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和平城公主甚少往来,怎么会在这个节骨眼上找她。平城公主自然知晓京师的举动,可她不该想法子在曾媓面前辩驳吗,怎么会找上她?
赵月华当然可以不去,免得惹曾媓猜疑。可她却转念一想,自先帝驾崩,她的叔父、姑母因谋反罪名相继离世,她都未能送过他们一程。
三姑母是她父亲唯一的妹妹,她想去见她一面。
和音知道赵月华下定的事同样难以改变其心意,没再劝她,只让沉香好好照顾受伤的琥珀,请求赵月华带她同行,以护赵月华周全。
赵月华笑着答应了。
赵月华只带和音前往平城公主府,一是对和音武艺的信任,二是不想引人注意。
平城公主府的侍从引赵月华到平城公主面前。
她很久没来过这里,却记得京师传闻平城公主府里夜夜笙歌、朝朝歌舞。往年,京师的春宴冬会属平城公主最热衷,谈笑有王侯,往来多贵人。
平城公主的驸马王懿之曾任鸿胪寺卿,掌宾客及凶仪之事,多次接待过西域诸国使臣,五年前已经离世,她的儿子另开府邸,女儿随夫去扬州。整个公主府只有平城一个主子,依旧没改变过府里的热闹场景。
赵月华在几月前于曲江楼上碰见平城公主时,她看起来似乎也并不孤独,春风得意,连带着身边侍从也多了分喜色。
可现在,已经入秋,池塘残荷一片,配合着鸟叫声,平添几分凄凉。公主府的侍从因主子心情不好,噤若寒蝉,使得这府上有了深秋的落寞。
等赵月华见到平城公主。平城公主看上去没有慌张神色,一如既往的精致打扮,珠翠满头,楚腰卫鬓,霞裙月披,看起来绰约多姿。
平城公主已经四十五岁,岁月待她格外照顾,没有为她添上几道皱纹,反而给了她成熟的韵味,看上去不过三十岁。
她是先帝最小的妹妹,虽非一母同胞,但是她比先帝小了整整十六岁,先帝对平城公主也还算疼爱,加上她顺势而为,主动讨好曾媓,地位水涨船高。
赵月华平静地向平城公主行礼问好:“许久不见姑母,姑母别来无恙。”
平城公主莞尔一笑:“坐吧,尝尝甜茶,我记得你小时候最爱喝。”
甜茶是在茶中加上奶和糖,喝起来别有一番风味。
这是戎国人的吃法。
都说甜茶是昭义公主嫁去戎国后,亲自调试出来的,而后通过两国贸易,甜茶的配方流传过来。很长时间里,甜茶成了两国联姻佳话的象征。
赵月华配合平城公主:“多谢姑母。我许久未喝过了。昭义公主去后,我再也没喝过了。”
提到昭义公主,平城公主敛起笑意,浮现一丝落寞,缓缓说道:“难为月娘还想着她。”
说完,平城公主思绪飘忽,沉默下来。她近日总会梦见昭义,那是她最后一次见过昭义。那个只有十四岁的昭义公主,穿着鲜红的嫁衣安慰年幼的平城公主,让平城不要为她的离去而伤怀。
此后几十年,平城公主想方设法打听有关昭义的一切,直到昭义被戎国皇帝杀死,她都没能再见昭义一面。
赵月华并不着急打扰平城公主,悠闲地品起甜茶。
等平城公主思绪回拢,眼前迷雾散去,思绪重聚,终于开口说话:“月娘可知晓我为何邀你前来?”
赵月华乖巧道:“姑母自有姑母的道理,月娘不敢揣测长辈心意。”
“月娘的确如曾媓所言,甚是听话。可我现下也说不上来我为何邀你前来。说是报复也不对,我尊重月娘的孝心。我不恨你,我从来只想要曾媓的命。我只是突然就想到了月娘,就赶紧命人去请你过府。我怕晚了,就没法见你了。现在想来,我当时倒没料到月娘真愿意来。”
平城公主撕下面具,不再称呼尊称曾媓,而是直呼其名,嘴里满是对曾媓的不在乎。
赵月华装作没听见平城公主对曾媓的不敬,微笑道:“姑母想找月娘随时都可以。”
“哈哈哈哈,都到这地步,你我二人也没必要再打哑谜,怪累的。我一辈子都学着口是心非,我死前反而想同你说说心里话。”
平城公主见赵月华面上依旧云淡风轻的样子,忍不住说道:“是不是柳仲暄死的时候,你也没办法送他。所以你想来送送我。”
“姑母,不都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何必说起不开心的事?”
赵月华面上不虞,开口讽刺。
她的一生,在柳仲暄死后,彻底困在皇城里。她不知道柳仲暄不死,到底能不能拥有自由。但她幻想过。
柳仲暄死后,赵月华无法再欺骗自己,失去了幻想的权利。
这是赵月华同平城公主二人第一次交心,也将是最后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