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女将秦良玉 > 第35章 阅完诸事良玉怒 全国举兵剿应龙

第35章 阅完诸事良玉怒 全国举兵剿应龙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退一步说,这些事人尽皆知,即便她不记下来,但凡拉个百姓来,也都能说得绘声绘色。

秦良玉回到书房后,按照书上写的时间,从头开始看。

第一本还没看完,便废了一张书桌。

她原以为杨应龙刚登上土司之位时,要安分许多。

没想到还未承袭便专横跋扈,手段残暴,对族亲更是非打即杀,他父亲杨烈之死,或许也与他有关。

之后的事更不用多说。

秦良玉看完所有的资料后,去万寿山待了近一个月。

每日亲自训练白杆军,除了常规训练,还多了一项近身肉搏。

百人为一组,与她同时比试。

一个月下来,所有人的抗打躲避能力都提升了一大截。

秦邦翰购买的火枪运到了万寿山,秦良玉召集所有白杆军,一同训练火枪作战。

七月,马千乘承袭石硅土司的敕书与调兵诏书一同送到。

马千乘当初上书不仅有请袭之事,还有愿出兵围剿杨应龙。

否则敕封诏书也不会这么快到。

秦良玉回到石硅后,为应对杨应龙做准备,此时早已万事俱备。

马千乘行完土司继承大礼,便点兵出征。

秦良玉提议二人先兵分两路,马千乘带三千白杆军先行,她则另带五百白杆火枪军带粮后行[12]。

她一直让人注意覃氏和马千驷的动向,继承大典结束后,两人便从土司府后门悄悄离开了。

覃氏此时已不是石硅土司,马千驷再无承袭的可能。

除非他们剑走偏锋。

唯有投靠杨应龙这一条路。

抗倭结束后,朝廷任命李化龙总督川、黔、湖广三省军事[13]。

李化龙带兵至四川,又从延宁四镇、浙、闽、滇、粤、河南、山东、天津各地征兵,并从各地土司调兵三千,划入三省军中,统一调配。

其中川军分四路,从綦江、南川、合川、永宁出发。

黔军分三路,从乌江、沙溪、兴隆出发。

湖广偏桥,分两翼,从白泥、龙泉出发。

三省兵马从八路并进,每路约兵马三万,到娄山关汇合[14]。

但凡对大明军政了解些,便知杨应龙死期将至。

蜀兵虽弱,但若举全国之兵,一个小小的土司焉有抗敌之资?

杨应龙往日旧友,未免招祸上身,早已与之断了往来。

杨应龙长女本已许配洪边宣慰使宋承恩,但因杨应龙谋反,宋承恩便拒婚[15]。

这一举动,杨应龙不仅失去了一大助力,更让不少原本想支持他的人,变得摇摆不定。

此时马千驷若入播履践旧约,对他而言可不单单是一门婚事。

毕竟,马千驷是石硅土司的次子。

若马千乘不幸身亡,他可就是下一任石硅土司。

届时石硅便也被他收入囊中。

秦良玉绝不会让此事有丝毫出现的可能。

这些事看着虽小,但有时候影响大事走向的,往往是这种细枝末节的小事。

秦良玉让卢叶带人紧跟着二人,伺机而动,若他们做出不利石硅之事,可让其‘自我了结’。

马千乘带兵到重庆城西扎营,第一次见到数千朝廷正规军,各个身着统一盔甲,手握长枪,训练有素,杀气直接扑面而来。

这些绝不是以往孱弱的蜀军。

以往白杆军训练,马千乘没去观看过,若依旧如以前的土兵一样,他们这三千土兵难挡一面。

马千乘又上请再调兵两千前来[16]。

秦良玉若是知道他的想法,怕不是能快马加鞭赶来,和他打上一架。

还未开战,便怂了。

哪是他们蜀地男儿该有的志气!

秦良玉和马千乘汇合时,已是来年元旦。

“阿姐,你怎么也来了?”秦良玉在马上远远地便看到了秦良斯,行至营前,忙下马上前问道。

离开石硅前,她把练兵之事交给了秦良斯。

这次出征她带了大半白杆军,剩下的白杆军留在万寿山,再训练新兵。

可她瞧着他们身后,怎么会有这么多陌生的面孔?

之前的几千白杆军,她都有印象。

但这些人瞧着的确是他们石硅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