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白毅向若凝说起昨晚那个汉子的身份和处理结果。
“那个男子,表面上的身份是西地受难的百姓,跟着难民一起流落到此,实际上是秦国的探子。如今兰府处境尴尬,一动不如一静,所以为父暗中让他们做做样子,把人给放了。至于明家,已成气候,动他们于我们无益。”
“处境尴尬?”若凝想起之前从祖母那里得到的消息,“父亲是在说,陛下有意归顺大秦的事情吗?”
若凝以为此事离自己尚远,此刻听到父亲的言语,方惊觉自己可能想错了。
“陛下派去接大秦圣使官的人,已经在回来的路上了,想必大秦招降的诏书很快就会到了。”
若凝一听有些懵,这也……太快了吧!
“陛下,就……不再挣扎一下?”若凝略有些艰难地问。
“挣扎什么?没意义了!这些年,尤其是最近几年,归顺之声此起彼伏,边境之前的那次摩擦说是小败,但是……两千军士,全部阵亡!”
若凝吃了一惊:“不是说,百姓和将士,加上西越的人,一共就伤亡了两千……”
她口中的话语淹没在唇间。
这些……肯定是假的,用来迷惑百姓的。
“西越这几年先是涝灾,又是旱灾,国内早已民不聊生,战争是他们唯一的出路,而南云的战力被多疑的陛下削弱到了最低。”
“声望和能力兼有的,只剩下了一个风烛残年的凤老元帅。西越的刀都快砍下来了,我们却连举刀格挡的人都没有。整个军队,一盘散沙!”
“西边边境,战事迫在眉睫,北边大秦亦在交界处陈师数万。朝堂之上,大秦更是频频插手南云事务,几方势力多有角逐。”
“现在南云的朝堂就像个筛子一样,乱象频生,明着支持回归的大臣竟然占了三成,还有一半的人默不作声……”
兰白毅说到这里,脸上露出一抹讥笑:“望生畏死,人之常情。如果兰家不是南云皇帝陛下的左膀右臂,为父也要带领兰家弃暗投明了。”
可是兰府无法改弦易辙了,因为秦帝不会用别人的心腹。
“回归大秦,是大势所趋,陛下顺势而为,是百姓之幸!”兰白毅最后下结论。
兰白毅没有告诉若凝的事情是,为了阻止这件顺应潮流的大事,为了给兰家赢得更多的时间,他早已站到了秦帝的对立面。
十几年前,明家被秦帝驱逐,明家庶子在南云崭露头角这些年,他不是没发现明家的不对,但是始终拿到没有明确的证据。
可这并不代表他什么都没做!
他人在南云,无法插手大秦朝堂的事情,于是便将消息传递给了大秦亲王叔。
攘外必先安内。
他企图利用瑞亲王,让大秦的朝堂之乱再持续下去,这样秦帝就无暇南顾。
之前一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聃岭刺秦皇”一案,应该就是瑞亲王利用他给出来的明家和秦国的联络暗线,布置的一次针对秦帝的刺杀事件。
如今,瑞亲王暴毙,秦帝终于扫除了大秦朝堂上最后一颗毒瘤,接下来应该就是对外了。
而南云就是秦帝对外的第一战。
不,看现在的情形,甚至根本就用不着“战”。
若凝的思绪则飘向了远方。
她想到了远在大秦朝堂之巅,那个曾经属于她的少年郎!
她还记得他的雄心壮志,如今一切正在向他预期的方向发展。
自己曾经发誓,要和他一起努力,一起实现大秦的千载盛世、长治久安。
没成想,物非人换,如今的自己,竟成为他盛世开启下的一个炮灰!
若凝也终于明白,父亲为何在这次施粥时,会如此不计成本、不留余力。
这是要塑造兰府首善之名,让大秦投鼠忌器。和平归顺是顺应民心的善举,既如此,那被称为云城首善的兰家,就不能死,否则就有违民心。
这是兰白毅为兰府找的一条夹缝之路!
***
在这样纷繁复杂的日子里,若凝十五岁的生辰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