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等,等等!”被秦靖池连珠似的炮语吵得脑门疼的李瑾,赶紧喝止了他。
“不对,靖池,你很不对劲!”
秦靖池瞪眼:“我哪里不对劲了?”
李瑾没搭理他。
他自然不会告诉秦靖池,在很多年前自己和溶溶就达成共识,秦靖池有个很大的缺点,他心虚紧张时,说话要么语速极快,要么废话极多,要么两者兼具。
他现在这种状态,很明显是极为心虚!
李瑾理了理头绪,张口欲问问题,接着似乎想到了什么,神情一呆,满脸不敢置信地问:“你……你不要告诉我,穆云和莫芸儿只是凑巧名字相似而已?”
谁知,听到李瑾的问题后,秦靖池先是一愣,然后脸上的笑容就越发灿烂起来,比之前更甚。
“陛下圣明!”
李瑾这才明白,为什么总觉得秦靖池的笑容怪怪的了。
那是骄傲的笑容,那是荡漾的笑容,那是欠揍的笑容!
被他脸上的骚包笑容一激,李瑾随手拿起身边的一张纸,团成一团,扔到了秦靖池身上:“你骄傲个什么劲?”
秦靖池也不躲,只是“哈哈”大笑出声。
李瑾也跟着“哈哈”笑起来。
笑闹过后,李瑾又问:“所以,什么时候发现的?‘鹿血之吻’?还是一直都知道?”当初自己可是担心了好一阵,生怕秦某人变断袖了!
“是青城之战后才知道的,那之前,我还想着大不了我……”
他什么,秦靖池没说出来,只是又笑了起来,要多骚包有多骚包!
李瑾看到他的表情,气笑了:“你什么?怎么不说了?”
秦靖池生怕李瑾着恼,继续解释:“……除了知道她是女儿家身份之外,还有她的出身。她是北胡莫氏嫡幼女,这也是她不想自己的身份被公布于众的原因!”
李瑾:……
“哪个莫?北莫南施的莫?”
秦靖池微微点头。
李瑾吸了一口凉气,道:“这个身份……的确还是不公开的好!”
北莫南施,莫家军一世英明。
纵使莫家人被北胡皇帝灭了门,但是莫家嫡幼女加入北胡的敌对国,参与了北胡的灭国之战,这样的事情一旦曝出,莫家的确会增添不必要的骂名。
秦靖池看这个问题和李瑾达成了共识,然后又说了自己的第二个问题。
“武安王的遗孀武安王妃,是芸儿的闺中密友,也是曾经差点成为她二嫂的人,青城之战后,她二哥也找来了,所以希望陛下能成全他们!”
又被第二个问题打了个措手不及的李瑾:关系好复杂!
他回:“只要她二哥不介意,我不介意!”
秦靖池:……
不想心上人的亲人被好兄弟误解,秦靖池适当解释了两句:“当年,莫家被北胡皇帝灭门,作为莫家姻亲的武安王差点被牵连,身为公主的武安王妃才决定下嫁武安王,保全武安王一家!而且,武安王和武安王妃一直分居,并无婚姻之实!”
听了他的话,李瑾又一呆,他并不关系武安王和王妃的关系,但是……
李瑾狐疑地看向秦靖池:“你连武安王的房事也知道?了解地过于详细了吧?”
不得不说,不愧是一起长大的,发现问题,总是一针见血。
秦靖池老脸一红,轻“哼”一声,这才说:“武安王袁星野原先是芸儿的未婚夫,我了解一下有何不可?”
李瑾:……
关系更复杂了!
他不无嫉妒地看向嘴角始终带着笑的好友:看来,这家伙这些年过得蛮精彩呀!
***
在江都有位桃李满天下的老人,名季新源。
他是先帝年间的进士,入仕之后,因为性格耿直不被先帝所喜,后来又因故得罪了当时如日中天的瑞亲王,于是,被“发配”到了雍州做了一个闲职。
季新源备受同僚排挤,某一日心有所感,卸职而去。
他在外游历长达二十年,足迹遍布大江南北。
后来老人家年龄大了,老人家回到老家江都后,在舟山建立了舟山学堂,一边将自己游历期间的作品整理编纂,一边昭告天下广收门生。
十余年间,随着山学堂的名声越传越广,他的作品《舟山集》也被广而传之,其中多篇脍炙人口的佳作,备受广大学子推崇。
于是,“舟山野老”的名号越来越响,随着他的几位弟子身居要职,野老先生逐渐成为整个大秦文学界泰山北斗式的人物。
李瑾作为皇帝,来了江都,距离老先生定居的舟山一步之遥,自然要拜访老先生的。尤其是诗词会之前,如果有野老的后人参加斗文赛,那肯定更有意义。
而舟山野老因为当年被打压排挤,对官场失望至极,其几个儿子受其影响都没有入仕。结果后来季家子弟被季家的高声望“裹挟”了,尤其是萧不念坐镇江都的时候,季家子弟深受其害。
总而言之,现在季家子弟有意入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