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继续解释:“但是相比较来说,舍圭比魂圭要重要的多,找到了舍圭,魂圭就没用了。其实,自从知道宫里的玄圭有问题,我就想让你撤出来了……”
说到这里,她脸现无奈:“可是,偏偏舍圭也找不到。要知道,在找不到舍圭的情况下,魂圭也是要命的。现在既然出来了,就直接找舍圭吧!”
逢君听她这么说,心下松了一口气。皇宫那鬼地方,她一点也不想回去。
于是,她主动献计:“要不我把兰夫人抓起来,拷问一番?”
方圆:……
不愧是逢君,简单粗暴!
方圆放下手中的白色玉扣,对逢君说:“兰夫人那里总比她闺女那里要简单的多!我唯一担心的就是舍圭不在兰夫人手中了!”
接下来两人就开始商量要怎么找东西!
若凝自然不知道,自己十几年前的一个无心之举,让包括方圆在内的苍云山众人又白忙活了一场。
***
元和十六年十二月初二,长期在安国寺禅房礼佛的太皇太后,回宫了。
永寿宫。
皇帝率后宫嫔妃、众皇子皇女,大礼恭迎觐见太皇太后。
太皇太后今年已经八十六岁了,身体健朗,是一位非常和蔼的老人。她老人家专宠一生,和先文昭帝夫妻恩爱,共育有两个儿子。
可惜文昭帝的痴情并没有给儿子树立好榜样。
其长子继位之后,虽政事勤勉,但极为好色,后宫一片乌烟瘴气。
次子成年后被封瑞亲王,府内也是夜夜笙箫。
随着长子的辞世,孙子继位,她老人家护着的儿媳妇被“小狐狸精”压在了头顶上,可是她也没办法,谁让小狐狸精的儿子成了皇帝呢?
而另一方面,自己的次子不顾她这个老母亲的劝阻,在朝堂之上屡屡为难新皇。
太皇太后管又管不了,劝又劝不住,气的生了一场病后,对小儿子大失所望,所幸两耳不闻窗外事,带着自己惯常用的宫人长住安国寺禅院。
前世时,太皇太后就和若凝很合得来,经常跟自己吐槽西太后是“小狐狸精”,心眼多。
那时候自己还不以为然,现在想来,老人家的眼光真的是毒辣的狠。
太皇太后坐在上首左侧,看着底下一众皇子皇女,笑的眼睛都眯起来了。
“不错,不错,女人比你父皇少,孩子比你父皇多!”
皇帝听了一脸尴尬,周边众人却都是想笑而不敢笑。
皇帝没话找话:“皇祖母既然回来了,这次就要多住一段时间,好歹过了年再走!”
太皇太后一脸诧异:“什么叫多住一段时间?哀家这是回家,不准备走了!”
那戳人眼珠子的小狐狸精都被关起来了,自己为什么不在家里待着?
皇帝一愣,赶紧说:“那就好,那就好!”
他却是不再乱起话了,若是再被皇祖母抢白,平白让小辈们看笑话。
太皇太后扫了一圈下边的众嫔妃和皇子皇女,说:“皇帝,给哀家说说这些孩子们吧,哀家可是一个都不认识!”
说完先对太子招手:“这就是太子李杉吧?跟你舅舅长得真像。像你舅舅好啊,能文能武,被你外祖母教的甚好。可惜了你外祖母那么好的姑娘,白白被你外祖父耽搁了!”
说到这里一阵唏嘘。
皇帝也想到了秦镜溶,一阵沉默。
殿内顿时气氛有些压抑。
太子赶紧岔开话题:“太祖母认识舅父?我总共也没见他几次!”
“何止见过?‘方池如鉴碧溶溶,锦鲤游扬逐浪中’,这是你舅舅和你母亲名字的出处。名字好,人也好!按我的意思,当年是想让你姑母嫁给他的,奈何你姑母喜欢文官。可惜了,那么好的少年郎没能成为咱老李家的人!”
太皇太后很是惋惜。
皇帝见太皇太后越说越离谱,对着三皇子说:“皇祖母,这是孙儿的第三子李楮,其母为皇后鱼氏!”
三皇子赶紧上前行礼。
“这是孙儿的第四子!”皇帝对四皇子很是冷淡,甚至连名字也没有提。
若凝诧异,虽然早知道皇帝不待见岳安儿母子,但是这也太过了吧。
这么想着,若凝就看向不远处的岳安儿,却刚好看见,岳安儿将目光从三皇子身上移开,面无表情地盯着自己的脚尖,竟然连一眼都没有扫四皇子。
若凝眼神一闪,那种违和的感觉又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