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刚失业就拿到了当反派这份工作[快穿] > 第19章 第 19 章

第19章 第 19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

回到卫家,嬴胜表示考中秀才,要请家中戏班子去村子里表演。

卫冲:“好。”

“且慢,我不要现有的戏。我要她们表演《楚人养狙》和《精卫填海》。”

嬴胜的想法不是很清晰,但有一个大概的念头。

得让百姓有娱乐,有思想。

帝王通过科举考试,让大家接受“忠君爱国”的思想。

她想要用娱乐的方式,让百姓们接受她所推崇的思想。

.

戏台搭建起来,天色昏暗,灯笼亮起。

嬴胜站在台上,感谢各位母老乡亲肯来,又说这个故事叫《楚人养狙》。

众人坐在台下看着表演。

背景板出现灯笼做的假太阳,旁边有旁白“早上”。

一个形貌高大的女人扮演狙公。

底下的人议论纷纷,觉得那个女人身上的衣服真好,看上去很富有的样子。

女人在庭院中分派猕猴工作。

猕猴也是人扮演的。

女人出现一会儿,便消失了,大家疑惑,这个故事讲得难道不是人,而是一群猴子吗?

台上,老猴率领小猴子上山摘取草木的果实。

大家看出来果实是真的,有一大堆。

女人再次登台,让猴子交出十分之一来供养自己。

百姓们没有觉得这有什么不对。

直到有的猴子交出来的果子数量不足,女人鞭打它们,底下的百姓纷纷觉得女人太过残暴。

猴子们露出害怕的样子,瑟瑟发抖,每天按照女人的指使形式。

灯笼明灭,表示天数。

一天,一只年轻、围着草裙的小猴子出现,观众感觉到她不一般,就看她眼珠子灵动地转圈,问大家:

“山上的果子,是这个女人种的吗?”

眼神疲惫,身上伤痕累累的老猴子说:“不是啊!是天生的。”

小猴子继续说:“那我们为什么要回来,还要上交自己摘的果子,被她驱使虜役呢?”

所有猴子都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

灯笼暗了下来,只有月光倾撒在台上。

台上一边是睡着的女人,一边是打开兽栏的猴子。

它们拿走存粮,一块儿跑进森林,不再回来。

女人再次出现,身体消瘦,衣服破烂。

旁白表示这个女人被饿死了。

底下的人觉得这个故事十分有趣。

她们没看过多少表演,没有什么娱乐。

嬴胜站上台,说:“这个故事的名字叫《楚人养狙》,实际上楚人是靠猴子活着,是猴子在养楚人。它们是被剥削的一方,只要觉醒,就能看明白事实真相,逃离剥削。”

嬴新站在台下:“楚人是圣上,是统治者。而底下的百姓都是被鞭打,还要交税的小猴子。”

温岐若有所思:“猴子可以逃进山林,百姓难道要丢家弃田,离开这里吗?你想撺掇百姓推翻朝廷?”

嬴胜:“我只是喜欢这个故事。”

人类社会,从古至今,都存在着阶级。她喜欢反抗的故事、复仇的故事,仅此而已。

二天的戏是《精卫填海》。

出台表演的是嬴新。

她和嬴胜探讨:“精卫填海的故事远没有愚公移山有名。而且最后,精卫的海没有被填平,而愚公的山却真正被移开了。”

在嬴新看来,观众们更喜欢看到一个圆满的结局。

“因为精卫是女娃,而愚公是个老男人,所以我选择《精卫填海》。至于你说成功,愚公想要女人生下的子孙后代都为他办事,让他留名。最后还是天降神灵,帮他办到。男人靠女人,靠女人的后代,靠所谓的天上神灵才成功,一生都没法独立行走。”

嬴胜说:“精卫鸟只靠自己,所以没能成功。你要谨记,不要做独立女性,而要吸别人的血,让别人为自己的目标办事。比如说现在,我想要《精卫填海》的故事顺利出演,让你来演精卫。你好好体会一下这个角色,下次我让你来演哪吒闹海。”

嬴新被说服,答应出演。

她利用法力变成真正的精卫,叫喊出愤怒而坚持的声音,在台下捡石子,丢到台上。

表演结束以后,很多人都无法回过神来。

大海夺走了女娃的生命,但她并没有屈服,而是满怀愤怒地与之斗争。

她们在精卫身上看到了燃烧的血性和铮铮骨气。

嬴吉坐在地下,想到自己之前对差役们卑躬屈膝的样子,意识到嬴新身上的愤怒是真实的感情,而非单纯的表演。

温岐觉得精卫太天真,又忍不住为这种“蚍蜉撼树”的行为动容。

第二天,嬴新表演哪吒闹海的故事,更是让大家看得直呼过瘾。

表演三天结束,大家还在谈论着。

嬴胜已经有了官职,是世袭罔替的正一品官员,太子太保,是男太子的老师,协助男太子管理国家大事,地位、权力很高。

同时还担任实权的三品的户部副尚书。

她就要去走马上任了。

这段时间,她一直关注着朝中动向。

圣上将三百多个男臣子列入“忓臣”名单。

这么做的原因是这些人反对“新法”,批评朝廷以搜刮民财为要务。

被批评的圣上不思悔改,还命令各州县刻“忓党碑”,立遍全国。

一位叫常安民的石匠接到任务后,跑去见负责此事的地方官,说那些男臣子是正直的人,如今朝廷却说他们是忓党,不忍将他们的名字刻在“忓党碑”上。

地方官大怒,要治这个石匠的罪,对方实在没办法,只好照做,说不想在石碑上刻自己的名字。

有人把常安民的事迹宣扬开来,大加称赞。

开了一间“琢玉坊”的石匠李仲宁,对地方官说自己以前很穷,谋了份石匠的营生,将那些男臣子的诗文刻在石碑上,才勉强得以温饱。今日朝廷要把他们的名字刻在“忓党碑”上,想到自己从前的工作,实在下不了手。

于是没有刻碑。

这个故事也传扬开来,被人称赞。

民间百姓反对刻碑行为,并且认为圣上做得不对。

圣上将一批人抓起来坐牢,甚至砍头。

为了生命安全考虑,百姓只好转变立场,称赞立碑,又被圣上抓起来流放边关。

反对不可以,歌颂也不可以,百姓也不敢再议论政令。

她们不能议论,就会减少思考。

只需要遵行政策,不需要思考政策的好坏。

嬴胜觉得发出声音,是很重要的。就像《楚人养狙》里的那只小猴子一样。

『四岁太保。』

『古代社会实在太残酷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