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胡没有继续攻打大秦,而是派出了和谈的使者前来觐见秦帝,不日就将到达翰京。
嫣然觉得奇怪,一般都是战败方才会派出使者,怎么现在反而是战事顺利的北□□出了使者。
若凝早就思索过这个问题。
“能攻下城池,但未必能守得住。”
“战事,尤其是像这次北胡和大秦如此阵仗的举国战事,并不是说占领了城池就是胜利。”
“北胡虽胜,但后劲不足。粮草、兵马、军备处处要钱,可他们偏偏要钱没钱,要粮没粮,仅靠抢来的物资,勉强能撑几个月,等到大秦卷土重来,他们只能弃城而走。”
所以,北胡比大秦更倾向于和谈!
元和十六年才过完年,北胡的使团进了京。
使团进京本是大事,尤其是战胜国的使团进京,要么隆重欢迎,要么冷待,配合和谈的策略来选择哪种方式。
但是北胡使团很快发现了不对,大秦的礼部礼仪丝毫不差,众官员也对他们很是公事公办,偶有谩骂,也看得出来只是个人情绪。
这让北胡的大使们很是摸不着头脑!
其实这样做是皇帝的意思。
大秦的礼部接到的圣旨,是按照常规办理接待。
常规即国宴!
礼部尚书接到旨意后,结合当前的局势,总觉得不对劲,苦思良久,终于体会到了皇帝的意思:当没有战事来接待使团,不热情,不冷待。
言外之意就是不用管和谈。
想明白的礼部尚书,也揣测到了皇帝背后的意思,这仗只怕还要打,不过这话他谁也不敢说,只得烂到肚子里。
和谈之前,是迎宾宴。
此时两国正交兵,最好的场地当然是校场,所以,迎宾宴直接被安排在了校场,露天宴!
一方来势汹汹,一方想要一雪前耻,定有一番打斗。
一众吃瓜群众拭目以待。
宫妃也是一众吃瓜群众中的一员!
在去宴会的路上,史明晓问:“凝姐姐,宫妃能参加这种……国家与国家的宴会吗?”
“原本是不应该参加的,但是大秦一向自诩自己的女人比北胡的女人地位高,这种可以打压嘲讽对方的小事,为何不做?”
“北胡的女人地位很低吗?”
“北胡的女人可以自由买卖,包括妻子!”
史明晓听到这句话,震惊了好一会才反应过来:“太可怕了,妻子都可以卖?果然,还是做大秦的女人好啊,大秦的女人地位高啊!”
若凝却在心里吐槽,不是大秦的女人地位高,是北胡的女人地位太低了!
***
校场的席位整体是围绕擂台布置的,擂台正前方搭了三层高台.
最高处是皇帝的御座。
第二层宗室坐席,左侧是男座,右侧是女座。若凝身为宫妃就坐在第二层的右侧。
第三层是官员以及命妇的坐席,依然是男左女右,北胡使团的席位在第三层左侧。
擂台的后方则是统一的席位,为大秦一些职位较低的将士准备的。
若凝到的时候,校场的席位已经基本上坐满了。因为不止宫妃有席位,连诰命也有,所以一眼扫去,校场密密麻麻都是人。
若凝大体看了一下,京城有身份地位的女人都来了。
不过,她没有找到母亲。
几日之前,若凝得到消息,母亲林静姝于二月七日日出之时,诞下麟子,母子平安。
按时间算,母亲应该正在坐月子!
若凝又找了一圈,这才看到父亲。
左侧的兰白毅早就看到了女儿,如今看到女儿向他这边看来,远远地挥了挥手。
若凝看到父亲的动作,也好笑地也挥了挥手。
嫣然翻了翻白眼:“你们父女两个能不能顾忌一下场合?”
若凝听她欠揍的语气,顺手拿起桌子上的筷子,照准她的胳膊敲了一下。
第三层左侧席位方向,韩仲宣远远地看了若凝一眼,看到她和身边的宫女嬉笑打闹,嘴角不禁也带上了一丝笑意。
***
坐在客人席位的那些北胡大使们,自然明白大秦官员如此安排坐席的意思,暗自不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