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山河舆图 > 第147章 十一 东征

第147章 十一 东征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大将军陈勋对仗着先帝对赵贵人的宠爱,一度占据“要路津”的海西侯赵佗一党素来纵容。凡海西侯的人,无论是侵夺土地还是受贿鬻官,甚至于跋扈树敌,越权营私,引发众怒时,他都一力袒护。

他将赵佗封为车骑将军,任凭其以仪同三司的身份开府置署,乃至于借助手中日益膨胀的权力安插自己的人。甚至于此前赵贵人要与天子生母同样的女官规制,他也欣然点头。

满朝皆不解,就连陈勋的亲信也无法忍受那一群乍然获权得贵的“蠹虫”,然而身为大将军的陈勋却什么也不解释,照旧对赵氏一党优宠无度。

唯有一次,面对其弟的质疑,他仰天而叹:“陈氏并非根深巨族,你我兄弟未有攻城野战之寸功,也无决断政事的德能。借着太后的荫蔽,侥幸总领百官,辅弼天子。朝野内外,暗流汹涌;公卿豪门,人心惟危。群鹰环伺,虎狼犹且战栗。况你我兄弟势单力薄!若要控制内外,总要用人。若是不用海西侯这样的人,难道要用公孙氏?还是邵氏?还是姜氏?他们祖辈纵横天下时,你我先人不过一介寒士。就是韩懿那小子……最难揣测人心,最难掌控虎狼。唯有狐犬之辈,无伤其主。”

说起陈氏家族,不过是冀州平原郡的一个二等家族,无意间与本郡大族联姻。韩氏有女,德冠一方,容色妍丽,选入宫禁,为帝所宠,乃子为长,得封贵人。皇后无子,乃重臣卫氏甥女,因惧生恨,鸩杀韩贵人,欲夺其子。其时陈氏之女亦在后宫,无宠而有德,受诏为美人,抚育先帝。

卫氏怀不测之心,鹰鸷之心,剪灭异己,觊觎神器,韩氏因为先帝母族故首当其冲,陈氏因势微力弱反而得以保全。诛灭卫氏后,先帝感陈美人抚育之德,遂尊位太后,陈氏便跻身外戚之列。然陈氏子弟皆无大才,不堪重用,先帝对有遗憾,然亦省去外戚为祸之忧,故而陈氏一族这些年虽有恩宠,并无实权。

哪知先帝晚年,对从小着意栽培的东宫日渐不满,二宫矛盾最终难以调和,终于闹出了“悖逆之乱”。

骤失嫡嗣,令先帝性情大变,他在嫡次子梁王与幼子城阳王之间反复衡量,犹豫难决。而陈勋是直到此时方被天子带在身边,着力培养的。而先帝病笃之际、大限将临,终于确立母族势强的城阳王为嗣,并于御榻前确定陈氏为顾命之首,辅佐新君。

此前毫无根基、默默无闻的闲散外戚骤然成了权倾天下的大将军,虽则手握军政大权,却始终如履薄冰。

天子五月中旬立太子,而五月末即驾崩,一切来得虽在意料之中,却也过于突然。

而况天子驾崩之际,身为大将军,陈勋竟然在担任卫将军的天子母舅梁略之后才得知天子驾崩的消息。待他赶到宫中时,梁贵人及梁略早已将天子即位之事安排妥当,这便由不得他不忌惮天子母族梁氏。

陈勋不是一个独断专权的人,可是掌控权力的滋味实在令人沉醉,更甚的是失去权力的担忧更时时袭上心头。他在权力的河流里涉足未深,却也已经明白,权力的巅峰,犹如万丈悬崖,不但要忍受孤独,稍一不慎,更有身家性命之危。

可是陈氏起家太晚了,即便得到了最高的地位,却也难以抗衡实力雄厚的梁氏及其党羽。

此时,海西侯赵佗找上门来。

世人皆谓海西侯赵佗不过是凭借裙带关系媚附天子的外戚,除了拍马溜须,揣测上意外,并无长处。

然而眼高于顶的高贵世家们,却不知为何英明如先帝,竟会被这样一个小人迷惑。

一生惊涛骇浪的先帝却令赵佗为侍中、中书舍人、谒者仆射,掌管着数名“散骑侍郎”、“常侍谒者”。

侍中不过是加官,本身无品秩,然却出入宫廷,彰显天子信任荣宠;中书舍人不过是个四百石的低等官吏,却有“直入禁中,出宣诏命,持传陈奏、参决机要”之权;谒者仆射,乃比千石之官,然本朝千石之官常为特设,虽俸秩不高,权力却大。带领谒者台所属“常侍谒者”数人,常在天子身边诵读奏章、陈奏顾问,且督责监察百官。所谓谒者台,与尚书台、御史台并称为“三台”,品级虽低,权过公卿。

天子设置品秩低微却权力极大的谒者、中书等,是为遏制家世雄厚、秩高身贵却权力受限的公卿。

公卿们终于明白了天子的算计,海西侯赵佗也渐渐明白了自己的处境。

他品秩太低,唯天子马首是瞻,看似权力无限,却得罪了世家豪门,若无天子一力支持,捏死他并不比碾死一只蚂蚁更难。

可是他以卑微之身、裙带所系,既上了这富贵满目却也危机暗藏的巨舰,便再也下不来。这是一艘没有彼岸的航船,要么终生漂泊于寂静而汹涌的江河湖海,要么转瞬间投身于没有浩荡无边际的兼天波涛。

先帝驾崩后,四面楚歌的赵佗便去寻了上任未久的大将军陈勋。

一个空有名位,孤独面对朝中汹涌局势,一筹莫展;

一个失去靠山,却手握天子生前着力安排、位卑权重的鹰犬们。

一个需要新的依靠以维护摇摆不稳的富贵荣华,一个需要得力的爪牙去扑向四面八方的明枪暗箭。

陈勋不算深谙权术,却也知道如何用恩赏与纵容对待鹰犬,如何让骄狂的鹰犬为自己“遮风挡雨”。

可是如果让海西侯去关东平叛的话,即便是流贼,陈勋也知道是万万不可的。纵他去与邵璟争夺出征平贼,也不过是让他为陈氏作嫁衣裳。

在眼睁睁看着梁氏一党平了渭北的叛乱,董合坐稳了京辅都尉的职务,邵璟解决粮荒、稳定朝局,韩懿顺利拆分中垒营、插手五营之后,陈勋以大将军之身,很快集结了天下精锐,调集粮草,以天子诏,亲自东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