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天璘手持玉笛,随风而立,白的月,凉的夜。
秦天璘微笑道:“凝幽仙子,既然来了,为何不多欣赏一会儿百合呢?”凝幽淡淡道:“为何这儿有这么多百合?”秦天璘向凝幽走近了一些,轻轻看着她,道:“这是在下特地为仙子而种的。”他的目光有一种说不出的冲淡平和。凝幽从不正视他人,目光一直落在远处的百合花上:“为我?为什么?”
秦天璘道:“听表妹说,仙子喜爱百合花,所以在下就种了。在下只是希望仙子能开心。”凝幽轻移莲步,随手摘下一片花瓣,素白的花瓣在星光下熠熠生光,她淡淡地说:“我素来如此,没有开心,没有不开心。你的好意,本公主心领了。”言毕,就要走。秦天璘道:“仙子留步。”
“怎么,你还有事吗?”凝幽背对他,没有半分情绪。秦天璘看着手中的玉笛,笑道:“仙子可知,为何在下能吹出那晚仙子的琴音?”凝幽的眸中仿佛投入千年寒潭,道:“我怎么知道?”秦天璘走至凝幽的眼前,微笑道:“因为,在下有爱。”
“胡言乱语!”凝幽眼风如刀,冷斥道。秦天璘不以为意:“仙子不必生气,在下所说的爱,是大爱,是仁义之爱。当我们怀有这种仁义之爱时,你能听到世间很多声音。民间疾苦,鸟叫虫鸣,只要你想听,什么都能听到……”
“你到底想说什么?”凝幽定定看向他,语气凝冰。
秦天璘道:“在下知道,凝幽仙子下凡的目的,是除去圣后,拯救黎民苍生,但是,仙子却冷漠至极,全无一点仁爱之心,倘若仙子以这种冷漠之态对待此行,又怎么会战胜圣后,拯救三界呢?为人,为仙,为妖,都是如此。有仁义之爱,妖也可成仙;无仁义之爱,仙也可为魔。在下只是想劝仙子一句,学会爱你自己,然后,怀有仁爱之心。”
凝幽无动于衷,唇边划开一朵讥诮之花:“仁爱?你跟一个没有情丝的仙,谈仁爱?说得倒是有板有眼,你不学佛真是可惜啊!”秦天璘倒也不恼,依旧风清云淡:“仙子错了,其实禅道本就寓于天地之中,在下所言,将来仙子定会知晓。”凝幽不经意间对上天璘的双眸,竟然看到丝丝灵光闪现,心下波澜微显:“你是谁?”秦天璘微笑道:“我是秦天璘!”凝幽转移视线,看月色皎白,道:“秦天璘?”又对上他的双眸,想去发现其中的灵光,却什么也看不到了。漫天星光突然涌入花海,仿佛星河位移,平铺而下。细小的流星从他们身边滑过,宛如朝露滑过莲池。星光隐约投射在凝幽身上,伴着她的寒气,渲染着她的清远缥缈。
秦天璘仿佛听到心底有什么东西破冰而出。
二人置身其间,犹如定身花海,星下同游。
秦天璘见她盯着自己,不觉笑道:“凝幽仙子,你怎么了?”凝幽回过神来,忙避开目光,无波无澜,却见这星光涤荡在花海,心下甚异:“为什么会这样?”秦天璘掬起一捧星光,笑笑:“也许是仙子身上的寒气将这些星光引下来的吧!”
那一刻,凝幽身上清远忧悒的气息与星光混为一体,渺远落寞如千年寒潭下的玄冰。她轻轻一挥衣袖,涌在花海中的星光瞬间被吞没,转而,泠泠如珠玉般的声音响了起来:“姑且论你是对的。本公主的事,你无须多管!”秦天璘空濛的眸中微微流露出一种感慨,为凝幽的执迷不悟,还有一点怜惜……
凝幽拂袖离开,仿佛一片冰羽般消失,漫山百合瞬间飘香。秦天璘旋笛而立,似笑非笑。
满天星光无限,晕开在雪白的花海,摇曳着点点滴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