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凝没有继续和她讨论自己父母的感情深厚问题。
“暂且不从母亲那边说,只说父亲这边,也不会允许兰凤两家结为姻亲的!”
小丫鬟大眼睛转了转,不解地问:“为什么?兰氏很厉害,凤氏很厉害,两家一结合不就更厉害了吗?三老爷为什么不允许?”
何止是厉害?兰氏一系撑起了朝堂的文官势力,凤氏一系撑起了武官一脉。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兰家、凤家撑起了南云的大半个朝堂。
兰家主文,凤家主武,这两家要是结盟了,皇帝都换的!
“那如果你是皇帝,你愿意有随时能翻天的大臣吗?你害不害怕?”
嫣然听到若凝说到这里,双眼一亮。
“害怕!这个我懂,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可是,皇帝害不害怕有什么关系?兰家越厉害才越安全啊!”嫣然说到这里,偷偷瞄了自己家小姐一眼。
小姐的外祖家林氏一族,十年前就被皇帝抄了家,不就是因为林家还不够强吗?
“那你觉得我父亲聪明不?”
“聪明,我觉得三老爷是除了公子之外第二聪明的人了!”
若凝闻言不禁失笑。
公子是指莫尧臣,精通医术。
嫣然就是莫尧臣在外行医时收留的孤女,因为身为男子不方便一直带着一个姑娘,这才将她安置到自己身边来。
“那身为聪明人的三老爷,会不会做让自己的顶头上司不快的事情?更何况,皇帝为什么不动根深蒂固的兰氏?那是因为动的代价太大了。但是反过来讲,凡事总是要有个限度的,而兰凤结盟就是那个限度!”
兰氏在南云朝堂几代经营,势力盘根错节,牵一发而动全身,皇帝不是不忌惮兰氏,而是动不得!
同样的,还有凤氏。
南云朝堂能君臣和睦,是因为皇室、兰氏、凤氏三方势力的互相牵制。但是一旦兰凤联手,那皇帝肯定就坐不住了,到时候朝堂就要乱了。
“好吧,小姐说的有理。”
嫣然对朝堂的局势并不甚清楚,但是她知道,皇帝的确很忌惮兰氏,不然,前一段时间的宫选,就不会纳兰府的四姑娘入宫为妃了。
要知道,单是兰家中若凝这一辈,已经有两个姑娘入宫了。
兰家嫡出的大姑娘是南云的皇后,入宫已经十几年了,虽然地位稳固,贤名在外,但是毕竟年纪大了点。
所以,不久之前,二房庶出的若琳姑娘又入了宫,之后没几天便封了美人。
话说,皇后娘娘的小儿子要做百日宴了,宫里和兰府又要热闹一场了。
想到入宫的事情,嫣然开始神游天外。
***
说起来,兰家兴盛了将近百年,以往只能算是当地望族,但从若凝高祖开始,兰家人才辈出,代代都有人入朝为官。
至此代,三房兰白毅官拜一品尚书,位人臣之极。
不过,这一代的兰家,虽然是三房的兰白毅官职最高,但小一辈子女中却是长房的女儿身份最高。
南云皇后兰若荪,十五岁嫁给当年还是太子的南云皇。一年以后诞下嫡长子,但也伤了身体,多年不再有孕。
然而,去岁,年近三十的皇后竟然再次怀孕,于年底又诞下一名皇子。
南云皇欣喜若狂,这可是他的第二位嫡子,所以百日宴自然要大办特办。
除此之外,南云皇帝也想借这件事,除一下南云朝堂上连日不散的阴霾。
年前,南云和西越边境摩擦,小败。
年后,“到了惊蛰节,锄头不停歇”,本是耕种的大好时候,但是之前一年大灾小灾不断,百姓竟然有断种的迹象。
云城的本地居民还好一些,受灾比较严重的在和西越的交界处,不少老百姓都陆陆续续迁了过来。
人多了,就要新开垦土地,这些都还好,但是去年收成本身不好,消耗又多了,种子却是不够了。
所幸,若凝听父亲说过,朝廷正在从周边运种子运粮食,估计很快就要下放了。
果然,在百日宴前夕,皇帝再次下旨开放粮仓,同时派官员专门负责粮种的下发。
百日宴也进入章程,整个云城几乎都喜庆了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