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带。”秦良玉道。
“啊?为什么不能?那谁伺候我更衣洗漱?”秦攒勋道。
秦良玉转头望向秦攒勋,一言不发。
秦攒勋脸上的笑慢慢僵住,小声咕哝着:“不带就不带。”
秦攒勋对马车旁的小厮挥了挥手,小厮心领神会,立马把随行的侍女带到一边。
“这些应该行了吧?”秦攒勋又笑着问。
“这也不能带,这个,这个,还有这个。”
秦良玉走到秦攒勋的马车旁,指着车上的东西,原本三个马车,她这一指完,直接去了两个马车。
“衣服怎么也不能带?”秦攒勋急了。
他平时把玩的东西,不让带便算了,换洗衣服也不行了?
“一马车的衣服?”秦良玉问。
“不仅衣服,还有各种靴子、发带、发冠,不同衣服还有不同的配饰......”秦攒勋道。
“只能带三套。”秦良玉不听,直接打断,又道:
“或者,放弃这个名额也可以。”
秦攒勋盯着马车看了会儿,咬了咬牙,道:
“三套就三套。”
秦良玉笑了一下,道:“这才对嘛,训练会给你们发统一的衣服,这三套或许也用不上。”
秦攒勋无精打采地点了点头。
秦良玉望了望其他的马车,没再管,转身往府门走去。
秦邦屏、秦邦翰转身便看到秦攒勋走到其他马车前,颐指气使,其他人都敢怒不敢言。
“阿玉这招不错啊,省了不少麻烦。”秦邦翰夸赞道。
“那是,也不看我是谁。”秦良玉微仰着头,满脸傲气。
三人在马旁谈笑,等马千乘从府中出来后,几人纷纷上马。
秦府门口的马车也分成两个方向,前往石硅的马车,竟不到二十辆。
原本每人至少三辆马车,如今只有秦攒勋一人单独坐一辆,其他人大多两三个人挤在同一辆马车中。
石硅多山路,比一般的路也要窄上许多,他们的马车本就小。
平日里坐惯了宽敞马车的公子小姐们,第一次坐这么小的马车,甚至还要几人挤在同一辆里,各个怨声载道。
不过也有例外的。
秦姣骑着一匹枣红色的马,慢慢地驾到秦良玉的旁边,笑着喊道:
“良玉妹妹。”
“阿姣姐,怎么不在马车里坐着?”秦良玉略微惊讶,没想到秦姣竟真的进前三十名了。
“马车里又闷又颠,哪有骑马舒服。”秦姣笑着道。
“的确。”秦良玉点了一下头。
“我们大概多久能到石硅呀?”秦姣问。
“按照这个速度,大概再过两个时辰就到了。”秦良玉道。
“到了石硅,我们是住在土司府吗?”秦姣问。
“土司府正在重建,你们会先住在其他地方。”秦良玉道。
过段时间,或许连她也要从土司府搬出去住了。
“这样啊,那良玉妹妹会和我们一起住吗?”秦姣又问。
“以后会。”秦良玉道。
两人聊了近一路,从日常喜好,聊到历史传奇,甚至还聊了不少兵书见解。
马千乘在另一边,竟一句话也插不上。
此时他才意识到,之前他从纸上了解到的秦良玉,是如此的片面。
他也终于明白,秦良玉和他说‘只要兵权’时,为何会那般自信和耀眼。
他武力虽不弱,但若和他谈论兵法、典故,即便临时抱佛脚,或者也只能聊上几句。
到了石硅之后,秦良玉把人安顿在土司府附近的宅子里,留下秦邦屏和秦邦翰,便回了土司府。
秦良玉依旧去了书房。
刚刚与秦姣聊了一路,她也受到不少启发。
她首批训练的这六十人极其重要,不仅要有武力,也要懂兵法。
秦家的子孙,或多或少都读过些兵书。
石硅的人却不同,识字的甚至都不多。
秦良玉刚整理好要带去万寿山的书,门外便响起了敲门声。
卢叶道:“小姐,姑爷来了。”
“让他进来。”秦良玉道。
马千乘推开门,走进来,笑着道:
“以后这书房,我进来也得通报喽。”
“明明是你让卢叶通报,却把错怪到了她的身上。”秦良玉觑了马千乘一眼,又拿起了笔。
“怎么就不能是卢叶不让我进呢?”马千乘坐在椅子上,笑着问。
秦良玉摇了摇头,也不回答,问:
“和掌墨聊得如何?”
“三日后正式动工。”马千乘也收起了脸上的嬉笑,正色道。
“我们也要搬出去吗?”秦良玉问。
“不用,林掌墨说先修外墙,从外到内,至少要一年,主院暂先不动。”马千乘道。
“嗯。”秦良玉应声,继续在纸上挥笔。
马千乘起身走到秦良玉身后的书架前,随意挑起了一本书,翻开看看,竟有不少字不认识。
放下一本后,又拿起了其他几本,依旧看得一头雾水。
“想看兵书了?”秦良玉站在马千乘的身后,看着他手上的书,眉梢微挑,笑着问。