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弟两的关系一向亲密,温泽尘下决心撑起这个家,温家即便如今炼制不出灵器又如何?
只要祖传的炼器之法得以传承下去,姐姐回来,也能找到家。
过了三年多,一个看上去温温柔柔的姑娘找上门来,便是叶韵,说曾幸的温泽尘的帮助,一见倾心,知道温家的情况,况且自己也是孤身一人在外漂泊,愿意照顾阿婆和小应禾,便组成了一家人。
应禾伸出手指算了算,如今舅舅二十五岁,舅母二十二岁,自己十四岁,他们到现在都没有孩子,真把小应禾当女儿养了,都是好人啊。
应禾继承原身体的记忆后,回想父母的样貌,当时四岁的她,大病初愈后,对之前的记忆都有些模糊,但记得娘亲是个很好看的女子,舅舅和她有几分相似之处,而且舅舅本就是周边一带数一数二的丰神俊朗。至于她爹,记忆里真就只剩个轮廓了,不过,她暗自思忖,娘亲这般貌美的女子,眼光定然不会差。
应禾对着镜子仔细端详,自我肯定着,从遗传学的角度来考量,女儿随爹嘛。
温氏工坊依然开着,温家的炼器之法还要传承,来的这大半年,应禾已经逐渐适应,生活还是很轻松的。
而且自己最能吃苦。
阿婆虽然是一介凡人,却知晓甚多,她时常请教阿婆关于修炼方面的事,逐渐对这个世界有了些许了解;中午帮阿婆做好饭,就将饭送到温氏器具店,舅舅希望她尽早学习如何炼器,经常让她在一旁观摩;晚上回家,点灯看书,温家传下来的关于炼器的书籍,堆了一屋子,好在原主是个勤奋的,已经看完了一小半,应禾有她先前的记忆,再加上自己出色的学习能力,上手并不困难。
如此两点一线,适应良好,只是偶尔闲暇之余,对一个没有电子产品的现代人来说,还是会感到无聊。
她时不时会去翠溪边坐着,看着当初自己掉下去的地方,心中有个大大的疑惑,大家都认为应禾是因为选拔没过,一时想不开跳了河,但她总觉得颇为蹊跷,脑海中有一段记忆好像是空白的,却怎么都想不起来。
一阵轻风吹过,将木牌吹的互相碰撞,应禾回过神来,她总是容易想太多,深吸一口气,走进屋子。
“阿婆,舅母早上说中午不用过去送饭了,她和舅舅去凤栖郡采购材料了。”
阿婆点了点头,“去拿筷子,今天做的菜,你肯定爱吃。”
应禾闻言,眼睛弯成了月牙,“您做的我都爱吃。”
她快步走向厨房,拿出两双筷子,一双递给阿婆,一双自己握在手中,祖孙两人围坐在饭桌上,应禾看着桌上的红烧肉,又看到阿婆鬓角的白发,心中涌起一股酸楚,想起了自己的外婆,那个总是温柔地抚摸她头发的老人,也总会给自己做红烧肉,她暗暗想着,对爱自己的人,自己也一定要早早回应,不然,终会有后悔的一天。
“阿婆,我上次看到回春堂,雇了很多采药人,他们在收灵药,龙脊山里的灵药灵草可多了。”应禾边说边夹起一块红烧肉,轻轻吹了吹,然后递到阿婆的碗里,“下午我让筱霜带我过去,看他们需要什么,我闲着的时候,也进山采药,这样我也能帮家里减轻点负担。”
阿婆一听,手上的筷子顿了顿,眉头微皱,刚要开口拒绝,但嘴唇动了动,犹豫了一下,还是同意了:“禾丫头长大了,也有自己想做的事了。”
随后轻叹一声,她知道应禾因着废灵根一事受了许多委屈与冷眼,也怕这孩子再因此伤心难过,可如今见她这般坚定,心中又有了另一番思量。
“禾丫头,要切记,龙脊山的深处,鲜少有人进去,你跟着采药人,不要一个人走得太远,要注意安全,提防山里的飞禽走兽…”
“阿婆放心好了,我绝不乱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