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旁的莫尧臣额头微仰,作问天状,只当自己不存在!
“平均一个月能有两次。”说这话的是嫣然。
方圆皱眉:“才两次啊,有点少啊!我说阿凝,你要适当地争个宠啊,争取到隔一天一次最好,不过也要注意,不能再多了!”
若凝听了,红着脸艰难地扯了扯嘴角,一句话也没能说出来。
皇帝一个月召幸后宫嫔妃的次数,好了也就七八次。嫣然所说的平均,其中还包含她刚开始侍寝的时候,被频繁召幸的那段时间。
如果皇帝隔天找她一次,估计后宫的女人能把她吃了。
方圆看若凝脸红得不行,怕继续下去,她会着恼,就岔开了话题。
“这样,我先开个方子,你先吃着,这药跟臣小子的方子不冲突。你呢,每个月在小日子过后吃,连吃五天,先吃三个月,三个月后再来给你看……”
***
与此同时,流华宫里的宫人却是大气也不敢出,地上散落着被弘德夫人扔的东西。
自从六皇子的事情曝出来,流华宫就一直处于低压中。不止六皇子、九皇子身边的人捋了一遍,整个流华宫里的人都捋了一遍。
弘德夫人坐在上首,想到秀红的回话,不禁心中咒骂,这个兰氏真是阴魂不散,一个两个神医都和她有关,结果,第三个还和她有关!
事已至此,小六已经基本上废了,以后她只能指望小九了。
但是,弘德夫人最终还是在次日登门,一是向若凝道歉,二来也是请求她转达,务必请莫大夫或者方大夫尽量救治六皇子的意愿。
姿态做的十足,这事,最终若凝也只能揭过去了!
莫尧臣毕竟是外臣,在宫内待了几日就走了。
倒是方圆,因为太皇太后的关系,经常在宫内行走。
不过,她到流霜阁的次数也太多了吧?
若凝看着眼前和史明晓、嫣然一本正经说自己在行医路上趣闻的方圆,深刻地体会到了三个女人一场戏的真谛。
***
几天后,嫣然拿着一封信来找若凝。
若凝看她拿着信,便知道是什么了。
莫尧臣出宫之前,她请他帮忙调查岳安儿的事情。
岳安儿和自己一起长大,后来又成为自己和皇帝翻脸的直接原因,她一直以为岳安儿就是不甘为奴,但是在听到皇帝说她是西越人之后,她突然意识到,或许有很多事情并不是那么简单。
正如她很了解岳安儿一般,岳安儿也很了解她。
那清楚直到自己和皇帝之间事情的她,除了爬上龙床之外,有没有做过其他的事情?
若凝想起了她生产那天,迟迟没有回来,而且至今活不见人、死不见尸的小锤子。她的失踪会不会也和岳安儿有关系?
而且,当年身为自己贴身宫女的岳安儿,真的只是因为想成为主子而爬上皇帝的床吗?
也许,这封信里就有一切的根源。
若凝拿着信件良久,才撕开了信封。
岳安儿,其父为乃是大秦打入西越的细作,其母是西越人。
当年秦父戍守边疆,几次交战都发现有军机泄露,只知是己方某一细作出现了问题,但是不清楚是谁所为,偏偏也没发现对方传递消息的方式。
因事情重大,在再次交战之前,秦父为保军机,只得把当晚在边城的三位细作全部处死,其中就包括岳安儿的生父。
战争结束后,查清了出问题的细作,不是岳安儿的父亲,秦父对无辜的两人有愧,对其家人都做了安排。
可是岳安儿却没有任何可以托付的人,因为其母在得知丈夫死后,已然自杀殉情。
于是,大捷之后,秦父带走了岳安儿。
剩下的,就是若凝一直知道的事情了。
当年,秦父把年仅三岁的岳安儿带回了翰京。当时秦镜溶和岳安儿年龄差不多,秦父就将人交予妻子,让岳安儿做了女儿的丫鬟。
“其母西越人,跟鱼静桃的生母一样都是西越人……”若凝轻声呢喃,他想到三皇子明显类似于西越人的面貌特征,又想到岳安儿对三皇子、四皇子明显的差别对待……
她突然有了一个极为荒谬的猜测。
“嫣然,你把景屏叫进来!”
嫣然应声而去,很快就和景屏一起回来。
若凝问:“我记得你说过,三皇子是早产?”
景屏没想到若凝是问三皇子的事情,沉吟了一下才回:“是,皇后娘娘怀孕将将满七个月的时候,宫中宴会进了刺客,娘娘为陛下挡了一剑,导致了早产。”
“那三皇子出生后身体如何?”
“三殿下出生后,身体很不好,御医们费了很大的劲才保住了三皇子,据说很长一段时间内,御医们都随侍左右。”
若凝听到景屏这么说,不禁皱了皱眉头:“出生身体很不好?现在三皇子身体康健,可一点都不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