个肉包子也要卖三文钱呢。”

这话的意思也是在告诉沈长笙,若是收钱,价格不能高于三文。

沈阿奶听到小孙子的话,也是赞同,他们跟村里人关系紧张,以后想在村里做生意,势必要跟这些人打交道,用几个包子换个好的开头,也不算亏。

这事放在以前,沈阿奶知道长笙绝不会这么做,能不把人赶出去都是好的,可见,订了亲后,成熟了不少。

萧菟在房里听他们说话,也很意外,不过想了想也就明白了,书上说过,与人为善,比结恶要好。他们得了好处,以后肯定不好再说长笙哥哥的坏话。

沈阿奶从灶房端了一篮子包子过来,包子刚从锅里拿出来,还冒着热气,闻着香味,几人也没忍住把目光放在上面,光听孩子们说还不相信,没想到闻着确实很香,村里人吃白面少,就算的没有馅,麦子的香味也好闻的紧,何况眼前的包子白白胖胖,瞧着比镇上三文钱一个大得多,看着就很不一样。

沈阿奶一人给拿了一个,“大家尝尝怎么样,要是好吃,以后可以过来买,咱住的近,也方便。”

大壮阿娘问道:“跟镇上一个价吗?”

沈阿奶点头,“对,一个价,不过我们家的可比镇上大得多,你们拿在手里也能感受得到。”虽是这么说,用的面粉其实也差不多,只是发面后,看着大了很多。

几人握着手里的包子,感觉确实不一样,而且在村里离得近,若是想吃,倒是可以买个回去。

“可有其他馅料的,我家那闺女爱吃素馅。”有个问道。其实不是爱吃素,只是她舍不得买肉馅的回去,但买一个又不好说。

沈长笙道:“有,除了素馅、肉馅,还要纯白面的馒头,只要一文钱一个。”

一听一文钱,年纪大的老太太忙问,“一文钱一个,有多大?”镇上最便宜的饼子也要两文钱,如果比镇上大,倒是不贵,说不定等农忙后有钱可以多买几个解馋。

沈阿奶把篮子下面的馒头拿出来,给众人看,“就是这样,全部都是白面,没掺一个杂面,闻着香,吃着也好,就是牙口不好,吃一两个都没问题。”沈阿奶热情的介绍道。

几人看着也觉得沈阿奶说得对,确实不小,有汉子的拳头大,就是不知道吃着怎么样,若是跟沈阿奶说的一样,可以买来给家里的老人吃,毕竟年纪大了牙口不好,能的的也没几样。

见众人都有意,沈阿奶赶紧拿出来一个,直接分成几份给在场的人,“大家都尝尝,晌午刚蒸的,还软和着。”

手里的包子没舍得吃,不过馒头到手,几人都吃了起来,比包子还要柔软,吃进嘴里也是如此,还带着一种说不清的清甜,就算再挑剔的人此刻也说不出不好的来。

其中最心动的就是年岁大的奶奶,她牙齿掉了好几个,吃东西一直不方便,平时也只能吃点糊糊或软烂的食物,当即从袖子里拿出三文钱,“沈家的,我要三个。”

这次沈阿奶没有客气,收了钱就给对方拿了三个,一个胖乎乎大小,看的人心里高兴。

有了开头,其他几人也是纷纷掏钱,最少的也买了一个。

沈长笙也没想到,第一批客人竟然会是村里对自己看不惯的,不管如何,算是有了个好的开头。

等人走后,萧菟走了出来,他倒不是怕那些人,只是不喜欢被打量着,问东问西。

“卖出去多少呀?”他好奇的问。

沈长笙把手里的铜板都给他,道:“这些,你数数?”

几人围着桌子坐下,堂屋的桌椅也都是竹子做的,天气热坐下来凉爽舒适,萧菟把铜板放在一边,然后一枚枚开始数起来,“一二三……”他小声念着,这还是他化成人后,跟沈长笙在山上摘果子时,沈长笙教他的。

旁边沈阿奶一脸慈爱,给小哥儿倒了杯茶水,沈长笙也是耐心的听着。

“十一,一共是十一枚铜板,长笙哥哥你看对不对?”被俩人盯着看,萧菟数的格外仔细,生怕弄错。

他手腕上还带着漂亮的镯子,衬的那片肤色格外白皙,低头数钱的时候神色认真,让人忍不住把视线放他身上。

沈长笙轻嗯了声,“小菟算数好,以后家里挣到的钱你来收着好不好?”

茶水冒着淡淡的热气,已经可以入口,萧菟抿了口,诧异道:“我来吗?”

据他所知管钱这事,算数要很好的,自己只能数到一百没问题吗?

沈阿奶也顺着小孙子的话道:“小兔子聪明,可以的,以后我在家跟你郑叔做包子,长笙拿出去卖,你就在家帮着管钱。”说着,沈阿奶找出一个新的钱袋子。

沈长笙也找来了纸笔,平时他们忙时,小菟也急着想帮忙,只是没做过这些,做的不好还会自己生闷气,沈长笙想,这个任务给他应该合适。

萧菟接过东西,认真的点点头,他一定能做好。

大壮阿娘一行人走在村里,很快引起村人注意,刚吃过饭,大伙正在在柳树下唠嗑,不免多问了几句。

“你们这是去哪儿串门子了?”张大嗓门也在这,说话声跟他外号一样,半个村子都能听见。

几人平时也经常一起说闲话,现下不急着回去,手里都拿着买来的馒头,也不藏着掖着,看的其他人早就好奇了。

大壮阿娘道:“去沈老太太那里了,大壮看着人家蒸包子,吵着也要,我们几人就去买来回来,人家不只包子蒸的好,馒头也软和,就多买了几个。”

众人也很意外,毕竟这几个人以前可没少说过沈长笙不是,结果却是跑人家里买东西了。

“什么馒头这么好?咱想吃自己蒸就是,花钱来买岂不是不划算?”有意疑惑,这几人里老太太平时可是很抠门的,没想到她手里的反而最多,不仅让人猜测味道是有多好?

见众人目光都落在自己手里,老太太赶紧抓紧馒头,她确实抠门,但对自己可不抠。

“李家婶子,你买了不少啊,给我们看看是啥样?”

“是啊,又不要你的,我们就是看看。”

李家阿奶不想拿出来,这些人都是八百年没吃过好的,看见好的别忍不住,不满道:“想看不如直接去沈家,他们是有做生意的打算,这馒头一文钱一个,大家手里也不是没有几文钱,买来尝尝就是。”

这话一说,众人反而更好奇了,刚好大壮几个来了,见到自家大人都在这,急急忙忙跑过来,他们都知道阿奶、阿娘是做什么去了,急着过来要吃的。

包子还热着,几个孩子拿到手就忍不住吃起来,肉馅鲜美,外皮柔软,比他们想的还要好吃,几个孩子跟恶狼一样吃的很快,即便旁边都是大人,也感到口齿生津。

“这包子要几文钱?看着比镇上大多了。”有人忍不住问。

“这个肉的要三文钱,跟镇上卖的一样,不过瞧着就大得多,拿在手里还软和,我从来都没见过这样的,也不知道沈家是怎么做出来的。”

一听跟镇上一样,还比镇上的大,最重要的是就在村里,要是哪天想吃,还方便过去买,在场的都是夫郎妇人,平时镇上去的少,想吃个好的买回来可能轮不到自己了。

以至于当晚,沈长笙家里就来了好些人,有些是来买包子馒头,更多的是看热闹,想知道到底是什么情况?不过这生意总算开始了。

沈长笙也没想到,一切会这么顺利,那晚过后,村里人基本都知道沈阿奶这里卖包子馒头,而且味道好分量大,比镇上良心,一些年纪大的,尤为喜爱吃,平时吃肉舍不得,几文钱还是愿意拿出来的。

家里的包子馒头从一开始蒸两锅,到后面三锅,基本每天都能卖的完,沈长笙知道有一定原因是因为大家没吃过发面的,有新奇感,过段时间可能就没这么好的,也琢磨着怎么拿去镇上卖。

天气已经暖起来,不过这么带去镇上,就算是坐牛车,到地方恐怕也没多少温热。

那间新盖的灶房过几天也能用了,等镇上生意也能起来,可能要用上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