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宫。
“殿下,宛若姑姑,也就是尤姑娘,对于和我们的约定守口如瓶,现在已经无事。不过,应该还会在尚方司待几日。高公公说按规制,待事情宁息,包括尤姑娘在内的一众无辜宫人,应该都会发回宫人司,重新分派。”
李杉听了,心中松了一口气。
“好,嘱咐高公公一句,好好看护宛若姑姑,别让她受不该受的罪。再有,过段时间,在今年放出宫人的名单里,将她的名字放进去吧!”
“是!”
下属出去之后,李杉坐在座位上一直没有动,他没有一丝大仇得报的高兴。
他知道,父皇应该很快会就会处理长乐宫和俞府,所以,向来疼爱自己的祖母真的被自己扳倒了!
可是,这究竟是为什么?
***
没几日,后宫众人也知道了事情的大概。
苏长使这个人虽然长得漂亮,但是却没有很深的城府,平日里总是挤兑人,被挤兑的人有很多,若凝是其中一个,俞选侍也是一个。
俞选侍颇有心机,再加上背靠太后,虽然不被皇帝所喜,但是在宫中,一般也是轻易无人敢得罪的。
俞选侍的家族是俞家的远房亲戚。因为和俞府攀上了关系,大约十年前才进京,后来俞选侍被太后选中来伺候皇帝,自此飞上了枝头。
俞选侍被苏才人多次嘲讽,便起了歹念。让父母从家乡那边弄来种子,再通过俞府在宫里的人脉送进了宫里。
后来俞选侍主动向苏长使示好,两人关系逐渐缓和起来,甚至最后已亲如姐妹。俞选侍便趁机蛊惑苏长使养了这佳马樱。
没有想到却牵扯出了太后下毒先皇后的事情,最终以此将国舅府送上了不归路。
当然,刚开始众人只知道是陛下在迁怒太后,后来郝明远大总管带着人开始盘查各宫的宫人,便知事情不简单,但详情却不得而知。
***
次日早朝。
早朝间,从来不言不语的兰白毅出列。
“陛下,臣谨奏:昔受陛下之命,兼任户部行事,臣偶得知,国库之粮,竟被宵小窃换。兹事体大,不敢不察。追寻至今,始得真相。事关国之根本,臣不敢不奏……”
朝堂上以兰白毅为首的官员,揭发了俞府挪用粮仓粮食,以旧粮换新粮的大案。
早朝御书房议事之后,皇帝任命兵部尚书兰白毅兼任按察使,专办粮库案。
几日的功夫,粮库案在兰白毅的清查之下,众多证据很快提上案宗。
然后,拔出萝卜带出泥,随着案件进展,俞府偷换粮食、卖官鬻爵、强抢民女、草菅人命、纵奴行凶……
一桩桩,一件件,涉及的任命官司多达几百件,触目惊心。
曾经追随在国舅府之后的各位官员,各个家族,都迫不及待地撇清关系。
很快,一道道旨意从宫中传出。
国舅府俞府一族,后宫之中,指使长乐宫宫人挑拨天子与太后母子关系,对太后下毒,意图操控朝政。朝堂之上,卖官鬻爵、贪腐腐败、结党营私,罪不可赦。
俞府九族,男子革除一切职位,流放边疆。女子圈禁俞府,任何人不得探视。
俞府的姻亲杜仲一族,勾结俞府,结党营私,诛三族。
御医彭氏,勾结俞府,残害后宫,诛九族。
御医王中正,勾结俞府,残害后宫,诛九族。
长公主驸马韩齐,包庇姻亲,知情不报,革除刑部左侍郎职位。
……
半月之间,俞府被连根拔起,宫内的御医上了点年纪的几乎被斩杀殆尽,宫外俞氏几家关系好的姻亲或世家,被杀的杀,免的免。
俞家树倒弥孙散。
***
长乐宫,太后经过几日的绝食,终于等来了自己的儿子。
几天没有吃饭的太后显得格外憔悴,躺在床上的她看着缓缓走来的皇帝,她悲痛欲绝。
“皇儿,这是要逼死为娘吗?”
皇帝看着自己的母亲良久,然后才轻声说:“没有人逼您,您不会死,也不能死。母后要好好保重自己,您饿一顿,您的亲人就饿一顿。您死了,儿子就送他们下去陪您。所以您要好好活着!”
听完他的话,太后侧起身子,一手捶床:“好,不愧是大秦的皇帝啊,最是无情帝王家,不愧是先帝的好儿子啊!”
“儿子变成今天这样,不正是母后的杰作吗?事到如今,儿子还是想问一句,为什么?自溶溶嫁入宫中,从未对母后有过不敬,为什么?”
再次问出这句话,他仍然是难掩悲痛。他一直以为溶溶是因为孕期和自己生气,才导致最后的难产,没想到祸根竟然出自母亲之手。
太后反问:“她天天霸占着你,致使你无心朝事,后宫之中,宫女宫妃被逼的不敢近你之身,难道她不该死吗?”
皇帝呛声质问:“她嫁我之时,朝中瑞亲王、胡勇几人结党专权,朕日日操心党权之事,何曾沉迷过女色?后宫之中无人近朕之身,是因为朕不愿,与她何干?”
“她专宠于后宫是事实,你子嗣单薄也是事实,哀家是为了帮你肃清后宫,为了大秦李氏子嗣绵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