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六月初九,阳陵长公主生辰,太后和皇帝都特别上心,何况是满朝文武世家勋贵,接到请帖有身份出席的都是正三品以上,级别够不上的也是提前把贺礼准备好送往了国公府。
这几天可把国公夫人薛佳雁忙的晕头转向又要登记造册、挑选菜品和酒水,又要准备回礼。幸亏景怡分担了府内女眷参加寿宴的衣着饰品鞋履的采买事宜。
长女苏景怡上次宫宴落水损了名声,自家人无所谓,但是薛佳雁怕有些个夫人嘴上没个把门的,污了女儿的耳朵坏了女儿的心情,所以不让长女处理外宅事务。苏景宝年纪还小,出门迎客显得不庄重。
寿宴就在春晖堂举办,进入院门,两侧得镜面水池一边倒映着含羞得黑松,透过格栅形成叠景,一边呼应着黑白得晚香玉铜石,立于墙边造成协景,中间放着一个圆形得水钵,寓意:山管人丁水管财,山水有情富贵来。十级台阶得步道,层次缓进,反向落水得潺流,沓来无尽。蜿蜒依仗得连廊,廊边是姹紫嫣红:牡丹、菊花,兰花,海棠,红掌、扶桑花、君子兰、飘香藤等几十种,有的是花棚培育有的是当季花品,地上是错落得泰山石。不愧是长公主得院子。
芳菲院
“水韵,快点儿给我绞面,今日眉型修成妃子眉,头面就带那套红宝石的。前天彩衣楼送来的裙子嬷嬷你等会再检查一番有没有线头褶皱。”
苏景芳打听到几个姐妹只有自己做了新衣,今天自己必然能艳压群芳,引起岚哥哥的注意。
苏景华站在门外,准备叫上姐姐去嫡母那里看看有没有什么需要帮忙的,看她是不会有空闲了,就直接带着书珍去了栀锦院。
苏景怡苏景宝两姐妹早早的就来到了栀锦院,帮着母亲再次把宴席的流程过一遍,看有没有什么遗漏,一年一次必须确保万无一失。
苏景华很快加入进来,做些自己力所能及的小事。薛佳雁看了眼庶女,觉得她与以前不一样了,乐观大方一些了。
长公主用过早膳,儿子儿媳女儿孙子孙女齐聚春晖堂,首先是儿子苏鼎寒女儿苏雨寒儿媳薛佳雁,跪下祝贺献礼,然后是孙子孙女跪下祝贺献礼。
小辈们每年最喜欢的环节就是让祖母当众拆生辰礼物,说大家一起幸福加倍。礼物都是孙辈们精心准备的,长公主自然不会拂了他们的意。
苏景怡----手抄道家心经
苏景天苏景行,二人是一体的,历年都是一份礼物,双份祝福。孤本道家心经。姐弟三人倒是心有灵犀。
苏景宝---护膝,双面绣的晚香玉,用的是最好的四经绞罗,保暖舒服。长公主当年有从龙之功上战杀敌膝盖受过伤,冬季阴冷受风就会疼痛。
“鬼精灵,此物甚合心意。”长公主开怀大笑。
苏景芳---绣的百字幅,各种字体各种形态,很是费神的。长公主夸赞一番。
苏景华----抹额,晚香玉点缀,低调应景。
桂嬷嬷一一接过收起来,珠云微笑着掀开帘子进来禀告:宗妇们已近垂花门。
“该干嘛干嘛去,姑娘们留下。”
“娘,我找魏敏行有点儿事。先走了。”苏雨寒说完就溜,没办法,自己得准婆婆安伯侯夫人太过热情,自己每次都吃不消。
薛佳雁是当家主母,所有人所有事都需要她来调度,急忙离开了。苏鼎寒和两个儿子自是去招待男宾。
不一会儿,宗妇们都到了,鱼贯而入顿时有点儿拥挤得感觉。
首先开口得就是安伯侯夫人:“公主,我儿媳妇呢?好几天没见她了。你说赶紧嫁过来多好,天天就能见到。”
“那个皮猴去找她夫婿了。”长公主调侃起自己得女儿。
“呵呵,那感情好。”安伯侯夫人喜滋滋得连连点头。
苏景宝觉得姑姑的婆婆有点儿可爱。不经意一瞥,宣王府老夫人身边站着一个身穿淡紫色长裙,唇红齿白眉清目秀的姑娘,静若处子。
“公主,你看我这抹额,这月季花娇艳的就像刚摘下来的一样。”老夫人像是献宝似的,非要给公主看。
长公主一看就明了,宣昭病愈,也已经16岁了,该说亲了。长公主接过看了起来,并未开口。
“这是我娘家侄孙女玉娘绣的,她自小精于女红。玉娘快给长公主见礼。”
“玉娘见过长公主,祝您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这绣工跟我的丫鬟珠云有的一比。”
什么小门小户的就想塞给宣昭,算盘打的响,阿昭现在为陛下所用,将来婚事自然是太后皇上赐婚的。一个庶祖母也想插手。
苏景宝心里闷闷的,上一世宣昭病弱,没有那么多桃花,现在不一样了,他才貌双全而且不再病弱,多少贵女想做他的世子妃。自己才14岁,还有一年才及笄。
“两位妹妹,刚入三伏天,要小心暑热,喝些降暑的酸梅汤才好。”主动搭话的是荣国公府的两位小姐,都已经及笄。
苏景宝微微眯起双眼,这两个女人上一世分别嫁给了苏景天苏景行,搞得家宅不宁,后来出卖国公府,害死了两位哥哥。两个蛇蝎女人。
荣国公嫡女是当今太子妃。
“我不爱吃酸。”苏景宝漠然的侧了侧身。
没想到这么不给荣国公府面子,三小姐补充到:“可以喝些绿豆汤。”
“我讨厌绿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