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守在床边的嫣然,看见若凝嘴唇似乎动了动,赶紧凑近,这才听清她说的是:“嬷嬷好冷!”
嫣然不知道若凝说的“嬷嬷”是谁,但肯定不是“兰若凝”身边的人,那就只能是从前“秦镜溶”身边的人了。
瞬间遍体生寒。
她从床边猛然站了起来,拉着景屏到角落里:“我知道你背后有人,我不管那个人是谁,也不管你用什么方法,你必须给我请一个擅长治伤寒的御医来!”
最后又加了一句“算我求你了!”
说最后一句的时候,嫣然已然带了哭腔。
景屏也心中焦急,听到嫣然这么说,从纠结到难过,最后咬咬牙说:“我去去就来!”
说完就出去了。
***
皇帝此刻正在用晚膳,听到古一尘说有事回禀,就宣了进来。
“启禀陛下,流霜阁的人来报,说是兰美人情形不大好,是否要请个专治伤寒的太医去看看?”古一尘将景屏的话报了上来。
皇帝听了很是诧异,只是跪了两个时辰就这么严重?
“郝明远,你没让太医去看?”
“徐太医去看过了,说是开了药!”
看过了还来请太医,而且还是探子报过来的,那只能说明兰氏是真的不好了。
“郝明远你带景太医过去看看是怎么回事?”景太医是太医院看伤寒最好的一位太医了,虽然进宫没几年,但是医术高超。
当郝明远带着景太医到流霜阁的时候,先是被众人如狼似虎的目光唬了一跳,接着又被躺在床上的若凝吓了一跳。
此时的若凝全身滚烫,面色潮红,牙关紧咬,浑身一直在打颤,看着着实吓人。
景太医看到人如此,赶紧上前探脉查看,手刚碰到若凝的手腕就一阵皱眉,再继续诊脉,眉头越皱越紧。
他很快开了一副药方,吩咐众人道:“这副药现在就去熬,多熬几副,每一个时辰灌一次,务必要灌下去。”
然后拿出了针问:“我现在要对兰美人施针了,谁来帮一下忙?”
若凝的药一直在灌,灌了流出来,然后继续灌。就这么一晚折腾下来,当东边的天开始泛起鱼肚白的时候,她的烧终于退了。
郝明远和景太医又稍微待了一会,看若凝情况稳定了,也终于放下心来,两人一起回御书房回话去了。
这个时候,早膳的时间已经过了。
皇帝没想到事情这么严重,竟然折腾了整整一个晚上。
***
“兰美人的身体底子太差,虽然之前精心调养过,但是先天的缺陷是补不好的,这次损伤又极大,只怕一时半刻是养不回来的。”景太医向皇帝回禀。
“嗯。”皇帝表示自己知道了,结果看到景太医站在那里欲言又止的样子,问:“怎么了?还有事?”
景太医说:“臣在给兰美人诊断的时候,发现了一件很奇怪的事情,兰美人的骨肌松懈,肢体无力,喘息时急时缓,气不均……”
“说人话!”皇帝打断了他的话头,不想听他吊书袋。
景太医嘴巴抽了抽,赶紧答:“兰美人似乎有些轻微的骨痿!”
“骨痿?”骨痿,就是骨头萎缩的意思。
骨痿会导致骨骼脆弱,但是一般只有老年人才会生这种病。
“是!不过,也许是臣诊错了,毕竟臣并不擅长这方面!”
听他如此一说,皇帝就不再放在心上。
等景太医走了,皇帝让郝明远也去休息,接着喊了古一尘进来。
“查清楚了吗?太后因何生气?”皇帝问。
“回陛下,国舅府俞三爷看上了兰美人的妹妹,想娶为续弦,被兰大人拒绝了!”
皇帝听了,真替若凝冤枉。
就俞府他那个三表兄,三十多岁了,一事无成,身上挂了个典仪的闲职,成亲十多年了,院子里女人就没下过十个,就这样还整天流连烟花柳巷。
院子里的女人一个接一个死,从十六岁成亲,到现在,二十年的时间,死了三任妻子了,妾室丫鬟死的就更多了,就这还是自己多次敲打他的结果。
现在他还想娶人家刚刚及笄的小姑娘为续弦。
第三次续弦!
而且这小姑娘的父亲还是他名义上的兵部尚书。
做什么美梦呢?
可偏偏这样不成器的人,母后还护着!
皇帝想了想,让郝明远传了一道旨意,许兰家人来宫中探亲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