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室内,四人围坐在会议桌旁,气氛严肃而专注。
Betty站在展示屏前,指着地图上的T区,以冷静而干练的语气说:“基于对S县几个开发区的资源、基础设施、及长远发展潜力的综合分析,我们认为T区作为新研发中心的选址在性价比上优势最为明显。”
说完,她将整理好的项目简报分发给在座的三人。简报内容图文并茂,逻辑清晰,每张图表都突出重点,清晰地展示了数据对比。
魏秋至接过材料,翻阅了一下,却并未立即发表意见,而是转头看向沈望舒:“望舒,你怎么看?”
沈望舒翻阅资料后,微微皱眉,简明扼要地回答:“从成本和增值潜力来看,T区确实具备优势。不过,它的地理位置较偏远,如果人才资源主要从S县调配,通勤和留任成本可能会增加,需额外考虑对当地人才的吸引力。”
魏秋至点头,将视线转向许诺,示意她分享观点。
许诺稍作思索,接道:“我也考虑到这个问题。T区现有的人才市场较有限,尤其是高素质研发人员。所以如果选择这里,我们需要更有吸引力的薪酬和补贴方案,确保从S县调配人才的同时,能有效提升本地招聘的吸引力。我可以进一步核算这些数据,明天提交详细方案。”
魏秋至露出满意的神色,轻轻敲了敲桌面道:“很好,Betty的分析和你们的考量都在关键点上。具体情况还需实地考察。”他看向沈望舒和许诺:“望舒、许诺,你们和Betty一起安排一次T区的现场考察,重点调查当地的基础设施、配套服务、及政策支持情况。回来后给我一份完整的可行性报告。”
“明白。”沈望舒沉稳地点了点头,许诺也郑重地表示同意。
接着,Betty就当地政策支持和法律条款与魏秋至进行了几轮深入交流,探讨了土地利用的潜在问题和解决方案。
会议在严谨的气氛中圆满结束。
会议散场后,沈望舒走到许诺身边,低声道:“魏总的安排你也听到了。你看,这周末我们一起去T区现场考察,方便吗?”
于公于私,许诺都找不到拒绝的借口,只能点头答应。
“我们会住在Betty的公寓,离开发区很近,这样方便一些。”沈望舒交代道。
“住Betty的公寓?我们不是出差吗,不能住酒店?”她忍不住问道。
“T区没有合适的酒店,最近的也要在S县。离开发区有一百多公里,来回折腾太不方便。”沈望舒解释得言之凿凿,毫无缝隙。
许诺淡淡一笑,轻轻应下。又是一个无法拒绝的理由,不知道为什么,沈望舒总是能找到合情合理的方式让她去接受她本不愿意面对的安排。
两天一夜的考察之行,从一场意外的堵车开始。坐在后座的许诺,透过前排望着沈望舒和Betty有说有笑地讨论着路况和周边景点,她心里有些失落,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疏离感。
车内的谈话时不时溢出一两句她听得懂的外语词句,她忍不住微微发怔。其实,她本可以试着参与,但每次话到嘴边,却忽然觉得没有必要。她静静地捧着手中的资料,心里暗暗提醒自己,这不过是一次工作考察,他们只是同事。她必须克制那种没来由的酸意和那股隐隐的挫败。
她努力将目光从他们身上移开,却不由得想到楚安乔曾问过的那个问题:“你和沈望舒之间,即使没有林思,他就会喜欢你吗?”那句话在她脑海里来回响起,仿佛堵车带来的长时间停滞也成了对她的嘲弄。许诺心头一酸,突然明白了:原来阻隔在他们之间的,从来不只是林思的存在,而是两人对待生活的态度、对彼此的认知,都仿佛隔着一层玻璃,遥不可及。
她望向窗外,想要用风景来分散心神。可是脑中浮现的却是前排那个自信又明艳的Betty。这个女人不仅工作上精干自如,还能优雅地在四种不同语言之间游刃有余。她和沈望舒站在一起时,倒真是像“天造地设”的那一类。她抿了抿唇,暗自嘲笑自己的卑微心思。
她翻开手中的小说,想要靠文字来排遣内心的酸涩,但字里行间却全是模糊的。原来,最难接受的并不是他喜欢的人另有其人,而是,即便这个人不在,她也并不是他心目中会去选择的那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